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017-11-09 21:20齐雅萍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读书教学内容教材

齐雅萍

有一种喜欢叫“执子之手”,有一种执着叫“与子偕老”,这是《诗经》中爱人之间的相陪相伴,更是我十四年来对作文教学研究不离不弃的坚守。

一、以写作项目,牵动全区作文研究

2003年,我圆满结束了辽师附中七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应聘成为区教研员。度过了颇有隔靴搔痒之感的两年角色转换期后,我投入到了一线教师最为迷茫的作文教学研究领域,并在区域行政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小学写作研究项目组”。

项目组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的调研报告,以及《中小学写作教学各项标准及要求》《中小学读书推荐篇目》等基础文件,为全区写作教学明确方向。然后,项目组立足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写作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大力培养读书中“积累”的学习习惯,解决学生写作的“米”的问题。我强烈地意识到:读、背、积累是好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写作的根,根深方能叶茂。王尚文先生也曾说:“怎样学习?光看不行,非读不可;光读不行,还得靠背,通过背把它记熟记牢,把别人想的内容和思路,说与写的材料和条理一一印入自己的心田,在不知不觉中流向你的舌头和笔头。”只有熟读成诵,才能把书上的营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自己的写作素养之中。

2003-2006年,我持续倡导学生读书。以“语文课前十分钟”促读,通过好书推介、读书汇报、佳文赏析、接龙编故事、口头作文、评书联播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2007年,重点督促、评估各校各班读书、背诵积累情况,要求每位教师务必严格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在读书后积累背诵100-300字的名篇、名段,并利用课后时间,以抽查形式完成检查与统计。四年下来,基本实现了全区所有班级每天都能主动积累背诵的目标。学生的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得到增强,体验与领悟得到加深,写作之“米”也积累得越来越多。

2005-2006年,我同时倡导“课文作文”,寻求写作的另一源头。“课文作文”就是以阅读教材文本为基础,以文中信息为触发点,进行扩展、补白、改写等,写出既与原文有关,又不同于原文的新片段或新篇章的一种练笔途径。项目组大量搜集并引领名师学习余映潮、胡明道等名师这方面的教学主张和课堂实践。如余映潮老师以《纸船》为代表的仿写学用式读写活动:诗的第三节运用了第三人称抒情的方式和美丽奇特的想象,仿用这种语言模式,自选内容写一段小诗。以《端午的鸭蛋》为代表的“多向假设”式读写活动: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介绍你记忆中的美好端午……再如胡明道老师的示范课《放飞想象作文》,设计了各种有趣的读写话题:题卡一,放学回家的“我”与分别半年的爸爸相遇,请回忆并播放这段录像吧!题卡二,在“我”家里,万芳与“我”交换了礼物,回家后就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一幕。你愿将她的日记给大家读读吗……一节课完成了八个写作题目,学生处于兴致盎然的写作情境之中。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深入研究、拓展了用课文的内容与形式来写作文,如赏评写、补白写、缩微写、扩展写、改写、续写等。

2006-2009年,我們以各种形式完成了作文教学的系列指导,汇编教研成果。通过专题讲座、研讨课、市区级赛课、教研员上引路课等,先后完成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全程性作文教学指导。汇成初中三个年级全套《作文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课件集》《教师优秀下水文集》,编写出《初中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教程》,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案和区域教材,弥补了教材的空缺;汇成《学生优秀作文集》,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作文大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以写作课题,深化全市作文实践

2010年7月,我圆满结束了在区里的七年区教研员工作,应聘成为市研训教师。酝酿了两年后,成功申报了省、市两级作文研究课题,其中《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实践研究》被确立为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研究预期达成三个目标:通过研究阅读与写作间的有效联系,构建出适宜本土学情的有效作文教学模式;通过阅读经典,梳理写作智慧,形成三个年级序列化的作文教学内容;通过对初中各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内容、策略的研究,探讨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立项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已全部完成,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经典阅读中提取写作智慧”教学模式,是作文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中的遣词用语、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等都与阅读教学中的辨析词语、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段落层次、篇章结构、详略取舍等密不可分。我们在进行写作引导时,应关注对经典文本中写作智慧的挖掘,有意识建构“从经典阅读中提取写作智慧”的作文教学模式,使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

(二)“提取经典篇章中的写作智慧”是作文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1.师生共读,发现感受经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们倡导师生阅读经典,并通过各种活动着力引导。我们把研发、推广“名著阅读指导课”作为全市年度研训主题,在各个层面不断推进。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下乡、订单服务、课外阅读经验交流现场会等活动,不断扩大辐射的区域;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竞赛、读书演讲、排演短剧、新书推介、片段配音、辩论赛等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2.梳理教材经典,提取写作智慧。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找到好的范例,作文教学就有了好的思路和方案,教学实施就游刃有余。对于写作教学,我们身边的教材就是一笔丰厚的课程资源。endprint

(1)巧用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从童年游戏的乐园写到长大读书的书屋,表现了儿时的自由快乐以及长大后读书的枯燥无味,抑或是对知识的无限追求,都足以触发学生联想自己的童年趣事或是与读书相关的快乐往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写出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变小了。前面个人经历的叙述给人以真实感,后面用议论抒发感悟,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使文章立意高远。

