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创业生存与成长

2017-11-09 02:19:37芮正云
关键词:创业者农民工影响

芮正云

(1.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2.江苏大学 创业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江苏 镇江 212013)

农民工城市创业生存与成长

芮正云1,2

(1.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2.江苏大学 创业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江苏 镇江 212013)

以往学界和政策主要关注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忽视了留在城市创业也是农民工的现实选择。探究城市创业农民工社会互动、双元创业学习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社会互动可以促进城市创业农民工的双元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包括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但是社会互动的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利用式和探索式双元创业学习对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城市创业农民工应加强社会互动,提高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并根据所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创业学习有效性。

农民工创业;社会互动;创业学习;创业生存;创业成长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探讨,相对忽视了“进城创业”现象*程士强:《进城创业:包工头家庭经济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2期,第56-65页。。农民工城市创业面临着与返乡创业截然不同的处境,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以依靠其原先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所需创业资源*蒋剑勇, 钱文荣, 郭红东:《社会网络、社会技能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85-100页。,城市创业农民工则是脱离了原先的社会网络,创业处境更为艰难,因而有必要对这一创业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性使得创业者的社会互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城市创业的农民工缺乏来自家乡亲友的支援,通过社会互动,在城市建立新的社会网络便成为帮助其实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创业学习作为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绩效的重要途径,已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例如倡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热情和创业素质。然而创业农民工较为分散,难以开展集体性的创业教育,因此如何促进农民工创业学习成为困扰政府和学界的难题,本文试图从社会互动视角探究这一问题。农民工相对于其他创业群体而言创业能力偏低,为了能够给创业农民工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本文拟探究城市创业农民工社会互动、双元创业学习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对于社会网络与创业的关系,国外学者Havnes和senneseth*Havnes P., Senneseth K., “A panel study of firm growth among SMEs in Network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16, No.4, 2001, pp.293-302.、Watson*Watson J.,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2, No.6, 2007, pp.852-874.研究认为,创业者的社会联系构成了创业网络,而创业网络对创业起步和成长等不同阶段的绩效都会产生影响。基于创业网络的农民工创业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例如庄晋财和芮正云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农民工创业者获取异质性资源从而提升竞争优势*庄晋财, 芮正云:《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对其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网络资源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94-101页。;张秀娥等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农民工创业自我效能感*张秀娥, 张梦琪, 王丽洋:《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6期,第10-16页。。这些研究不仅打开了创业网络作用于创业绩效的“理论黑箱”,同时也间接表明社会互动是创业者实现创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1.社会互动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的影响

在城市创业的农民工可谓“白手起家”:一方面,由于空间距离,他们在城市难以获得家乡亲朋的创业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缺陷,农民工难以获得针对城市居民的创业优惠政策。从创业网络的角度说,创业者为了解决资源不足、合法性不足等问题,需要构建创业网络,而身份隔阂使得农民工一时也难以融入城市,如何摆脱这种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就成为城市创业农民工必须要面对的难题。已有学者从社会关系视角展开研究,发现创业者与其他社会成员建立相互认同、彼此信赖的社会关系,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帮助,从而提高创业绩效*Uhlaner L., Floren R., Geerlings J., “Owner Commitment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Privately-Held Firm: An Empirical Study”,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29, No.3, 2007, pp.275-293.。

在最初的接触中,由于城市创业农民工与周围人员彼此并非知根知底,加上城市往往在潜意识中对农民工存在一些歧视或偏见,城市居民对创业农民工难免会有心理上的排斥;但是,创业农民工可以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情感投入,与外界建立融洽关系和人情规范(如礼尚往来、双赢、互惠等),如此自然会逐渐解除城市居民对“外来人”的戒备心。当农民工创业资源短缺需要帮助时,其社交圈里的新成员(包括城市里的朋友、邻里等)出于人情关系、情感认同(如信任、敬佩等),会伸出援手,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Stuart T., Sorenson O., “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8, No.1, 2003, pp.1-22.。潘安成等基于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下的案例研究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礼让行为有助于个体间形成亲密的关系*潘安成, 卢洁, 肖宇佳:《礼让行为与企业潜在资源调用的探索性研究》,《管理学报》2016第12期,第1756-1765页。,进而能够调用社会资源。因此,对于城市创业农民工而言,通过社会互动可以有效缩小与城市居民在社会身份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别,有助于获得城市居民或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支持和帮助,甚至可以获得具有相关经验人员的指导,从而提升农民工完成创业任务的胜任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社会互动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2.社会互动对城市创业农民工双元学习的影响

