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

2017-11-10 00:42:34丁一波傅忠星王烨菁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死亡率发病率

蔡 慧, 吕 超, 丁一波, 傅忠星, 王烨菁, 周建军, 杜 琰

1.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433 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3. 海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4.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上海 200023 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上海 200011

·论著·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

蔡 慧1, 吕 超2, 丁一波3, 傅忠星3, 王烨菁4, 周建军4, 杜 琰5*

1.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433 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3. 海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4.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上海 200023 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上海 200011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413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96%。2004—2011年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区间为7.49/10万~34.86/10万,中标发病率区间为6.02/10万~23.63/10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发病高峰在40~55岁。2004—2011年死亡病例共24例,粗死亡率区间为0.63/10万~1.61/10万,标化死亡率区间为0.13/10万~0.46/10万,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男性与女性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明显,但死亡率极低,其中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应积极寻找甲状腺癌高发原因,控制发病趋势。

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社区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发病的1%~5%[1]。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的发病率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亚洲、非洲)则发病率较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2]。近3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其中,育龄妇女的发病率增速最快,已跃居女性常见肿瘤第8位,引起了社会和广大公众的高度关注[3]。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据我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平均年增幅高达14.51%[4]。

上海市地处沿海地区,原卢湾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经济文化发展处于上海市较高水平,人口密度较大且相对稳定。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黄浦区两区合并成新的黄浦区,原卢湾辖区调整至黄浦区,其户籍人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基于原卢湾区2004—2011年完整的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和信息,研究了原卢湾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趋势与人群分布特征,分析了社区人群甲状腺癌的流行状况,以期明确甲状腺癌流行特征及为制定上海地区甲状腺癌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上海市原卢湾区常住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来自上海市原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生命统计科。对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肿瘤登记报告的新发甲状腺癌资料进行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与死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CDC的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病理学诊断的甲状腺癌病例比例(morphology verified, MV)为88.31%;死亡补发病例,即只有死亡医学证明(death certificate only, DDC)占肿瘤登记病例数百分比<0.5%。资料整体可信程度较高。

1.2 分析指标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肿瘤学专辑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 3rd Edition, ICD-O-3),对甲状腺癌的发病资料进行编码及分类统计。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并参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对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所有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计算以原卢湾区户籍人口为基础,分母为各年平均人口数(相邻两年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分子为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属于原卢湾区户籍人口的发病和死亡的患者。按时间、性别和年龄组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标化率(发病率与死亡率)采用中国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作直接标化(中标率)。采用泊松近似法比较年龄别及性别等率值间的差异。计算2004—2011年原卢湾区户籍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对2004—2011年的发病率进行趋势χ2检验。上述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软件进行。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 果

2.1 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

2.1.1 发病概况 结果(表1)表明:2004—2011年原卢湾区新发甲状腺癌患者共413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的3.96%(413/10 417)。其中男性甲状腺癌患者107例(25.91%),女性306例(74.09%),男女之比为1∶2.86。男性甲状腺癌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7.43±12.25)岁,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7.76±14.27)岁。男性甲状腺癌患者占全区同期男性恶性肿瘤患者的2.02%(107/5 304);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占全区同期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5.98%(306/5 113)。甲状腺癌女性粗发病率及中标率均高于男性。

2.1.2 发病时间的变化趋势 2004—2011年原卢湾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7,P=0.015)。甲状腺癌男女合计粗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1.6%;男性、女性粗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9%、19.0%,趋势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P=0.025;χ2=6.262,P=0.012)。标化后,2004—2011年男女合计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1.6%,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4,P=0.014)。男性甲状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χ2=5.313,P=0.021),年平均增长率为29.0%。女性甲状腺癌的标化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χ2=6.390,P=0.011),年平均增长率为18.7%。

表1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不同性别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

2.1.3 年龄别和性别发病情况 按年龄和性别对8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图1)表明: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高峰为45~60岁;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20岁后开始升高,70岁后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为40~55岁。

图1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居民年龄别甲状腺癌发病率

2.2 甲状腺癌的死亡情况

2.2.1 死亡概况 原卢湾区2004—2011年登记报告死于甲状腺癌者共24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36%(24/6 608)。男性甲状腺癌死亡患者8例,占全区同期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21%(8/3 726),男性甲状腺癌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1.25±12.17)岁;女性甲状腺癌死亡患者16例,占全区同期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56%(16/2 882),女性甲状腺癌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4.06±9.87)岁。女性的年均粗死亡率高于男性(P=0.04)。

2.2.2 死亡时间的变化趋势 不同年份原卢湾区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均极低。8年间原卢湾区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无明显波动(表2)。

2.2.3 年龄别和性别死亡情况 按年龄和性别对甲状腺癌死亡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死亡病例发生在55岁后,女性死亡病例发生在50岁后。

表2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不同性别居民甲状腺癌的死亡情况

3 讨 论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2003年至2007年,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4.44/10万,中标率2.89/10万;死亡率为0.44/10万,中标率0.21/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分别以14.51%和1.42%的速度上升。且城市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5]。研究[6]显示,2002年以来上海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其发病百分比从2002年的1.56%上升到2010年的4.97%。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顺位上升至女性第4位,男性第10位,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6]。

