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尧
抗阻训练对足球运动员颈部肌力及头顶球技术的影响
徐世尧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通过为期10周的系统抗阻训练,对受试者颈部肌力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控及数据分析,探究抗阻训练对足球运动员颈部肌力以及相关头顶球技术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颈部肌力训练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颈部;青少年;抗阻训练;头顶球技术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腿部抗阻训练常被视为训练重点,这无可厚非,但往往却忽视了肩部以上肌肉的训练。很多教练员对于如何通过科学安排与控制颈部肌力训练从而提升头顶球技术还存在诸多疑问,对如何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要素进而达到训练目的缺乏相关的训练手段及方法。
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所提供的意见,遵循足球项目特点,通过设计并验证颈部肌肉抗阻训练的训练方法,检验并分析在阶段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控制要素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训练结果,为教练员在设计青少年颈部肌力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调控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研究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的30名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将30名队员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研究受试者在进行抗阻训练后颈部肌力变化情况及相关头顶球技术指标的变化。
表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
年龄(y)身高(cm)体重(kg)训练年限(a) 18.80±0.39176.40±6.8861.17±5.436.90±0.60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共收集关于抗阻训练、足球头顶球技术训练的文献70余篇,深入了解与掌握了有关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以及武汉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相关的专家和教练,对本研究所需的足球头顶球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整。
1.2.3 数理统计法
实验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和储存,结果用x±s表示, 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分析软件完成,采用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4 实验法
针对本实验,共设计3种不同训练手段,其中2种在有球状态下进行,其中1种应用到健身弹力带。
1.2.4.1 实验时间
本研究的实验时间为2016年4月18日至2016年6月27日,共计10周。
实验对象每周的足球技战术训练日为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每周4天,每次训练的训练时间为16:00-19:00,共计180分钟。力量训练安排在每周四、周六,每周2天,每次训练时间为10:30-11:30,共计60分钟。周日为休息日。为了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教练员每周安排两次身体素质训练。
1.2.4.2 实验训练安排
(1)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训练时间安排,正常进行力量训练,不增设颈部肌肉力量训练。
(2)实验1组
实验1组按照训练时间安排,在每次力量训练原基础上增设20min颈部肌肉力量训练,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的训练方法,训练20s为1次,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各完成5次,每次休息30s。
(3)实验2组
实验2组按照训练时间安排,在每次力量训练原基础上增设20min颈部肌肉力量训练,采用头对头顶球运动和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
头对头顶球运动:A、B两人身高体重相仿,两人面向对方,前后姿势站立,将球顶在两人前额之间,两人同时双腿用力,通过躯干、颈部将球向前推,迫使对方向后退,保持球固定在头部之间。每次训练20s,重复5次,每次间休息30s。
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A、B两人面向对方,前后姿势站立,搭档B伸直手臂并将手掌放在A的前额处,提供阻力。A颈部弯曲向前顶住搭档B的阻力,要求B提供的阻力允许A可以全方位运动,这个运动的力量来自于颈部而非躯干。类似于此,搭档B将手放在A头部后面锻炼A颈部伸展,左侧、右侧锻炼A颈部侧屈。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训练3次,每次20s,每次间休息30s。
1.2.4.3 实验评估颈部肌力的测试方法
受试者通过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测量受试者颈部肌力,测定时完全固定测试者的上臂和腰部,防止测定时出现上肢移动和上肢的附加动作。测力的角度,将头部水平面360°进行4等分,等分为(0°、90°、180°、270°)进行测定。0°为矢状面前方,180°为矢状面后方,90°为前额面右方,270°为前额面左方。
通过该方式测量了解受试者不同方向上的颈部最大肌力,4个方向上的肌力测定的顺序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不同方向上的肌力共测3次,每次测量时间间隔3min,每个方向上测3个数据为1组,每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本研究测量的颈部肌力的最大值。
1.2.4.4 实验环境监控
(1)要求运动员的训练时间相同(实验A组、实验B组所增设颈部肌肉力量训练时间相同,均为20min);
(2)要求教练员水平相同;
(3)要求运动员生活环境相同;
(4)要求运动员除力量训练外(实验A组、实验B组增设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其它的训练环境相同。
表2 抗阻训练对运动员颈部肌力的影响
0°90°180°270° 对照组12.22±0.7717.18±0.6421.57±1.1117.11±0.79 实验前 实验1组11.64±0.7617.29±0.4821.53±0.7716.93±0.65 实验2组11.70±0.8116.93±1.0721.42±1.0916.93±1.05 对照组12.25±0.8317.25±0.6821.74±1.3317.20±0.82 实验后 实验1组15.89±0.7121.56±0.6028.16±0.5021.48±0.61 实验2组14.48±0.7619.93±0.7325.25±0.6820.36±0.77