创业学习是指创业者为了能胜任企业创建和发展所面临的任务,而不断积累、吸收和创造相关创业知识(包括技术、经验等)的过程。农民工创业能力不强,创业学习可以说是农民工实现创业成功的“必修课”。谢雅萍和黄美娇认为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为其创业学习行为提供了重要平台*谢雅萍, 黄美娇:《社会网络、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基于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400-409页。,人际交流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因此在城市创业的农民工需要积极开展社会互动,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以及观察、模仿他人的创业行动*Ozgen E., Baron R., “Soc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Effects of mentors, industry networks, and professional foru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2, No.2, 2007, pp.174-192.,领悟、总结相关的知识和经验*Parker, S., “The Economics of Formal Business Network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3, No.6, 2008, pp.627-640,从而克服自身创业能力较弱的劣势。社会互动是建立和增进情感联系的过程,有助于获得他人的施助、关爱和同情等情感性支持*潘安成, 刘何鑫:《情理文化下关系化行为与组织知识演化的探索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第3期,第85-94页。,当相互间关系强度(如交流频率)和亲密度较高时,知识分享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Katila, R., Ahuja, 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45(6):1183-1194。此外,建立在熟悉和信任基础上的情感认同能够有效降低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冲突和误解,尤其一些隐性知识难以直接观察习得,需要相互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和默契。故本文认为,城市创业农民工日常人际互动既是满足其社交需求的人情交往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学习过程,人际互动所产生的情感认同决定了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与效果。

社会互动有助于城市创业农民工进行创业学习,但是由于个体间关系距离的不同,所采用的创业学习方式会有所差别。根据现有研究,创业学习可分为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林枫, 孙小微, 张雄林等:《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平衡研究进展及管理意义》,《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4期,第55-63页。:利用式学习是指创业者获取现成的外部知识,该学习方式主要吸收那些已经被证实可靠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探索式学习是指创业者在获取外部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新知识的创造,以改变当前的决策思路和行为模式。从互动关系角度来说,在与关系一般的社会网络成员交流学习时,创业农民工更多是以获得显性知识为主,通常选择模仿性创业学习,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创业活动,及时吸取有用的创业知识。当创业农民工与关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网络成员交流学习时,认知规范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使其更容易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并且由于彼此间的信任程度较高,还可以通过深入的交流互动,激发创造性思维,探索新的、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对其双元创业学习有正向影响;

H2a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对其利用式创业学习有正向影响;

H2b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对其探索式创业学习有正向影响。

3.双元学习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创业学习来积累和更新创业知识,能提升个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Oyelaran-Oyeyinka B., Lal K., “Learning new technologies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echnovation,Vol.26, No.2, 2006, pp.220-231.,从而能根据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商业模式,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最终获得良好的市场业绩。因此创业学习有助于弥补农民工创业能力不足和创业者的“新进入缺陷”*Politis D.,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9, No.4, 2005, pp.399-424.,最终获得理想的创业绩效*Zhao Y., Li Y., Lee S.,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35, No.2, 2011, pp.293-317.。但需要注意的是,创业学习效果会受到学习方式的影响*Greve A., Salaff J., “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7, No.1, 2003, pp.1-22.。从双元学习角度来说,探索式学习旨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而利用式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前创业实践的需要,学习目标上的差异导致个体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知识的类别和用途也会不同,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学习方式,创业农民工才能以高效的学习效果实现理想的创业绩效。

