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课程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2017-11-07 23:17黄延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改革创新

黄延锋

摘要:高校语文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从课程定位与现状出发,旨在认识语文课程在高校发展的现状,从明确课程定位、优化课程架构及课程内容形式的现代化几个方面探讨提升高校语文课程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语文;发展困境;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46-03

从语文课程自身属性而言,它是一门人文属性和工具属性得以最大程度融合的课程。从高等院校整体教学体系上看,语文课程具有文理渗透,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品位,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其综合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语文课程在高校中尚未真正实现自己的功能。高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何在,建构一个怎样的教学新体系提升课程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认真对待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语文课程现状

1.模糊的课程定位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困惑和模糊之处必须要探究清楚,无法绕行。首先就是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定位。关于课程性质,一种思路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紧扣专业课开设“实用写作”“阅读与欣赏”“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目标在于实现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技能水平的提升。课程定位为对专业学习起到辅助作用选修课。对传统语文课进行功能上的分解,强化其中某一部分的实用功能,这是一项重要的革新。但传统语文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在教学中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或者说,实际上这类课程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语文课。

第二种思路是把语文课定义为纯粹的“语文课”。定位为必修的基础课程,课程名称为“大学语文”或者“高职语文”。强调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却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极简压缩版本,从教材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课程自身的问题,教材中包含了小说、散文、诗词、剧本各类体裁。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古今中外博大驳杂、无所不包。毫无意外,都是浅尝辄止,因为课时的限制和生源的语文基础,这样的语文课成为了学生口中的“高四”语文。课程只是为修饰专业课程体系而存在。

2.课程发展的困境

因为高校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模糊,导致了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课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层面来看,语文课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而且评测困难。在强化专业知识技能的背景下,逐渐弱化边缘化语文课形成了趋势。语文课成为专业课的点缀,可开可不开。

从学生的层面看,无论是冠以“大学语文”“高职语文”的纯粹语文课,还是打着实用旗号的“实用写作”“演讲与口才”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实用技能培养的角度看,语文应用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不如专业课技能提升那么显著。一学期下来,感觉没有什么收获。从人文素质提升上更难看到明显的成效,大学里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是许多学生的态度。

从教师层面上,觉得语文课好上,但很难上好。远大的教学目标,包罗万象的庞杂内容,基础参差不齐的生源,越来越少的课时等因素使教师陷入语文课程在高校阶段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该教些什么,该用什么方式去教的困惑中。面对在当代新技术、新方法中成长的学生,传统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及评价考核方法都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高校语文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往什么方向改,怎么改是每一名高校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语文课程明确的定位

高等院校的语文课,无论从实用技能的培养还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出发都提出了从中学语文上升到大学语文的要求。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更加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对文章本身字词句的理解,对文章结构和主旨的分析等。“进入高校以后,学习环境、氛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语文学科,学习重点在于学习文化和社会交往方式。”[1]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高才能从中学语文真正上升到大学语文。文化的熏陶贯穿于整个语文学科之中,但不再以考试分数为学习成果评判标准的高校阶段的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更需要承载的责任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民族时代精神风貌。叶圣陶先生说:“一名接受教育的人,按理来说,一定要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够继往开来。反之,就会似无根小草,永远无法生长,自然谈不上接受教育。” 要求接受教育者不仅要知道或者记住传统文化,更需要在其中体验、探讨、领悟更高层次的内涵。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正应该体现在这个方面。

三、课程架构的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改革的深入,如果语文教學仍然限制于一堂课几十分钟,几十人集中于一个教室听教师讲授一本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无法适应这个时代。“面对这种发展态势,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遵循 ‘一主多体,立体化的网状结构。在语文基础课与学生专业课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开设公共必修课,再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辅助性的选修课。”[2]围绕实用技能和人文素养这两个核心,高职语文课程内容必须要细化,增强针对性,必须要深化、强化专业性才能摆脱无所不包但无一深入的尴尬。课程可以构架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主体,同时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开设系列课程模块。课程主体以经典文化素材为主通过阅读与欣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在课外自主阅读创作的兴趣,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设置可供选择的模块, “演讲与口才”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实用写作”训练学生掌握常用实用文种的写作要领与方法。此外,可以结合专业培养和学生兴趣,开设“鲁迅小说研究”“诗词鉴赏与创作”“莎士比亚研究”之类更为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人文情怀的熏陶、文学审美带来的愉悦中又能收获一定的实用技能,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在学校、学生层面赢得存在和发展的空间。endprint

四、课程内容形式的改革创新

课堂教学完全围绕一篇教材课文展开,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很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感悟的多解性、开放性,培育他们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同样应该秉承这一理念。

