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要学的东西挺多

2017-11-07 16:40潘钦楠
北京纪事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金融学金融课程

潘钦楠

有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有时又觉得时间走得太慢,但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种唯心的主观感受而已。其实,时间的消逝是永恒的,就像大河里的水花,卷着漂浮物从远方过来,转眼间又离去了。现在回头看看,我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老在说不争气的孩子就知道吃喝玩乐,这回“扯”点正经的——说说我在澳洲这边上的金融课吧。

MAF(应用金融硕士)课程是由麦考瑞大学金融系开的一门课,而麦考瑞大学的应用金融专业则是亚太第一。如果你打开麦考瑞大学的官方网站就会发现,这所学校的MAF课程被亚洲开发银行誉为典范课程,是专为优秀的金融人才设计的学位课程。在国内,麦考瑞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合作开办了类似的硕士课程。MAF课程选择几乎涵盖了金融的方方面面:从金融政策到风险控制;从金融衍生工具到投资组合管理;從现金流控制到信贷管理;从宏观经济到外汇市场;从房地产投资到套期保值;从信息系统建设到企业并购重组;从利率调期、风险投资到税务,还有保险基金管理等等金融理论以及实践课程。MAF课程要求学生学习5门核心课程,另外还有6门选修课程(有三十几门课程可供选择)。由于MAF课程担负着为许多大银行、大公司培训高级金融人才的任务,所以实际上这个专业竞争还是蛮激烈的,入学门槛并不算低。要想学习MAF课程,除了必须拥有学士学位以外,还需要有2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有2年从业经验的高门槛,使许多想学习该课程的人只能望洋兴叹。由此,取得了MAF课程入学资格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是“凤之毛、麟之角”了。

相比之下,我在麦考瑞大学研修的FPC课程,内容虽然没有那么宽泛和高深,但其一半的课程都是和MAF相同的。我大—上学期就通过了FPC(金融预备课程)的考试。当时机缘巧合,因为喜欢跟加纳的Atta老师“唠嗑”,我和同学张瑶瑶就被老师邀去参加了考试。澳洲本科的金融专业课分为几大类: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数学进阶和应用、财务与公司金融、资产定价、金融机构实务与管理、政治任务。这一大堆课程,全部学习完成后,脑细胞至少得“损失”过半。我在澳洲这边经过三学期的学习,得到了麦考瑞职业中心为学生提供的一年实习机会。

今年年底,我的课程就全部结束了,我在学习期间体会到的酸甜苦辣,也可以拿来和诸君分享一下了。

我在学习期间与同学和老师们交流,大家都比较认同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未来社会,金融学都存在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门学科的内容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为什么会有金融?给大家举个通俗点儿的例子吧。有一位富有的老人,有多余的钱又想不出要用在哪儿;还有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创业,需要资金,却没有条件、没有渠道筹钱。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学来研究这笔钱在给出以及拿到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老人愿意以怎样的利率借给大学生?小年轻的创业公司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估计能值多少钱?假设这位大学生的企业只能支撑1年,且在这一年为老人挣100块,那这位老人现在愿意出多少钱去换取1年后的100块钱呢?100块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有通货膨胀;95块估计也不愿意——老人放银行也能挣到这5块钱。如果老人现在只需要付出30块呢?老人八成挺高兴,可年轻人肯定又不愿意了。所以,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了老人对年轻人企业的估值。这个估值过程叫DCF(现金流折现)。武断点儿说,所有金融问题都是现金流折现问题,只不过根据具体事件的不同,情况会更复杂罢了。

从大面上讲,西方大学金融课上讲的,主要是两类内容。

第一类是作为实体公司层面的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在这个层面,学生作为一个公司的财务官,要学习许多公司运营方面的金融知识。比如公司怎样融资,股权还是债权?这叫Capital Structure(资本结构)。小到生产设备的改进,大到公司收购,投资一个项目要如何决策?这些都需要用现金流折现方法来考虑。此外还有Dividend Policy(股利政策)等内容,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这一大类课程最有名的就是公司财务了。这个课程学透了,才算是学过金融学。金融学课程易学难精,分两学期全部讲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无论何种决策,都需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而为了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必须懂会计学。所以,我们这门金融课要求学生商科出身,有会计基础——这个基础非常重要,否则绝对无法完成课程。