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居民甲状腺癌男性平均粗发病率为8.64/10万,中标率为6.50/10万;女性平均粗发病率为24.17/10万,中标率为17.89/10万,略高于同期上海市杨浦区和浦东新区的发病率[7-8]。8年间,原卢湾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与甲状腺癌在世界快速增长的趋势一致。原卢湾区居民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可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医疗诊断技术进步相关。诊疗水平的提高,包括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甲状腺超声及细针穿刺活检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7]。上海市原卢湾区的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在上海市处于领先水平,医疗资源的普及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加重视和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可能是原卢湾区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这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相关。有学者[9]提出雌激素受体的多态性可能与甲状腺癌的性别差异相关。本研究中,女性在20岁之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开始升高,至70岁风险明显下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口服避孕药史、采用雌激素治疗妇科疾病和多次妊娠的妇女患病风险明显增高,而女性绝经后风险明显降低[10]。此外,环境污染,如阻燃剂、增塑剂的广泛应用导致人群对环境雌激素暴露风险增加,对女性危害更大[10]。因此,应针对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应积极开展早期筛查工作,包括20岁以上的全人群,并以女性为筛查重点。

本研究中,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男性为0.22/10万,女性为0.35/10万。甲状腺癌的死亡率男性和女性均很低,死亡率远小于发病率。2004—2011年间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整体保持较低水平,在发病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本研究是基于资料完整的社区人群系统而准确地研究甲状腺癌发生和死亡情况,阐明了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具有一定代表性[11]。本研究系统性描述了原卢湾区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及其时间趋势,可为制定上海市甲状腺癌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1 ] SIPOS J A, MAZZAFERRI E L. Thyroid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tic variables[J]. Clin Oncol (R Coll Radiol), 2010,22(6):395-404.

[ 2 ] TORRE L A, BRAY F, SIEGEL R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J]. CA Cancer J Clin, 2015,65(2):87-108.

[ 3 ] KILFOY B A, ZHENG T, HOLFORD T R, et al. International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1973-2002[J].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9,20(5):525-531.

[ 4 ]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

[ 5 ] 刘玉琴, 张书全, 陈万青, 等. 中国2003—2007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33(10):1044-1048.

[ 6 ] 周 峰, 吴春晓, 郑 莹, 等. 1981—2010年上海市市区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5,32(11):997-1002.

[ 7 ] 丁一波,傅忠星,王烨菁,等. 2004—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社区人群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6,23(5):602-606.

[ 8 ] 闫 蓓, 杨黎明, 杨 琛, 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2—2009年甲状腺癌发病情况的趋势分析[J].肿瘤, 2012,32(12):987-991.

[ 9 ] HE H, LI W, LIYANARACHCHI S, et al. Multiple functional variants in long-range enhancer elements contribute to the risk of SNP rs965513 in thyroid cancer[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112(19):6128-6133.

[10] RAHBARI R, ZHANG L, KEBEBEW E. Thyroid cancer gender disparity[J]. Future Oncol, 2010,6(11):1771-1779.

[11] 张 杭,蔡 慧,王烨菁,等. 2004—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淋巴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2):247-252.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hyroid cancer among permanent residents in Luwan district of Shanghai during 2004-2011

CAI Hui1, LÜ Chao2, DING Yi-bo3, FU Zhong-xing3, WANG Ye-jing4, ZHOU Jian-jun4, DU Yan5*

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hanghai Hospital, Nav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Nav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4. Division of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3, China 5. Office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hyroid cancer among permanent residents in Luwan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11.MethodsThe data of thyroid cancer in permanent residents of Luwan distric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cancer reg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Shanghai.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hyroid cancer were calculated. The rates were standardized by th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developed in the Fifth Nationwide Census in the year 2000. The temporal trend i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hyroid cancer was assessed using 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ResultsA total of 413 cases of thyroid cancer were diagnosed from 2004 to 2011, accounting for 3.96% of the total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During 2004 to 2011,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s ranged from 7.49/105to 34.86/105, and the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ranged from 6.02/105to 23.63/105, display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The incidence rate in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The incidence rate of females peaked at 40-55 years of age. A total of 24 cases died of thyroid cancer during this period. During 2004 to 2011, the crude mortality rates ranged from 0.63/105to 1.61/105, and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 ranged from 0.13/105to 0.46/105. The mortality rate remained stable during the eight year period.Conclusions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thyroid cancer occurrence from 2004 to 2011 among permanent residents in Luwan district of Shanghai.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yroid cancer is low. Both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fema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ale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of thyroid cancer, so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control its rapid increase.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rate; mortality rate; community

2016-09-01接受日期2017-08-18

上海市黄浦区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HPXD-05).Supported by Outstanding Academic Leader Project of Huangpu District in Shanghai (HPXD-05).

蔡 慧,博士,主治医师. E-mail: caihuish@163.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Tel: 021-56096012,E-mail: sophiedu_61@163.com

10.12025/j.issn.1008-6358.2017.20160850

R 581

A

[本文编辑] 廖晓瑜,贾泽军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死亡率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34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0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