1.开放的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上,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涉及的一些内容与思想表现较大兴趣时,可以做更多的拓展和深入。不必完全受制于教材课文。可以引入与时事结合的各类新闻稿、博文、网文甚至短信、搞笑段子作为授课的素材。让语文能够与时俱进而不仅仅停驻在经典的严肃殿堂上。

2.开放的课堂组织

一般教室的布置就是适合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的。但仅仅依靠教学内容和教师讲授的水平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每个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语文更多的时候偏向于对问题的思考而不是答案本身,它本来就是一个在讨论交流、表达辩论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学生人文及职业素养的课程。根据教学重点的差异,可以组织学生观赏甚至表演电影戏剧片段;可以组织诗歌散文的朗诵;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辩论等。其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课的形式,而是语文教育实质上的回归本源。要开展教学形式的创新需要授课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完善,而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来说也应给予语文这样本身需要一定自由度的课程以管理上的更大自由度,教学的规范和自由并不矛盾。

3.课堂与课外生活的联动

学生的大学生活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教学可以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总会创建许多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类讲座活动。但这些社团和活动也常常如语文课程一样容易成为一种点缀。活动时间不少,教师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活动开展的目标却是模糊的,过后一总结发现是为了有活动而活动。前面我们说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如果课堂与相关的学生团体活动进行联动,可以围绕语文的学习开展有计划的读书活动、某作家作品的讨论会,举办一些更为专业的研究性课题的讲座。

在高校语文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太现实,因为语文水平不像英语、数学等学科容易界定。而且语文包容度太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短板都有差异,学生的学习意愿兴趣差异也非常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分,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是相当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但在自由度更大的课余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参与相应的活动,语文教学的针对性还是能够实现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的联动不仅减轻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同时有效地强化了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4.评价考核机制立体化

语文课程的评价考核机制,一般都是由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主要注重出勤率和平时作业质量,终结性考核一般就是完成一张卷子,考核内容由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模块构成。这种评价模式相对于中学语文并没有实质上的提高,无法真正评价语言应用能力,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考核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应该进一步优化,考核内容上把重点从有限的知识点上移开,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考核形式上可以采用积分的形式。课堂演讲辩论、相关社团活动的参与、校园刊物投稿、期刊论文文学作品的发表、课程小论文等等设置相关的分值,到期末时积累形成课程总分。这样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评价考核机制相对于做一张试卷要全面科学。新的机制很难一步完善,教师在其中需要做许多的探索和尝试。在积累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定的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评价考核新机制。

5.微课共享平台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正从印刷品、书籍、杂志期刊等传统媒体转向网络新媒体。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不但改变了我们常用的联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移动设备获取交流信息。尤其是年轻人更加依赖网络。微课,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内容不多,集中于课程的要点、难点,讲究“少而精”,务求详细和深度。教学对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相应内容来学习。这个网络平台建设对于高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课文的教学常常会涉及大量的历史哲学文化知识,如果由教师在课堂上逐一讲解,教学的精力和时间就不能更好地集中于重点难点。师生交流、讨论等形式不能很好地开展。使用课前精心制作的微课,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预先学习,无疑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使用微课可以释放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教师讲授灌输时间少了,师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就更加充分。“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结构的翻转,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翻转后的课堂教师不再单单是课程内容的传授者,更多地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3]这样的课堂,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而且可以学得更深更专业,更好地培养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其次通过微课平台可以进行多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兴趣倾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学生语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做到量身定制。面对这个长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负担较重,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网络平台将微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在课前学生对微课进行学习,为课堂教学做了有效的预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上课时不至于无法跟上,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可以就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同学做更深入的探讨,课后微课可以辅助学生完成授课内容的巩固温习。

微课平台可以拓展课程传授知识的广度,加深学术深度。语文课内容包罗萬象,应有尽有。学生的爱好有个性差异,微课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从教师的层面上来看,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因为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可能找到知识博大到如维基百科般浩瀚的教师来上“大学语文”或“高职语文”。如专业课分块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又不现实。那么就应集整个语文教学团体的力量做好一个微课资源的平台,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制作微课,然后整理综合完成一个既有较大的覆盖广度的面,又有若干专业深度的点,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学习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同时,微课资源的共享也丰富了教师备课的资源,在课程设计时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汇聚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相比单个教师的单打独斗,微课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好事。

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绝不仅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语文学习尤其需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师在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之外,还需要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借助科技的进步改进教学形式方法,让教师在愉快中传道授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得,让传统的语文课程重新焕发年轻的活力和光彩。

参考文献:

[1]张晓.高职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语文建设,2016(9).

[2]王素音.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3]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改革创新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