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邓小泉+林思婷
邝启庆先生
爱画如痴,把国画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他从这种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视觉艺术中,懂得了“留白”的内涵,明白了虚实之间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在艺术造诣不断得到提升的时候,他的理念在改变,境界在升华,进而参悟到画面因“留白”而美丽,岁月因从容而愉悦的人生真谛。
国画 重在感悟意境
邝啟庆先生的作品,属於中西合璧、注重用色的岭南派,与大多数同门一样,他以地灵人傑的南粤大地作为自己艺术的舞台,秉承着门派包容好学的特点,凭借着浓厚的兴趣入门、学习、成长,加以时日的积淀,终在今日画出了属於自己的风格,也画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画画,以前的学校开设了不少相关课程,如国画、素描、书法等等,让我早早地奠定了艺术基础。”较为幸运的是,当时岭南派大师杨善深在邝啟庆先生的学校执教,上国画课;另外,当代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伯父靳微天也在该校教授水彩画。一中一西两种画种皆由名师指导,邝啟庆先生的年轻岁月也因此变得五彩斑斓、充实丰富,享受到绘画艺术带来的种种乐趣。据他回忆,当时两位老师教学认真,激发了他踊跃的创作天赋,也确定了他朝着艺术方向发展的目标。
不过,对早年务实为主的香港而言,单纯以画家作为职业基本属於奢望,是常人眼中无法满足生计的工作。所以邝啟庆先生中学毕业後在香港理工大学夜校,选读平面设计,国画被搁置起来,卻时常不甘寂寞地从他的心里冒出,督促着他铺开宣纸、执笔蘸色,於閒暇之时创作一番。
另外比较巧的是,邝啟庆先生开始工作时,在其父亲所开的印刷厂工作,日常会接触到出产於世界各地的、不同种类的纸张。每每轻轻抚摸一种新纸,他就不禁会想,这种纸适合画水彩、这种纸适合印刷……时常能勾起他对国画的向往之情。
当人生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後,生活稳定、时间充裕,邝啟庆先生也寻思着再次拾起学画国画的梦想。机缘巧合之中,他认识了一位擅於画山水的老师陶澐,陶澐老师受聘於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随即向对方学习山水画技艺,他的国画梦想,也重新成为了现实。此时的他比年少时学画时更为专注和稳重,绘画水平稳扎稳打,逐步提高。爱好得以满足的欣喜之餘,邝啟庆先生又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外国画课程,为自己的学画过程加以补充。
结识到花鸟画名家叶锦芳老师後,邝啟庆先生发现潇洒创作、适用大笔大墨的花鸟画能让自己感到比山水画更多的快乐,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朵怒放爭艳的牵牛花、一丛茂密有序的圆形叶、一支刚劲有力的虬枝、一只栩栩如生的黄莺等等,因而被花鸟画深深地吸引住了。往後十年,他都坚持跟叶锦芳老师学习花鸟画,努力地提高着自身的水平。
“老师的画法尊重传统,以变化多样的線条为主,当然这也是国画传统的基本法,我也会打好这点基础。同时我也较为重视构图,喜欢用有虚有实的方式表现画面,並以此区分现代视觉艺术的纵深感。”邝啟庆先生最拿手的,就是运用“留白”技法,让画作保留一定空间,不至於太饱满形成密不透风的压迫感,从而让画面富有层次,实现观者视觉清晰、心理舒适的效果。
另外,大胆尝试色彩的运用是岭南派的特点之一,深悟此道的邝啟庆先生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一般而言,花鸟画浓墨重彩,主题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抓住观众的眼球。但喜欢“留白”、喜欢营造空间的邝啟庆先生,则更喜欢淡雅一些,所以他採用画山水画的柔和色彩,让笔下的花鸟少了几分艳丽,多了几分轻描淡写的雅緻,作品也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虽然同属中国画,但山水画与花鸟画有很多的不同,画山水要有广阔的胸襟,才能统管全局,把这个景色画下来,人也因此能豪迈一点。花鸟画更倾向於对细节的描绘,所以绘画者也會细腻些,叶脈、花蕊、鸟的羽毛等部位,要按照画面的主次进行详略不同的画法,人也因此会谨慎许多。”邝啟庆先生能集两种画所长为一身,正体现了他画技的高超,能让不同的特色融会贯通,共同呈现於一幅画之中。在感受到两种艺术特色的同时,他也对两种人生有了体会,进而让自己更加包容豁达,自在潇洒。
画会 推广国粹精髓
学有所成、恩师也先後移民加拿大,邝啟庆先生就开始为後辈授课,以自己所学教会学员国粹技艺和内涵。时至今日,已有二十寒暑,其中收获的春华秋实难以细数。也是在这个时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载,市民对祖国艺术的热情也与日俱增。所以,作为香江画坛在回归之後的发展之见证者,邝啟庆先生欣喜地看着自己喜爱的国画艺术经过长期欣欣向荣的发展後,迎来了一个被广泛认可且爱好者逐日增多的美好时代。
“今年我们书画界的活动也很多,许多画家都能加入这热闹的一年的各种活动。有的人接到一个又一个画展,需要到处走访、参展,行程安排得很紧密。而有的画会本身也安排很多活动,纪念这个重要的一年,连旅居海外的国画名家,也受邀回来,共襄盛事。”服务知艺书画会、国际五邑书画家协会等多个团体,致力为了推广中国书画文化忙碌的邝啟庆先生就更忙了,他既是积极组织活动的一员,又是踊跃响应业内同好的一员,同时还要兼顾到学校、社区推广中国书画艺术的工作,虽然应付不来,但也乐在充实、乐得有所价值。
其实,邝啟庆先生的种种付出背後,源於一次令人堪忧的经历:某日他到一所学校进行推广中国书画文化的工作,活动中,他提议一位老师示范如何执笔,卻想不到,场下的学生更是面面相觑。由此邝啟庆先生想到,今日发达的通讯工具和办公工具,让书写的需求出现得越来越少,人们书写的能力也在退化,未来会不会因此出现连笔都不会提、连字都不会写的人呢?中华数千年流传至今的文字体系会不会因此衰微?对此,邝啟庆先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会显得越来越有意义:
“我们应该做多一些推广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的工作,例如跟学校合作,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书写绘画能力,並且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以後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分析自己过去学画的环境与今日对比,邝啟庆先生表示,现在香港的艺术行、拍卖行在增多,市民对书画作品的喜爱也日渐上升,所以以画家作为发展的梦想,已经不是过去的“不务正业”,而是代表一种高雅、传统又时兴的产业,能带给人们良好的发展前景。“选择以自己的爱好作为事业固然是好事,日常把绘画当成爱好也是释怀生活,放鬆自己的形式之一,对人的生活也是有所帮助的。”
另外,透过书画会,邝啟庆先生也乐於提拔国画界的後起之秀,常常提倡对方参加各类展出,增广见识,推广作品,避免闭门造车、孤芳自赏。也是能与同好相互学习、交流,在彼此间传递国画之乐。
可以预见,往後香港的国画界活动中,常常能看到邝啟庆先生活跃的身影,他会推广国粹、使之承先启後;也会团聚同好、促使大家相处其乐融融,更会把精力和心思投放於国画的世界之中,彻底享受着这种经久不衰,美丽日久弥坚的东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