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炅
【摘 要】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能够提升城市生存价值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建筑空间人文环境,把握城市公共艺术的人性化、差异性和文化性等设计要素,能够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营造和谐的艺术文化生活空间。
【关键词】城市文化;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30-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文化信息资源的广泛流通,人们开始意识到舒适且便捷的生活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对城市精神文明的需求。公共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城市建筑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人类对公共审美意识的追求,是人类对生命存在、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思考行为。
现代社会艺术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促使未来的城市建设开始注重人文环境发展,以提升城市生存价值和人们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具有文化艺术造型特征的公共艺术能够美化城市生存空间,提升人类社会精神品质,改善城市建筑空间人文环境,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性化
公共艺术的建构需要关注地域民情和体现人性关怀。在强化公共空间美感和品质的同时,注重社会人群精神气质的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人性化可以从社会议题、趣味性和融入性等方面进行公共艺术创作。
以社会上的各种热门观点、大家所关注的话题来进行公共艺术的主題创作。社会热门话题可以包括人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效应,例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保等。通过社会热门话题创作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更加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使作品和大众心理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人文关怀效果。
公共艺术作品采用诙谐、幽默的外观造型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贴近人们的城市生活。作品通过外观造型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大众并受大众喜爱,传达出特定的象征与形象意义。在装饰上采用一些明快鲜艳的色彩,加上艺术家赋予作品的艺术形式,使作品亲近大众,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具有轻松、愉悦的装饰趣味性。
融入性强调人们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性特征,将观众作为作品主要表现形式和元素加以考虑。如上海广电大厦前的公共艺术作品《喜行》,将人物不同的剪影造型特征,以统一的色彩进行表现,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造型鲜明,色彩活跃,具有极强的表现效果。《喜行》将大众作为创作元素,将色彩、构成、材质等元素以统一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让大众走进作品当中,体味其中的含义和形式语言,从而与公共艺术作品产生关联和共鸣。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差异性
著名建筑师博布罗·瓦乔尼(Pablo·Vaggione)说过:“任何进口的现成方案都不会带来什么真正的益处,也许它可能提供正确的疗法,可却是错的症状。”近年来,许多优秀的公共艺术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广场、小区、公园等场所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它们应与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和创作需要把握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特征,强调当地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内涵,从而弘扬本地人文精神风貌。
三、公共艺术的文化性
运用当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元素,结合艺术家的造型表达能力,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综合创作和设计。广西南宁是一个拥有多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都市,具有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南宁市民歌湖广场的铜鼓建筑雕塑、南宁市博物馆的壮锦浮雕和民族文化宫广场的绣球灯柱等,都将花山壁画、铜鼓、壮锦和绣球等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创作元素广泛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建设当中。
澳大利亚DC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朱瑾飞花》,是以南宁市市花朱瑾作为创作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作品由形如花瓣的钢制结构组合而成,统一的红色装饰表现,使花瓣之间疏密有序,错落有致,观众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作品带来的运动感和造型美感。作品合理运用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为本地的精神文化品牌进行宣传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当地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由五个时代主题组成的《洋关码头百年纪念雕塑》,以具象写实的表现形式,将人物和景观表现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作品再现地域历史事件,具有时代教育意义。在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同时,也向外界传播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品位。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离不开当地人性化、差异性和文化性等重要的创作要素。我们要重视城市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等各种要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现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丰富公共艺术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使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营造和谐的艺术文化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