利用式创业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的精炼和利用,创业农民工通过利用式创业学习可以快速掌握完成当前创业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该学习方式也更符合农民工创业者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由于创业农民工的风险偏好较弱,较为熟悉和被证实可靠的知识可以帮助创业农民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以及采取较为保险的手段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Sessa V., London M., Pingor C., et al, “Adaptive, gener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project teams”,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Vol.17, No.3, 2011, pp.146-167.,避免承担过高的风险。而探索式创业学习则追求全新的知识,有利于创业农民工开发创新性的商业机会,从而避免陷入打价格战等激烈的竞争模式。因为农民工创业主要分布在建筑、零售、餐饮等行业,同行之间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较小*芮正云, 庄晋财:《机会创新性能提高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吗》,《财经科学》2015年第10期,第92-101页。,而探索式学习有助于创业农民工打破传统习惯和思维,主动寻求和开发市场或技术上的新机会,在选择创业项目时避免因扎堆在低门槛行业而陷入恶性竞争。同时,探索式创业学习能够加强创业农民工对陌生行业或领域的熟悉,助其在新的技术或市场上占据一定竞争优势,从而为其跨越行业进入壁垒打下了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双元创业学习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起到正向影响;

H3a利用式创业学习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起到正向影响;

H3b探索式创业学习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绩效起到正向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为了了解在城市创业的农民工创业情况,本研究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创业农民工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51份。综合而言,本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的设计首先参考了现有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咨询了校内外多名从事三农和创业领域研究的专家,并经过预调研后最终确定研究量表。

对于社会互动的测量,参考了宋涛等的观点,从社会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两个方面来测量*宋涛, 吴玉锋, 陈婧:《社会互动、信任与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第99-106页。;对于双元创业学习的测量,本文参考了朱秀梅等对利用式与探索式创业学习的研究量表*朱秀梅, 孔祥茜, 鲍明旭:《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第2期,第9-16页。;对于创业绩效的测量,本文参考刘影和魏凤的研究,从“生存”和“成长”两个维度来测量创业绩效*刘影, 魏凤:《微观环境与农民创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陕西省223名农民创业者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9期,第167-171页。。问卷采用了Likert 5点计分法。

在验证假设之前,首先通过统计软件SPSS20.0对测量指标及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本文对量表的信度检验采用克尔巴赫(Cronbach)系数和项目总体相关系数(以下简称CITC)来考察,经计算,社会互动、双元学习与创业绩效的克尔巴赫系数都大于0.7,且各题项的CITC也均大于0.5,说明量表的可信度较高。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值来判断,由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故认为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二)实证分析

1.相关性分析

表1给出了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城市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双元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1 变量间相关性

注:* 表示P<0.1,**表示P<0.01。

2.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SPSS20.0软件和分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模型1和模型2以利用式创业学习作为因变量,模型3和模型4以探索式创业学习为因变量,模型5和模型6以创业绩效为因变量,模型7以创业绩效中的生存绩效为因变量,模型8以创业绩效中的成长绩效为因变量。结果如表2所示。

由模型2和模型4可知,创业农民工的城市社会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均对利用式和探索式创业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H2a、 H2b均通过检验。 由模型6可知,创业农民工的城市社会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均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H1通过检验;利用式创业学习和探索式创业学习均对农民工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H3a、H3b均通过检验。

表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注:* 表示P<0.1,** 表示P<0.05,*** 表示P<0.01。

3.结果讨论

(1)城市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有助于提升创业绩效,且互动频率的影响要比网络规模的影响更大。对于在城市创业的农民工,其家乡的“原始社会网络”成员很难提供有效的创业帮助,通过日常社会互动与城市居民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建立联系,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可以形成新的“城市社会网络”,该网络规模越大,创业农民工从中获得创业资源的种类会越多。同时,与城市社会网络成员的日常互动频率越高,彼此间越熟悉,创业农民工获得网络资源的交易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就越低。本文将创业绩效划分为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后发现,互动频率对生存绩效的影响较大(模型7),而网络规模则对成长绩效的影响较大(模型8),因为创业生存主要依赖资源获取的及时性,而创业成长更依赖所获取资源的丰富性。此外,模型6的分析结果还显示,总体而言,互动频率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效果要好于网络规模,可能是因为创业农民工在城市构建的新社会关系具有趋同性,因而社会网络规模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资源的多样化。