(2)巧用教材,学习写作技巧。

写作是有一定的技巧可运用的,比如怎样命题、点题、根据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描写人物,等等,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比比皆是。如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可用课内外经典篇章为范例进行引导。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将捕鸟过程分解成七步:扫雪、支筛子、撒秕谷、系绳子、牵绳子、看鸟雀、拉绳子,一连串动作的细致刻画,使读者对捕鸟的过程一清二楚,如临其境。如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打“我”的过程,通过“扑、推倒、抢、抱、吼、夹、扔、叫喊”等动词,“猛、狂、粗野”等恰到好处的修饰语,活化了外祖父性格中狠心、残暴的一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描述老人与大马哈鱼搏斗的过程,作者把笔墨集中在鱼叉上,“举、扎、倚、压”等动词准确地描绘出老人动作的连贯性,使读者从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体会到老人的力量、气魄和智慧。冰心《观舞记》中用“轻云慢移”“旋风疾转”来喻指舞步,何其生动!还有三组动作、神态的对比,把舞者情感表现得相当丰富,何其鲜明!对称、排比的句式,多么富有节奏感、音韵美、气势美,传神地表现了舞者的神采飞扬以及舞蹈的自由飞动之美。

汇总上述在描绘动作的手法上各有侧重的一类范例,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动作描写技巧:精选动词,准确刻画;巧用修饰语,生动描绘;符合特点,写出个性;动作分解,连贯有序;巧用修辞,传神描绘;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3)巧用教材,教表达技巧。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精巧的语言训练点,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最富有特色的是“千姿百态”的“说”,教师可针对文章这一特色,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

(4)巧用教材,激发写作兴趣。

挖掘教材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课题组深入挖掘教材,已经完成人教版6册课文素材、技法梳理。

(三)“有效确定作文教学内容”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核心

1. “有效确定作文教学内容”的内涵。

“作文教学内容”即教什么。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前承写作知识,后启发展智力,达到培养人的目的。据此,我们做出了下面的假设:以经典阅读为经,以序列化写作为纬,从经典阅读中提取写作知识和方法,将写作内容分解成细小、系统的能力训练点,逐个突破,层级推进,螺旋提升。

2. “有效确定作文教学内容”的步骤及方法。

(1)筛选合并,提取能力要点。

在梳理单篇文章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横向、纵向筛选合并,整理出作文训练点。如关于联想手法的运用,有《天上的街市》《荷叶母亲》中的相似联想,《紫藤萝瀑布》中的对比联想,《羚羊木雕》中的因果联想,从而设计出“运用联想丰实内容、突显主题”一课(此课报送省课大赛,获得一等奖)。

(2)依纲据本,有序排列内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各年级的学情、写作能力的梯度,参考教材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对应性,确定7-9年级的教学内容如下:

七年级:培养写作兴趣;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养成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能写简单的写人、叙事的文章。

八年级:学习多种表达技巧;能写复杂的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九年级:会写简单的议论文(九上);能限时写高质量的考场作文(九下)。

同时形成《初中语文7-9年级写作教学内容序列》,框架如下:

七年级

写人篇 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观察外貌,写出人物个性;观察行为,写出人物个性;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个性;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叙事篇 清楚完整叙写一件事;顺叙使文章层次清晰;倒叙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使文章摇曳生姿;详略得当写好一件事;一线贯穿清晰叙事;细致描绘精彩瞬间;以小见大写出深意

写景篇 细致观察,写出特点;细致观察,有序绘景;感官配合,生动绘景;动静结合,生动绘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想象篇 發挥联想和想象

语言篇 善用修辞,生动表达

八年级

写人篇 多种描写方法,写出特点;捕捉传神细节,写活人物;侧面描写,衬托人物;欲扬先抑,突出人物;巧用对比,突出人物

叙事篇 点面结合,写好场面;巧设悬念,写出波澜;前后照应,严谨结构;双线并行,展开情节;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夹叙夹议,点明主题

说明篇 抓住特征,准确说明

写景篇 调动多种感官状物;假托于物,代言心声

文化篇 突出特色,描写风俗;以小见大,展示文化

想象篇 用联想丰实文章内容endprint

语言篇 四字短语,丰富文采;活用句式,增强文采

九年级

论点篇 论点及论点的提出

论据篇 事实论据的选用;道理论据的选用

论证篇 运用举例论证;运用道理论证;运用对比 论证

结构篇 基本结构;并列式结构;层层深入式结构

语言篇 议论文的语言

审题立意篇 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 作文

拟题篇 巧拟题目;精心选材

构思篇 景物渲染式;镜头连缀式;并列展开式;对比展开式;点面结合式;虚实结合式;娓娓自述式;前后照应式;明暗扣题式;凤头豹尾式

语言篇 活用经典,展示底蕴 ;语言加盐,幽默表达

设计上述序列时,充分体现了有效确定作文教学内容的如下原则:精选内容,体现典型性;专题要小,体现集中性;螺旋上升,体现层级性;自成序列,体现系统性。

(四)“序列化的作文教学设计”,是作文有效教学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从经典阅读中挖掘出写作智慧,汇成了序列化的教学内容后,课题组就不断地展开作文教学实践,按照教学内容序列,每一节课由两位教师同时精心设计,负责人从中选择优秀的设计,然后再修改,使序列化的教学内容得以有效实施。同时,我们还通过市评优课的形式,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比赛的内容目录,层层选拔,不断更新、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以此保证了每一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最后汇成《“经典阅读生成写作智慧”序列化作文教学设计集》,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检验、改进,促进作文有效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十四年来,我的作文教研工作,从区域写作项目到全市写作课题,从理论研究到课堂践行;从对读书的倡导,到课文作文的实践;从作文教学模式的提出,到写作序列的初步建构,都不断完善和提升着我对写作教学的认识。这段旅程里,有踏踏实实的努力,也有浮光掠影的触碰;有鼓励的追随,也有无视的漠然;有全身心的疾行,也有悄然而至的懈怠,但却始终“执子之手”,不曾稍离。

最后很想用汪曾祺老先生在《人之所以为人》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做结:“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華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在这段旅程中,我将继续一路反思,一路进步,一路去追求不老的作文教学研究!

(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116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书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一起读书吧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