比较实验1组实验前后各方向上颈部肌力数据,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0°方向上, P <0.05;在90°方向上, P <0.05;在180°方向上, P <0.05;在270°方向上, P <0.05。因此可认为在训练中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的训练方法对于提升颈部肌力有明显效果。
比较实验2组实验前后各方向上颈部肌力数据,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0°方向上, P <0.05;在90°方向上, P <0.05;在180°方向上, P <0.05;在270°方向上, P <0.05。因此可认为训练中采用头对头顶球运动和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的训练方法对于提升颈部肌力有明显效果。
2.2.1 实验前头顶球技术指标组间同质性检验
头顶球距离指标显示,Levene统计量为0.112, P >0.05,故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在头顶球距离的测试数值方差齐性,具有同质性;头球攻门成功率指标显示,Levene统计量为0.116, P >0.05,故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在头球攻门成功率的测试数值方差齐,具有同质性;头球争抢成功率指标显示,Levene统计量为1.227, P >0.05,故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头球争抢成功率的测试数值方差齐性,具有同质性。
2.2.2 实验前后运动员头顶球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
比较实验1组实验前后各头顶球技术指标,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头顶球距离指标上,P <0.05;在头球攻门成功率指标上, P <0.05;在头球争抢成功率指标上, P <0.05。因此可认为,通过弹力带进行对运动员进行颈部肌力的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头顶球距离指标、头球攻门成功率指标、头球争抢成功率指标都有显著性作用。
比较实验2组实验前后各头顶球技术指标,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头顶球距离指标上,P <0.05;在头球攻门成功率指标上, P <0.05;在头球争抢成功率指标上, P <0.05。因此可认为,通过采用头对头顶球运动和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提升运动员的头顶球距离指标、头球攻门成功率指标、头球争抢成功率指标都有显著性作用。
2.2.3 实验后运动员头顶球技术指标的组间比较
头球攻门成功率数据显示,结果显示Levene统计量为0.003, P >0.05,故两样本所代表总体方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量t=-2.172,P <0.05,因此可认为两样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观察实验1组和实验2组头球攻门成功率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到实验后实验2组的头球攻门成功率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
头球争抢成功率数据显示,结果显示Levene统计量为5.442, P <0.05,故两样本所代表总体方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量t=-3.087,P <0.05,因此可认为两样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观察实验1组和实验2组头球争抢成功率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到实验后实验2组的头球争抢成功率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
3.1.1 在其他控制要素都相同的情况下,训练中有无颈部肌肉抗阻训练对训练是否能够提高运动员的颈部肌力及头顶球技术水平影响显著。
3.1.2 使用弹力带抗阻训练以及采用头对头顶球运动和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都可大幅提高运动员颈部肌力大小,但相比而言,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肌力提升效果更明显。采用与足球对抗情景更相仿的头对头顶球运动和搭档协助式颈部阻力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头顶球技术水平效果更佳。本实验给训练安排提供参考,教练员可以分阶段根据实际对训练进行合理安排。
3.2.1 在足球训练中,教练员应当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实际需要对日常的训练安排做出灵活的调整,在力量训练方面,教练员应当更多关注运动员的局部的关节与肌群,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肌力训练。
3.2.2 如今的足球训练中,对足球教练员的水平要求更高,要求我们的教练员能灵活掌握训练相关要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对训练计划与训练量进行科学量化与调整。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教练员的训练理论知识储备。
3.2.3 本实验研究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实验的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借鉴颈部肌肉抗阻训练的训练效果与训练手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训练对象,将颈部肌肉抗阻训练应用到各水平各级年龄段的球队训练当中。
[1]徐斌,洪艳,伍顺尧,王琳.一次悬吊训练对颈部不适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64-66+75.
[2]王贝. 抗阻训练方案研究进展——科学研究优化训练方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8):45-54.
[3]关亚军,马忠权.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06-108.
[4]陈巍,李娟,陈庆合,等.抗阻训练中运动肌血流限制对肥胖者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6):646-649.
[5]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52-55.
[6]杨涛,李之俊.等速测试在评价运动员肌力中的应用[J]. 体育科研,2007(3):68-71.
[7]吕健力,肖建国,王金河,等. 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中头顶球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1715-1717.
Effect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Football Players’ Neck Muscle Strength and the Technology of Heading the Ball
XU Shiyao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徐世尧(1993-),湖北襄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