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画起源于西方,在明朝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经过长期的发展,衍生出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体系。在现代中国油画中,存在不少对国画元素的借鉴。总体而言,现代中国油画对国画元素的借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以将其细分为被动借鉴、主动借鉴、自由融合借鉴等。在本文中,就现代中国油画对国画元素的借鉴展开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代油画 国画元素 借鉴
油画艺术传入中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形式和技法语汇,把独特的审美特性用一种科学理性的形式传达给世人。同时,油画艺术领域还演变出了风格迥异的许多流派,这些流派更是对油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中国油画对国画元素的借鉴的现状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绘画者最注重的是意境和视图感,其需要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和感受通过创作的绘画所呈现出来。而西方的油画,却是利用科学的描绘方式,真实地传达画者感受。在油画中,色彩搭配是最为重要的。尽管传统的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但两者在历史进程中已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进而为中国油画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油画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画元素,给中国油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油画自西方引进,又与中国画所融合,其呈现的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缩影,也使中国画的价值再次得到提升。在中国现代油画中加入中国画元素,不但极大地改善了油画单调贫乏的缺点,也使得油画更容易让人们所接受。除此之外,融入了国画元素的油画能将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让观赏者更为直接地了解到作者的内心。
二、中国现代油画对国画元素的借鉴
油画被引进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与中国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油画。在中国現代油画画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徐悲鸿与吴冠中等人。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之下,不论是中国油画的构图布置、色彩选择、笔墨线条还是意境气韵上,都有着浓厚的中国画特色,使中国现代油画真正有了中国的民族特色。
(一)构图布置上的借鉴
在绘图的构图布置上,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大多数中国油画画家都会采用国画元素来布置构图。在中国国画中,画家的精神情感都需要借助形体来呈现,为此,当画家在描绘某一景物时,由于存在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在处理时也更为随意自由,不受拘束,画中的事物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也并不明显,中国国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表述作者。而西方油画则有很大的不同,油画和国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油画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在设置构图时,油画最关注的就是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事物,所以,油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理性都要明显强于国画。同时,在空间设置上,中国国画也远不同于西方油画,中国国画较为平面化,西方油画则比较立体化。除此之外,中国国画画家经常会耗费大量时间来设置构图,而油画则注重更真实地重现客观事物。现在,中国的大量油画画家在创作时都会参考、学习国画中的构图布置,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特点,成效十分显著。
(二) 笔墨线条上的借鉴
不论是在中国国画,还是西方油画中,笔墨的使用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国画中的笔墨,更是关乎着整张画的最终效果。因此,中国国画画家几千年来都未放弃过研究笔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尽管中国国画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但其中的笔墨却大致相同,皆为圆、重、平、留、变五笔与泼、浓、淡、破、渍、宿、焦七墨。当前,许多现代画家都急切地想要寻找一种方式,能够将国画中的五笔七墨融入到油画之中。而吴冠中等人在创作时,已经在油画中加入了许多国画元素,使油画呈现出明显的东方意蕴。
在中国国画中,另一种关键的表现形式即为线条,要想更好地呈现画面意境,就必须要掌控好线条的力度。而在西方油画之中,线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呈现转达。当西方油画和中国国画进一步融合时,许多画家都开始尝试在油画中结合客观与主观,这些画家的油画作品不但能够客观地呈现真实事物,更能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画作表述出来。同时,中国许多油画作家由于深受国画艺术的影响,对线条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在表达民族特色时经常会以线条会主要工具。例如吴冠中等中国油画作家,在其作品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线条,这些线条的应用,能够使现代油画增添特有的东方韵味。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国画和西方油画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别,但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油画中,已经借鉴了许多国画元素,呈现出了不同的韵味。
参考文献:
[1] 周锐.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及实际应用价值分析[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6(09).
[2] 陈旺,陈良雨.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6(01).
[3] 董保臣,杨俊峰,温泉等.油画创作教学中对中国画写意元素借鉴的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刘敏,女,本科,禹城市文化局禹王亭博物馆,初级,研究方向:文物博物)(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