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马克思的《〈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

2017-11-07 06:52周甫琦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尔格莱茵科隆

◎周甫琦

署名马克思的《〈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

◎周甫琦

1848年4月下旬,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科隆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两张散发的传单,一张是没有署名、两面印刷的《〈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一张是单面印刷、只有五条协议的《创办〈新莱茵报〉的临时协议》(收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32卷92-9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5月17日,德国社会主义杂志《威斯特伐里亚汽船》第12期登载了《〈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署名卡尔·马克思。这是作为文章而不是作为广告发表的,而且编辑还在文章最后补充了两句话:征集到200股就召开股东大会,报纸开始运作;委托亨利希·毕尔格尔斯负责编辑工作以及撰稿人和通讯员的聘任工作的。这是编辑根据马克思同时提供的1848年4月12日《新莱茵报》创办会议的临时协议添加的。发起书就《新莱茵报》创办的历史背景、报纸的任务以及经营问题进行了说明,反映了报纸最初创办时的情况。该文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487-490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48年2月巴黎发生二月革命,法国七月王朝垮台;3月柏林发生革命,民主革命席卷德国。创办《新莱茵报》从有想法到付诸实施,只有很短的时间,出现了许多经济上和组织上的困难,以及关于办报方针的激烈争论。1848年3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返回德国并重新出版1843年被查封的《莱茵报》。马克思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盟员在各地运动中最积极、最活跃,但人数较少,其中许多人与同盟中央失去了联系,无法通过同盟的组织系统担负起运动的领导责任。由于革命运动的发展不平衡,对各地盟员只能做一般的指示。正如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总结的,“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就运动直接发言,能够反映丰富多彩的每日事件,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10卷115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译文有改动)在那时创办一家大型日报来指导革命运动,是最好的办法。

几乎同时,科隆共产主义同盟支部的毕尔格尔斯、德斯特尔(Karl D’Ester)、丹尼尔斯(Roland Daniels)、安内克(Friedrich Anneke)、哥特沙克(Andrees Gottschalk)和社会主义者赫斯(Moses Hess)等人,有几种恢复出版《莱茵报》的打算,地点分别是科隆、亚琛以及传说的美因茨,设想的都是地方性报纸。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该创办一份大型政治性日报,以影响整个莱茵省乃至全国。在4月12日晚上召开的《新莱茵报》创办会上,经过协商,同盟科隆支部以让毕尔格尔斯参加编辑部为条件,把报纸的创办权让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亨利希·毕尔格尔斯

但当时科隆以及德国存在着反共产主义的情绪,因而创办会议确定了报纸的副标题“民主派机关报”。会议虽然把创办权交给了马克思,但根据当时出版报纸的规定:报刊出版人必须是本国公民,出版前需要向莱茵省省督递交一份出版启事,说明报刊内容、出版时期以及名称。为了能够顺利出版,创办会让毕尔格尔斯负责编辑工作以及撰稿人和通讯员的聘任工作,而不是马克思。马克思也很清楚,公开以共产主义的名义办报如同沙漠中布道,需要委托在民主派中有声望的人来做前期工作,毕尔格尔斯是合适的人选。他曾是《莱茵报》的撰稿人,在科隆各民主派之间享有很好的声誉,也有一定的关系募集更多的筹办报纸的资金。因而,《〈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是由毕尔格尔斯起草的。他根据自己的政治斗争经验,为了不冒犯一些潜在的认股者,没有在发起书中为《新莱茵报》拟订过于明确的社会主义办报方针。对此,显然马克思是同意的,发起书由他寄给《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编辑发表。

《〈新莱茵报〉创办发起书》中的内容大体适应了当时莱茵省成分复杂的民主主义者的情绪和看法,提出要求实行民主制度,给予人民各项自由权,消除各邦分治,军队、行政、司法和教育进行改革,确保劳动人民的生活等。发起书主要谈到以下几点:

第一,宣布德国人民精神的诞生。发起书写道:“一种新的精神在德国破土而出了。它将旧制度推翻在地,它注定了旧世界的灭亡。它要求有一个新社会,一种新生活。这就是人民的精神。人民,不要分裂、不要阶级统治的人民已经掌握了主宰的权力,他们把自己的每个成员看成是一个庞大躯干的相互协调的肢体。人民要以自己的意志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工作。创造自己的幸福。”

第二,提出报纸的大体创办目的,即用民主来克服旧势力的反抗与个人利益对全体利益的抵制。“尽力配合这项直接的公众工作,也就是创办《新莱茵报》的直接目的。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那些同德意志和普鲁士宪法有关的问题同别国所探讨的同样的或类似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透彻的研究。”

第三,说明为什么选择科隆作为报纸的出版地点。首先,科隆是莱茵省的省会,为出版大型报纸提供了地利和物质条件;其次,科隆在劳动和交往条件方面出现了具有进步意义的变化。

第四,说明报纸的经营方式。报纸创办需要3万塔勒的资金,其中一半为准备金。为此成立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来筹集资金。共征集600股,每股50塔勒,以利于不大宽裕的人也能入股。

该文件是《新莱茵报》创办史上最早的正式文件,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该报时的政治策略。后来的报纸实践证明,他们以“民主派机关报”的名义出版无产阶级性质的《新莱茵报》,其政治策略是正确的,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统一战线条件下创办党报,提供了最早的经验。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尔格莱茵科隆
美莱茵金属公司的Lynx步兵战车
天人合一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十八世纪伊犁伯德尔格回众刍议
不睬无理抗议,科隆大办“中国节”
杀人回忆
2015年科隆展览取得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