(2)城市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有助于双元创业学习,其中互动频率对利用式创业学习的影响较大,而网络规模对探索式创业学习的影响较大。城市社会网络为创业农民工提供了学习的渠道,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均能显著促进农民工双元创业学习,但是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利用式创业学习是创业者对行业知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这一过程需要创业者对相关知识源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而互动频率可以促进创业者与其他知识源的交流;探索式创业学习是创业者对大量新知识的整合重塑,对知识异质性要求较高,而较大的网络规模可以为创业者获取新知识提供更多的渠道,使创业者能获得更宽领域的知识和信息。由此可知,双元创业学习的特点要求创业农民工在社会互动中兼顾互动频率和网络规模,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双元学习效果。

(3)双元创业学习有助于城市创业农民工提高创业绩效,且利用式学习对创业生存绩效的影响较大,而探索式学习方式对创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较大。农民工虽然自身创业能力不强,但是通过创业学习不断补充、更新创业知识,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创业机会,并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外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等及时调整创业策略,以获得理想的创业绩效。模型7的分析结果表明探索式创业学习对创业生存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探索式创业学习更侧重创新,而创新活动会带来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利用式创业学习则更重视“常规性”和“渐进性”,不会对创业活动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创业生存绩效主要依靠利用式学习。双元学习对创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则略有不同,创业成长需要创业者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利用式学习只能提供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常规技能,此时创业农民工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探索式学习产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新机会的开发,因此探索式学习在创业生存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模型8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城市创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社会互动对其双元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城市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有助于提升创业绩效,且互动频率的影响要比网络规模的影响更大,将创业绩效划分为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后发现互动频率对生存绩效的影响较大,而网络规模则对成长绩效的影响较大。(2)城市创业农民工的社会互动有助于双元创业学习,其中互动频率对利用式创业学习的影响较大,而网络规模对探索式创业学习的影响较大。(3)双元创业学习有助于城市创业农民工提高创业绩效,且利用式学习对创业生存绩效的影响较大,而探索式学习方式对创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较大。因此城市创业农民工需要积极开展社会互动,通过提供网络规模和互动频率促进创业学习,同时,在创业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模式,兼顾探索与利用的双元学习效果,从而保证创业生存和成长。

研究结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首先,城市创业农民工要重视社会互动,积极开展以在城市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为目的的社会交际活动,遵循当地的社会规范(如习俗礼节等),形成以人际情感为基础的创业网络,并加强与网络成员的联络。其次,拓展社会网络规模,避免网络成员同质性过高,因为“内卷化”的网络属性特征可能会影响创业农民工对外部异质性资源的获得。最后,创业农民工应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创业绩效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并根据所选择的学习方式及时调整社交重心(扩大网络规模还是加强互动频率),通过在探索性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合理分配资源来提高行动柔性,从而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MigrantWorkers’EntrepreneurshipinCities:SurvivalandGrowth

RUI Zheng-yun1, 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Institut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While focusing on migrant workers who return home to start their businesses, the academic field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past neglect the realistic choice of migrant workers who stay and start their businesses in the citie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dual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on migrant worker who start their businesses in the cities, the paper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social interaction can promote their dual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including survival and growth performance), but the network mode and interactive frequency of social interaction play different roles; differences also exist in the influence of dual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with the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ory type on survival and growth performances. Migrant workers who start their businesses in the cities are supposed to strengthen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 improve the network size and interactive frequency,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learn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situa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social interaction;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ntrepreneurial survival; entrepreneurial growth

F 240

A

1004-1710(2017)05-0055-06

2017-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65)

芮正云(1988-),男,江苏溧水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与区域发展。

[责任编辑:靳香玲]

猜你喜欢
创业者农民工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3
互联网创业者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