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7-11-07 12:31王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拉面面条教学方法

王玲

21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减轻学生负担,并非简单地减轻作业量,更不是降低学习要求,而是做到高质量、低负担。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为此,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我在讲七年级第二章乘方一节时,书上给出的是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的引例,这个例子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但是,许多学困生一听细胞分裂这个概念,就以为今天所学的知识比较难,马上就不听了。所以,在讲这部分的知识的时候,我没有选用书上这个引例,而是选用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拉面,我是这样开始我的这节课的。我说:“在座的同学们,你们一般都吃过拉面,谁认真观察过拉面师傅是怎样拉面的,请到讲台前给同学们表演一下。”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同学马上来了兴趣,有的同学跃跃欲试,甚至个别同学主动跑到讲台前面要求进行表演。我立即拿出一根早已准备好的松紧带,用它来表示最初的一块面,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每次拉伸以后,面条的根数是多少。学生在前面惟妙惟肖的进行表演,“经过第一次拉伸再折叠得到几根面条?”学生们大声地回答:“两根面条”。“经过第二次拉伸,再折叠又得到几根面条?”“四根面条”,“经过第三次拉伸呢?”“八根面条”——如此下去。在这个同学表演的同时,我请另外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记下拉伸的次数以及每一次拉伸所得到的面条的根数。最后我适时地提出问题:“大家互相讨论一下所得面条的根数与拉伸的次数的关系式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很容易得出所要的结论。这节课由于问题情境的引入贴近生活,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给他们想象、展示的空间。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奇是学生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要精心巧妙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所以教学中我首先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复习。然后让学生计算2(3m +5m+2)= ,探讨2m(3m +5m+2)=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解决这个问题时你的依据是什么?②为什么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最终转化成什么问题。教师对讨论结果加以点拨、肯定。再通过适当的练习,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从旧知识领域迁移到新知识领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增强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学生在“生疑——释——省悟”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如教材中所出现的“通过上面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等,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教师在精讲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多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医学系主人的姿势,主动参与讨论、回报交流、提出质疑、争论释疑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搭设一个“连”的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动手、动脑、舞台中尽情地展示,不断地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优化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五、分层次教学,培“优”转“差”,和谐发展

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0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堂上提問,还是巡堂辅导,都要体现在培“优”转“差”下功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拉面面条教学方法
晒面条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神奇的拉面
擀面条
煮面条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