第二类叫Asset Prming(资产定价),学习这部分课程的时候,学生的角色就变了__从公司内部的人,变成了从公司外部评估该公司的价值,并进行投资的投资人。这部分课程是Security Investment(证券投资学),主要讲股票和债券的定价。其实,说到底这仍然是现金流折现,只是角度不同,这就需要有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PT(套利定价理论)之类的东西。这方面课程会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互换,还可以层层嵌套。要想把这部分学好,数学基础非常重要。期权是一个比较复杂但令人兴奋的东西,它的定价也是最近30年学术界才有了研究成果的。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还需要了解一些金融方面常识性的东西。要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国家的宏观政策、基础利率。还要学习在金融实操中需要应用到的其他相关学科,比如货币银行学、数学(包括微积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的学习更是“跑不了”——金融学本来就是经济的分支。还要学会计学,为金融学打好基础。对了,最好还能了解一下心理学——因为人不总是理性的嘛。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FPC课程期间学习的内容——非常学院派。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提那位“神大佬”巴菲特。我想,他八成会认为我们这些“傻”学生学不着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金融学专业涉及内容广泛,金融市场又瞬息万变,金融学有可能是各个学科里理论和实践差距最大的学科之一。我学到的金融模型几乎都有一大堆的假设,而这些假设跟现实世界也许没半毛钱关系——在真实的市场上,你可以看到各种与预想偏离得很离谱的情况。金融是对未来的预测,但在人的情绪波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未必会按照预测的套路发展endprint

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都有过“涨时气势如虹,跌时肝肠寸断”的遭遇。我的证券投资学老师Monica戏称,中国的股票市场里80%都是你隔壁的大爷大婶,只有20%是机构投资者。这要是波动起来,谁敢说自己能控制得了呢!

所以说,真实的投资和学院里的金融学课程是两码事。比如,你根据一个股票的波动率,算出了折现率,然后给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折现……而巴菲特却从来不这么干。说白了,金融是一门实践极其重要的学科,早点儿出去实习,“你好我好大家好”。理论简单而实践复杂是这门学科的特点。比如说工科,考试“渣”,基本上工作也是个“渣”。而金融学的话,学业上“半瓶子醋”,工作上也有可能成功。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在“大课”上,老师总爱给学生打“预防针”:“进入这个行业,你可能会发现身边做金融的都不是学金融的!”

“扯”到这里说—下,我发现很多东西其实要自己真正学习之后,才知道到底适不适合你做。刚开始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适合学金融的人_我数学不好,而数学却是这个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之一。学习经济/金融,让我这个数学不好的“文科生”重新认识了数学的神奇——当你发现用一个偏导数就能衡量变量之间的影响,用一个拉格朗日乘子就能體现稀缺资源的价值,或是用一个欧拉方程就能描述最优化主体的行为时,你一定会惊讶于自己“这么多年文科都白学了”。

这一篇写下来,求的是中规中矩,和金融的真性情有点“逆”。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完全不懂金融的读者,也能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对金融产生一点兴趣——我自己也不是一开始就对金融专业有兴趣的。我觉得,每个年轻学子都能够有机会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下,凭兴趣选择金融作为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而不是出于功利上的考量,被家长“逼上金融专业”。毕竟,人一生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如果站在不喜欢的“工作舞台”上,对自己、对家人、对同事、对上司都是一种折磨。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从事金融房地产的作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学金融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在各种一夜暴富的神话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了,上海陆家嘴有几十万金融从业人员,空气中充斥着浮躁和金钱纸醉金迷的气息,北京的金融街也是这样。在这个江湖上,每天都流传着各种创富传奇。实际上人在某些特定阶段能获得超级可观的收益,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承受和管理自我的风险。不过呢,从事金融看上去最艰难的事情就是管理风险,其中最艰难的事情还是莫过于管理自己的欲望啊!

(编辑·张子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学金融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