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锁钥——铜山水寨

2017-11-09 07:31黄辉全黄毓艺
闽南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海防福建

黄辉全+黄毓艺

铜山水寨与台湾隔海相望,扼守着海上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闽南海上锁钥”,自古具有重要的海防地位,为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从征实录》《闽海纪要》《台湾外纪》等明清史籍均记载铜山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至今这里仍保存有明嘉靖五年(1326)巡海道蔡潮的“宦海恩波”和福建水师提督施德政的《横海歌》等石刻,以及郑成功训练水师的水操台、万军井等,成为明清时期闽南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集结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兴赴福建,调动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府三丁之一为沿海戍兵以防倭寇,建筑浯屿、南日、烽火门、铜山、小埕五大水寨。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易于观察,及时掌握海上动态,多将水寨设于海上最前沿的小岛。《镇海卫志》载“井尾澳巡检司城(去镇海城二十余里),在二十三都海屿中。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江夏侯周德兴建,置巡检司一员,水寨把总一员。”当时,镇守福建的刑部尚书薛希琏在分析了福建的沿海地理形势与海防要害后,上书奏请朝廷对福建水寨体系进行调整。明景泰三年(1452),有着64年海防历史的井尾澳水寨迁往铜山,易名为“铜山水寨”。

铜山水寨地处福建南部海疆门户和闽粤陆路交通咽喉之要塞,内迁后的铜山水寨位于铜山港内,水域宽而深,进出方便,港口与古雷半岛夹峙而成,较为隐蔽,又适宜大兵团结集、演练。周围分布着诸多烽火堠,有力地改善了港区预警条件。

明后期对水寨的信地进行重新划分,铜山水寨信地调整为“自井尾以南,至诏安洪淡巡检司约三百里,则以铜山水寨辖之。自洪淡以南,至广东柘林寨约一百里,则以玄钟寨辖之。”使水寨军兵巡哨的目标更明确,各水寨之间相互支援更密切。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闰七月,巡抚福建佥都御史王询建言将福建战区分为三路,其中“漳泉为一路,领以参将王麟驻诏安,海上防卫自南日至浯屿、铜山、玄钟、走马溪、安边馆。”重新划分后的战区,各置参将,恢复五寨,以把总统率,使之更有利于统一指挥,协同对敌,有效加强沿海防御的整体性。铜山水寨由福建南路参将直接驻守,统一调度漳州、泉州地区的陆海防卫力量。从明嘉靖中期到崇祯七年(1634)间,铜山水寨多次击退进犯的倭寇,其中“走马溪战役”为远震西洋的剿灭葡萄牙海盗的重大战役,载入《明史》《中国通史》《澳门大事记》等中外史籍。

作为军事要塞的铜山水寨,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山势挺拔、层陵叠起、曲径迂回、古榕如盖、巨石砌叠,现为福建省首批省级名胜风景区主要景点。如今那里完整地保存着20多处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和碑刻,笔法万千,文华烂漫,别具风采。最著名的是山南左侧石壁上由明嘉靖五年(1526)福建参政巡海道蔡潮巡视时写下的“宦海恩波”4个楷书大字。还有一座为表彰明朝嘉靖镇东卫指挥陛大明钦差总督吴文抗倭有功的“惠政碑”。正是这些宝贵的海防军事遗存,赋予了东山岛无穷的魅力,成为明清时期闽南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集结地,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添了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东山打造滨海风情古镇,建设生态旅游海岛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如今,登山颠,伫立水操台,铜山古城的醉美风光一览无遗。望天风海涛,万顷碧波,遥想当年铜山水寨是抵御外侵、征剿海盗的前沿阵地,水操台见证了戚继光、郑成功、施琅挥戈千军,出师台湾的征程,铜山营4万余人承先启后,血洒台澎,为维护海峡和平与安定,竖起了一座丰碑。

现在的东山岛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建成海峡两岸(福建東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成为大陆最重要的台湾活鱼入境口岸、两岸小额贸易重要中转站,以及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昔日的兵营变成了酒店,军港里商船穿梭往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天蓝、水碧、沙白、林绿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环境,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防福建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总目录(下)
走向深蓝
《申报》对清末“海防”和“塞防”议题的建构
彭玉麟江防、海防之事功及其方略述论
辽宁发现104处明清时期海防遗址点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试论中国国防领土观念的近代转型
姚莹保台思想与实践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