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 发明的?面条
面条是一种全世界人民都很喜欢食用的传统食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更令我们自豪的是,面条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面条的故乡在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早时期的面条形状却是很难称为“条”的。当时,人们只是将面块做成饼状,即下到锅里去煮,故又称为“煮饼”“大溲饼”。由于它在烹制方法和配料上同今天的过水面、热汤面相类似,所以我们仍然将它视作面条的前身。如果从有史料记载的东汉算起的话,面条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末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记有“素饼”,古代学者也有认为是面条的。
晋代时,“煮饼”又名“汤饼”,而且“汤饼”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唐、宋时期,当时与“汤饼”一同扬名的还有“汤玉”“水面”等。魏晋时期出现了“水引饼”,这是一种长一尺,“薄如韭叶”的水煮面食,类似今天的宽面条。唐时叫“不托”“不饪”或“馎饪”,而且从唐代起,就有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了。
面条的先祖—汤饼
人们喜欢食面条,在面条的形状、配料、汤水上变出了很多花样。唐代人食用“汤饼”,要用筷子将其挑起,这也从侧面说明,面条在此时已发展成为“条”状了。唐代出现了称为“冷淘”的过水凉面,以及多用于食疗的“素饼”。杜甫就很爱吃槐叶冷淘面,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首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加餐然欲无。”
到了宋代,面条花样逐渐增多起来,并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见于史料记载的面条类食品有:“梅花汤饼”“五香面”“八珍面”“三鲜面”“百合面”“鹅面”“大澳面”“素面”等。由于面条在宋代已经成为大受欢迎的大众食品,故在民间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即生了小孩后的第十天举行一次“汤饼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面条,以示庆祝。
宋代有一种“梅花汤饼”,其做法是:用白梅花、檀香末浸泡过的水和成薄面皮,再用梅花状的铁模子凿成一朵朵“梅花”,煮熟后捞入鸡汤中,汤鲜“花香”。“五香面”是用椒末、芝麻、酱、醋、煮虾的鲜汁,和面粉拌在一起,擀薄、切细,下入锅中。
元明时期,面条兴盛不衰,制法渐多,品种也丰富起来。元代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明初的刘基还记下了八种面条的制法。
清代面条的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乾隆年间又有经过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焖烧的“伊府面”,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面条制品。
我国科学家的考古发现,把面条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科学家在黄河上游、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地质考察时,在一处河漫滩沉积物地下3米处,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碗。碗中装有黄色的面条状物质,最长的有50厘米。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该物质的成分,断定这碗“面条”已经有大约4000年的历史,比人们以前推测面条产生的时间早了1000年,也比欧洲历史上对面条这种食品的记载早了许多年。他们又通过分析当地的植物化石和硅土,断定这种面条是用当时中国西北种植的两种稷做成的。他们认为,当时的面条是直接将面团扯成条状的,可以说是现今拉面的始祖。
许多人都以为,方便面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方便面的发明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曾任扬州知府的伊秉绶。伊秉绶的府上经常宾客盈门,家中厨师深感应接不暇。为此,伊秉绶想出一个妙招儿,他让人将面粉和鸡蛋掺水和匀,擀成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收藏起来,客人来时只需取出面团,放入碗内,用开水一冲,再加入佐料,便成了一碗爽滑可口的面条,用以招待零星来客十分方便。此法一出,人们纷纷效仿,并将这种方便面称为“伊府面”或“伊面”。时至今日,一些厂家仍然把方便面称为“伊面”,如“三鲜伊面”、“牛肉伊面”等。
方便面的红火以致风光还是近50多年的事情,这与前任日本日清食品公司董事长吴百福(2006年1月5日病逝)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有着紧密联系。吴百福是我国台湾人,自幼父母双亡,饱尝生活之苦,深谙食物的重要。23岁时,他只身一人来到日本。1949年,吴百福利用高温高压将炖熟的牛、鸡骨头中的浓汁抽出,制成了一种营养补剂,深受日本人的欢迎。1958年研制成功了“鸡汁方便面”。5年内席卷速食业,国内市场趋之若鹜,国外订单亦连连不断。
1971年,吴百福研制成碗装方便面,但当时的日本市场上,一个袋装方便面售价为30日元左右,而碗装方便面是袋装方便面价格的3倍,促销效果很不理想。日清公司不得已把碗面低价卖给了自卫队和警察局,让他们在出外执勤时食用。1972年,日本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各电视台纷纷进行实况转播。电视观众看到,在寒冷的案发现场,警察们吃的竟是热乎乎的碗面—这就是刚刚上市不久的那种碗装方便面。由于这个实况转播的收视率高达70%,意外地出现在屏幕上的方便碗面一下子老少皆知,销量随之骤增。为了表彰吴百福对食品工业的杰出贡献,日本政府于1982年授予他“方便面之父”瑞宝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