杨建伟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寻找濮院记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研究与思考
杨建伟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基于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特点和学校现状的分析,在广泛调查梳理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了解濮院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寻找濮院记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在全课程理念指引下,形成三大系列:人文濮院、时尚濮院和情系濮院课程。三大板块交相呼应、相互整合、相互促进和共生。
课程 项目 人文 时尚 融合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现如今课程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当前许多学校立足当地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立足濮院古镇、结合我校实际,开发适合孩子发展的个性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
我校课程现多以静态文本学习为主要内容,存在生活、行走、实践类内容缺少的现象。而且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作为新濮院人,他们缺少对濮院的了解。同时又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心。如何让活泼好动,喜欢表现的他们在濮院这块土地上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让濮院文化深入他们的心田?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是一所依托名校集团效应办起来的新兴寄宿制民办小学,地处文化底蕴深厚又凸显时尚元素的古镇濮院。学校总体设计以“魔方”为特色,用魔方将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现代化相融合,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为办学目标。在进行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特色课程才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没有课程特色也就谈不上学校的特色。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应该充分了解、挖掘和运用古镇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和环境优势,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悟。
基于以上分析,在广泛调查梳理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了解濮院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我校开始致力于构建“寻找濮院记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让课程触及学生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让学生顺天性而学,在自主、个性、自由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
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寻找家乡记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研究”有过相关的论述,与之较为接近的是“小学项目学习的整体研究”。“寻找濮院记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课程,针对的是濮院本土文化资源,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之一,需要更为集中、深入的探索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
另外,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触角涉及教育的核心——课程,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清华附小的《“1+X课程”构建与实施》,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基于儿童、顺应儿童、满足儿童的“全课程”体系》,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样板。为此,我们在充分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将以“寻找濮院记忆”为突破口进行项目式研究,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体系。
“寻找濮院记忆”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立足学生实际和濮院本土资源,借助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法,以小组合作为研究共同体,不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它是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规划和实施项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促进能力的提高。
项目式研究,实际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在这种研究策略中,教师根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的研究情境。它把研究内容作为一个个具体项目,采用任务驱动、互助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搭建研究性学习的生态环境,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环境。通过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课程,促进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与育人模式的转型。从改善育人环境、更新育人观念、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让管理贴着儿童天性行走,保持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参与研究活动,并在情境中亲身体验研究的过程,享受到收获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最终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在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增强,视野变得开阔,能力得到发展,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围绕目标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研究的开展,在总课题框架的引领下,整合各科资源,建立“寻找濮院记忆”全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创生中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在知情意行中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向发展的人才。
依据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国家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核心,学校确定了基础类课程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每名学生都应该掌握。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拓展类课程。拓展类课程是基于对学生差异性的考虑,进一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必备的基础进行适当补充和进一步拓展。在全课程理念指引下,形成三大课程体系:人文濮院、时尚濮院和情系濮院课程。三大板块交相呼应、相互整合、相互促进和共生。
课程体系结构图
课程定义:特指濮院传统文化。以濮院的人文历史、名人故事,古桥文化、历史景点等作为项目式研究的对象,挖掘地域特色,将濮院这个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小镇作为社会大课堂。结合各学科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走读各景点特色,确定集“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五大领域的主题课程,让学生的课堂与生活相融,与社会接壤。让课堂真正从“学科本位”走向“学生本位”。
开发课程:濮凤草堂、梅泾诗词、古桥探秘、美食飘香、古镇童玩等。
学习方式:现场调查,侧重现场观察、采访体验。
课程定义:特指濮院现代文化,主要包括“时尚引领”“创新创业”等方面。让学生在了解濮院的基础上,去汲取毛衫小镇的时尚元素,感受濮院人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在接触时尚中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学会交往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信守承诺,学会遵纪守法,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道德观念和在社会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自信、积极、成功地步入生活,融入社会。
开发课程:毛衫探秘课程、魅力时装秀课程、服装设计课程、访商海精英课程等。
学习方式:身临其境,侧重设计、参与和感知。
课程定义:特指在感知人文濮院、追寻时尚濮院的基础上学生所内化的一种情感。濮院以毛衫致富,昔日的濮绸造就了毛衫濮院今天的神话。不牧羊、不产毛的濮院撑起了中国毛衫半壁江山。其中有很多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了解商城,了解毛衫,发扬毛衫文化,我们从综合实践课程开始。在项目体验活动中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学子。
开发课程:道德讲堂、感恩他人、人与环境、和谐濮院等。
学习方式:感知、渗透、提升。
得益于江南古镇濮院开放包容、时尚发展的生活方式,给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为课题呈现个性化、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桐乡小班化特色课改学校,我们将充分研究、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以省课改精神为指南,对面向个体教育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与实施,让教育更适合儿童,让儿童更主动发展。
[1]鲁林华,邱乾. 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2]任文田.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周鸿辉. 课程改革: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差距与机遇 [J]. 新教育,2016(4).
责任编辑:符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