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2017-11-07 21:05金蕾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沈先生校徽李叔同

金蕾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民国吗?民国是中华民国(1912-1949)的简称,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民国时期,战争频发,硝烟弥漫。不过,国家不幸诗家幸,文化界一时十分繁荣,书法界更是人才济济。

即将关注的几位大家,都在语文课本中出现过哟!将文章与书法结合起来学习,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首先,让我们走近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右图是《自嘲》的手稿,这既是他享誉后世的文学作品,也是他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成为激励很多人的座右铭。鲁迅的字硬朗有型,源于他归国后对碑文的刻苦钻研,他的字刚劲有力,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密切相关,更将这种性格外现在笔头,深刻于内心。关于鲁迅写这些文字时的心境,可以从他的《呐喊》(自序)中得知。另外,正因为鲁迅先生高超的书法水平,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委托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校徽中 “北大”二字你能看出古朴端庄的隶书风韵吗?

接下来,我们来瞧瞧沈从文先生的书法。沈先生的书风一如其文,亦如其诗,温柔敦厚,又不乏洒脱可爱。上了初中,同学们就会读到他的《端午日》,字里行间有一股清新活泼的韵味。他喜欢描写湘西世界,但你们千万别以为沈先生是一位山间隐士!实际上,他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战争的文人。不过他的笔下几乎没有战争,因为他相信爱与美的力量,励志通过自己的文字唤醒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

如果说沈从文是用小说来表达爱与美,那么徐志摩则是用诗歌诉说情感,构建生活。他的书风与诗歌的气质颇为相似,行云流水,浪漫自在。让人禁不住想起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中的情感不是泛滥的,诗句也不是随意写就的,正如他的书法一样,有章法可循,有规则可依。他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追求着技巧的成熟,最终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相信学书法的小朋友应该知道“書”“畵”两字特别像吧。其实,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常常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所以画家的书法一般也很出色,比如丰子恺先生。

从笔调上看,丰子恺的书法无疑是朴拙的,这种朴拙恰巧能体现出丰子恺先生的真情与真趣。他的行笔看似简单,却已将六朝经体书法与北魏墓志书法写活了,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行书、章草的韵味。

提到丰子恺,不得不提及李叔同,也就是丰子恺的老师——弘一法师。作为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李叔同先生是个传奇,举凡诗词、书法、金石、篆刻、音乐、美术、戏剧等等,无不引领当时风气之先,他的成就可想而知。我们对他最直接的印象可能在那首耳熟能详的《送别》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早年学习魏碑,出家之后,线条变得稚拙,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神韵,像《送别》一样,他的字安静极了,淡雅极了。

除了他们以外,民国文人中还有许多书法高手!比如梁启超、巴金、老舍……同学们,不妨去寻找他们的书法作品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沈先生校徽李叔同
校徽里隐藏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校徽隐藏着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会飞的沈先生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活在思想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