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冰
对于《大学》和《中庸》,我只能说一说自己浅白的感受。虽然这两部经典我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但是这两本书为我指明了一条道路,一条通往“道”的路;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通向“达”的门。
曾经的我,觉得《大学》《中庸》和我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几千岁了,他们太古老了,他们好像是刻在山崖上的经文,漫漫凉风吹过,只剩残阳一般,消失不见了。我甚至觉得这些道理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新颖的观念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困扰。但是,当我真正走进了他们,真正用心去体会他们,我才发现,原来他们从未离我而去。他们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存在于我们的成长中,存在于我们所有的幸运和不幸运中。
我想,这应该就是《大学》和《中庸》的伟大之处——普世性,即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这让我产生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原来我和圣人离得那么近,原来我和圣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地相似。他们就像暮暮垂矣饱经风霜的老人,穿越千年,飘然向我走来,摸了摸我的头,告诉我:“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也许风雨,也许阳光,也许心灵总感觉残缺,但是他布满时间刻痕的手掌,轻轻地握着我,好像有清风,好像有花香。在和他们相遇之前,我就是掌心里那凌乱的线。这种生命律动的契合,让我想起了很多事,很多人,很多过往。
世事翻云覆雨,他们懂得我的难处,于是和我并肩,共看沧海桑田。我总觉得,我和《大学》《中庸》之间有了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成为了我的挚友,他们欣赏了我的好,也懂得了我的苦,历久弥坚。
这也许就是“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曾经有一句话,我只是把它当做我作文中的一句话,但是当我学完《大学》《中庸》时,我感动得差点掉下了眼泪。这句话就是三毛的:“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從不寻找。”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我觉得这十二个字解释了《大学》和《中庸》的本质,那就是:我爱你!但是,我,也爱我自己。
在漫长的岁月中,顺境与逆境,得意与失意,快乐与痛苦,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于是,生命里留下了无数声长吁短叹。长吁生不逢时,短叹命有小人。可是,人生在世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别和往事较真,那没意义,别和现实较真,我们还要继续。多看看自己,少些不满,少些抱怨。
也许有一天,我终会明白,我追不过风,赢不了时间;
也许有一天,我终能包容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和难堪;
也许有一天,我终会在心灵之上种下一块只有自己的田。
我把眼泪擦干,我让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随风而散,在山崖之巅,撷一二兰草,眺目远望。
愿我们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愿我们走过半生,却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