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这不是一般的物品,是一份老家年迈父母对远在千里之外儿子的思念。
小阳:
你都3年没有回家了,今年过年你又没有回来,你打电话说你在上海工作好,想多挣点钱,我跟你娘都支持,你也不用往家里打钱,自己存着吧,我们的钱够花。也不知道你给(在)哪(那)找媳妇了没,东头那个老媒人都来好几回了,要给你说媳妇,你也不小了,要想想这事。
二涛说他工作的地方离你不远,你娘叫他给你捎点东西,两双布鞋你以前好穿,还有你好吃的面托(油炸面团),外面肯定买不着,是你娘现炸的。那个袄是给你今年过年见面(“相亲”的意思)穿的,也给你捎过去吧。这个照片也好几年了,你娘常看,她眼也不好使了,不知道你变样了没有?
咱家堂屋里间有点露(漏)雨,想等你回来在(再)找人盖盖。xx(人名)家都盖楼了,怎么盖还是等你回来说吧。咱家穷,你想多挣点钱也要注意身体。这信是叫你二明叔写了,俺俩都不识字。孩啊,你有空还是回来趟吧,你娘光惦记你,说起你都流泪,不管咋说这都是个家啊。
当你读完这封家书时,你的心里一定有种酸酸的感觉,这封家书,不是杜撰出来的,是遗落在郑州81路公交车上的。
2017年2月15日下午,当河南郑州市公交三公司81路公交车到达终点站时,走在最后的一名乘客将一个白色编织袋交给了车长段振方,说这个编织袋是他在车后排座上捡到的。段振方想找到丢东西的乘客,就在车上等了好一会儿,但一直没见有人来认领,只好带着这些东西,在到达起点站佛岗公交站后,才将编织袋交给了调度员蔡师傅。
蔡师傅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编织袋后,里边的东西让大家一时呆住了:有一袋农村油炸的面团、一件崭新的棉袄和两双用手衲的千层底布鞋,而在其中一只布鞋里,还“藏”有一封用铅笔写的家书和一张泛黄的照片。
出于好奇,蔡师傅给大家读了这封家书,从中得知,家书是年迈的父母托人写给在上海打工的儿子小阳的。小阳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只是一直往家里寄钱,作为父母非常挂念他,原本想着小阳今年会回家来,因为家里的房屋漏雨需要修缮,而且村东头的媒人也多次上门给小阳提亲,父母将小阳相亲时穿的新棉衣都买好了,但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到小阳回家来。虽然父母很想念儿子,但苦于没有儿子的电话号码,不识字的父母只好请人写了这封家书,让同村同在上海打工的的“二涛”捎给儿子。
一同让二涛捎给儿子小阳的,不仅有母亲一针一线做的两双千层底布鞋,还有儿子喜欢吃的油炸面团。没成想,被小阳父母视若珍宝的物品,却被粗心的二涛遗落在了公交车上。
调度员蔡师傅说:“从81路公交车運行路线来看,这位帮人捎带家书的二涛可能是从火车站乘车到上海,可从家书里看不出真实的姓名和地址,编织袋里也没有别的线索,假如这位叫二涛的乘客还没有离开郑州,请赶紧到我们佛岗公交站81路调度室领取,这不是一般的物品,是一份老家年迈父母对远在千里之外儿子的思念。”
许多读者从媒体上看到个故事后,都很感动,纷纷说:有一首歌叫《一封家书》,唱出了在外游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每当唱起它,身在异乡的人总有许多感触。子女思念父母,同样,父母怎能不忧子女?“遗落在公交车上那封家书中提到的‘小阳,无论在外面混得咋样,都得回家去看看年迈的父母啊。”
张小可摘自《辽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