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雯
【摘 要】在戏曲流派中,近二十年地方戏曲流派有一种迅速孳生、发展的势头,影响所及,派系林立。诸如关东戏曲(东北),京派戏曲(北京),卫派戏曲(天津),海派戏曲(上海)、西部戏曲(西北),浙派戏曲(浙江),闽派戏曲(福建),南国戏曲(广东)……如雨后春笋般产生,打出旗号,集结队伍,声威极盛。对此值得深入研究其自然土壤与群众基础,时代需要与现实可能,从戏曲表演文化发展战略角度予以扶植引导,比较各地方戏曲流派的异同,得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认识。
【关键词】地方性;戏曲表演;流派;兴起;发展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46-01
时代期待戏曲表演文化有蓬勃的发展,反作用于时代,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对戏曲表演文化的总体筹划,可以从创作与演出的角度进行历史与现状的动态考察,提出相应的奋斗目标。只有对某一地域或某一戏曲样式有全局的把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行了地域性戏曲特征的强化,才有可能达到戏曲表演文化的全面复苏与振兴。集合若干地域的成就才有可能建筑起特定时代的戏曲文化高峰。
一、地方性对戏曲表演流派多样性形态的影响
艺术流派的组成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方式。艺术流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人员组成常有增减、分化,思想、艺术主张亦可有更易、变化,其派别特征、倾向见解等往往是从总体、主体上来加以区别、划分的,个别成员的实践与理论可以容许有不一致的地方。艺术流派有时只用某一点或某几点特征、倾向作为共同的旗帜。
地方性艺术流派是艺术流派中的一部分,更多以地域性的特征和风格为形成派别的标志,成为集结队伍的号召;而不是更多地强调思想倾向、艺术见解上的差异(地域性特征自然也会波及思想、艺术见解,但更多具有派生的性质。地域性艺术流派是特殊的艺术流派。
漫长的文艺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地方性艺术流派如明代以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为代表的湖北“公安派”;清代散文的安徽“桐城派”;江蘇阳湖(今常州)的“阳湖派”。明代戏曲史上有“临川派”与“吴江派”,前者以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汤显祖为代表,后者以江苏吴江人沈璟为代表。前者要求少受形式、格律限制,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感情,后者要求“合律依腔”,语言求“本色”,特别重视合乎舞台实际。嗣后在京剧发展中构成过“京朝派”,都明显受到过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影响。
二、地方性戏曲表演流派各自独有的特征与使命
某一地区的戏曲文化发展战略建筑在透辟地了解当地历史环境和现实状况上。承认某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是审时度势的前提,因为特定地域的戏曲文化传统实际上包含和折射出当地的文明、文化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一定的戏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积淀物,仍将对此时此地的戏曲发展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此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拿北京来说,曾作为几朝首都而存在,地势重要,交通方便,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均为其余地方所无法比拟。著名的金院本、元杂剧均在北京发展成熟。元大都勾栏林立,出现许多艺术家,极一时之盛。从“花”“雅”二部争胜之后,北京的地方戏曲日益繁盛,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在北京形成名噪四方的京剧。若干年来,“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的孕育成长离不开北京这块理想土壤,与北京独特的观众群有密切的关系。河北梆子、评剧、昆剧在流行到北京之后,在长期演出过程中,反馈、适应,久而久之,也促成了北京昆剧、京梆子、北京评剧的形成,展示出独特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产生的曲剧,纯系土生土长,上承单弦牌子曲与多种曲艺演唱的各种优势,又适当借鉴姐妹艺术,适应舞台扮演需要,为北京观众所喜闻乐见。凡此种种说明北京现存的京、评、梆、昆、曲等剧种,大部分虽非北京所独有,但在嫁接、移植、繁衍、孳生的过程中,已与北京的文化土壤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历史的筛选淘洗,基本形成了互相适应的格局。
地方性戏曲表演流派有各自独有的抉择,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与使命。在三中全会之后,新“海派京剧”已显示出端倪,有了雏形。新“海派京剧”尝试把作品的时代性、艺术性和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以情感为中介,激发观众的共鸣。一批栩栩如生的鲜明艺术形象如曹操、杨修、陈琳、寇珠等的产生,便是这方面努力的初步成果。这样的艺术处理更能贴近时代,让观众感到亲切感人。总之,新“海派京剧”是历史上“海派京剧”发展的继续,但又不是简单的延伸,其间经过脱胎换骨,是一种更新和再生。上海是块理想的京剧土壤,一定要把根扎得深深的,基础打得稳稳的,经过若干年的艺术实践,不管是从艺术个性,还是从艺术使命看,新“海派京剧”已集结了队伍,搞出了可喜成绩,现在应是打出旗号的良好时机。亮出旗号后,可以更有效地集结有志之士发挥非凡创造力,在与其他地方性艺术流派的艺术竞争中,促进戏曲艺术的变革发展。中国戏曲可以在百花齐放中谋求中兴。
参考文献:
[1]邹德旺.戏剧表演的筋骨 铿锵节奏的律动——京剧打击乐的戏剧功能[J].戏剧文学.2016(10).
[2]骆婧.民间戏曲的适应与变迁对戏剧文化生态研究的一种构想[J].中国戏剧.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