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的文化特点

2017-11-06 02:20:37焦晓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儒道戏楼亳州

焦晓军

试析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的文化特点

焦晓军1,2

(1.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明清老街是亳州现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花戏楼原为山陕会馆,是集皖、陕、晋等商贾联络、洽谈生意、决策问题、文化娱乐的场所,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墙体装饰、房顶装饰、梁栋装饰上。建筑装饰以明清建筑装饰手法为主,陕西雕刻技艺构筑成的极具徽派建筑样式,以儒道释三教文化、三曹文化结合陕西商会的商文化,建筑装饰上依据不同功能构设不同内容。

亳州花戏楼; 建筑装饰; 文化

明清老街是亳州现在比较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群落,花戏楼建筑装饰兼具皖北和陕西建筑装饰样式,对研究明清建筑装饰的形式提供了详实的建筑资料。花戏楼建筑采取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布局,从花戏楼山门、戏台、大关帝庙成一条中轴直线排列而成,山门采用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框架式样,门前左右各矗立一对铁旗杆及石狮,墙上饰有精美砖雕共计52幅。花戏楼戏台依偎扇门背面而建,呈左右对称吊脚式戏楼,戏楼戏台正上方的圆形藻井图案精美,戏台上方梁栋上饰以精美的木雕,木雕内容以三国戏文十八出为主,屋脊上饰以琉璃建筑装饰,左右厢房为茶楼茶舍,供商贾、达官贵人在此听戏、商谈生意、联络感情之用。戏台正对的是大关帝庙,内供奉武财神关羽。旁边的院落分别是火神庙、梁房会所等。

一、花戏楼建筑的时代文化背景概述

亳州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间,顺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一定发展,商业兴起,以运河为主的漕运生意繁忙。亳州辖区内河流属于淮河水系,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涡河水深河宽非常适宜水运。亳州县城位于涡河边上,商业发达,尤其是中药材的售卖。各地药商纷至沓来,促进了亳州商业上的繁荣。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地位依然低下,手握巨额财富的商人为了彰显其财力和外地客商对家乡的思念,由商人出资或集资修建了以家乡建筑特色的建筑,并作为商人谈商访友、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作为同乡的寄居之所。

亳州花戏楼原为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在康熙十五年扩修为戏楼。清乾隆年间经历了重修与扩建,并将戏楼增加了藻井彩绘,亳州花戏楼至此完成。清顺治至乾隆时期是清朝经济复苏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出现,国家财力充足,国富民强。在建筑方面,明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官式建筑已然定型化、标准化,清政府颁布《工部工程作法则例》、《营造法式》、《园冶》等建筑制式标准。明清制砖技术的提高,砖质建筑增多,花戏楼的建筑中三层仿木结构的牌坊是这一时期砖质建筑例证,上面镶嵌众多尽美的砖雕作品。

二、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中的文化多元性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催生,亳州在酒和中药方面的商业发展得益于涡河水域的航运发达及亳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人齐聚亳州,促进了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亳州涡阳县是道教始祖老子的诞生地,老庄玄学、儒家学说、明清商业文化在此交融,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髓。

1.老庄玄学在花戏楼装饰中的体现

明清商业的发展,亳州中药文化广而传之,晋商闻声沓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士农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极其低下,虽然手握巨额财富,但在亳州的山陕地区商人丝毫没有归属感。鉴于此情,在亳州经商的山陕药商的豁达之士召集在亳的药商集资建成山陕会馆,一则祭祀神灵,二则娱乐亲朋,三则也为那些同样背井离乡来到异地的同乡们提供一个安身之所。在花戏楼建设中,作为山陕的药商自然会在建筑中体现山陕的文化,而设计施工的本地匠人也在建筑花戏楼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融入老庄玄学。

图1

花戏楼建筑装饰中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木雕图画受本地老庄玄学文化的影响运用切、钩、削、凿、剔等技法雕刻而成,诸多砖雕、木雕作品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如砖雕“老君炼丹”图,就将道教始祖老子在兜率宫炼制长生不老丹的形象雕刻于尺寸方砖上。“松鹤延年”(如图1)将长生用图形的形式寄托在花戏楼建筑装饰上,松树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因此被人用来祝寿考,喻长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松树的这种原初的象征意义逐渐被道教所接受,逐成为道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松鹤亦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的,被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为了高洁、清雅的象征,因此常见得道之士骑鹤往返,轻音袅袅。因此在人们表现长生、高洁时将松、鹤结合在一起。

2.花戏楼装饰中的儒释文化体现

亳州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1]”的美誉,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传承华夏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孝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并延续至今,花戏楼将儒家孝义礼智信的思想用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人们一目了然。儒家讲求以孝治天下,从花戏楼众多的透雕画面中可以反映出儒家文化的痕迹,如《郭子仪做寿》将唐代大将郭子仪过寿时的景象展示出来,郭子仪是众多达官贵人中极少能安度晚年、一生荣华的,郭家子孙众多暗合多子多福的思想。《狮子滚绣球》亦称“双狮滚绣图”,民间常用来表达吉祥喜庆之意,因狮与师相谐音,狮旧写作师。古代官制有太师、少师之职,辅弼天子为政,官位显赫。人们常将大小狮组合一起,构成图案或造型称作太师少师以象征官运亨通,代代相传之意。《魁星点元》 (如图2)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儒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学术思想,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几千年,科举取士无不遵从四书五经,魁星点元就将入朝取士的天曲星点化状元的思想用图形表现出来,晋陕两地的商人不仅善于经商而且不排斥科举取士,认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这或许是明清时期官商一体的真实写照。

图2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信徒众多,佛教讲求因果循环、生息罔替、众生平等、自立自强等思想,告诫信徒和爱歉受。砖雕《达摩渡江》,相传达摩在南方传道已毕,返回时路遇一江无船可渡,折江边芦苇,抛入江中,踏苇过江。体现出孔子周游列国时的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达摩渡江北上是弘法之志,寓意商人志存尚远,切莫蝇利苟且。

3.花戏楼装饰中的商业文化体现

亳州花戏楼亦称山陕会馆,由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间,后经多次扩建、修缮并保存至今。花戏楼建筑装饰上商业文化浓厚,如砖雕“吴越之战”(如图3),画面上反映的是吴越两国交兵激战的场面,左为吴王夫差,右为越王勾践,指挥千军万马、摇旗呐喊、战马飞奔、刀枪并举的战斗场景。吴越之战将商场如战场,告诫商人在商场上要敢拼、敢闯。花戏楼里的大关帝庙供奉武财神关羽,因为山陕两地崇敬关羽,所建会馆亦被用来祭拜关帝的家庙,而亳州又是三国曹操的故乡,本地对关羽比较敬重,在山陕会馆祭拜关羽堂而皇之。对于关羽的崇敬,花戏楼不仅仅设殿供奉,而且作为建筑正脊的装饰,端坐梁脊之上,告诫经商之人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重要性。

戏楼的繁荣作为商业文化的一种实体体现,对研究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亳州地处皖北西端,三面与苏、鲁、豫毗邻,涡河自西而东贯城而过,陆路、水运交通便利,故亳州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亳州是华佗故里,名医辈出,药师济济,中药材培植、炮制技艺高人一筹。药商在此络绎不绝,城中有四五条街专营药材,行、号、栈、店近百家,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亳州商业的繁荣[1]。“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各地会馆的建设,一则祭祀神灵,二则娱乐亲朋,三则也为那些同样背井离乡来到异地的同乡们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作为祭祀、娱乐、安身之所,戏台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成为商人展示财力的重要途径。花戏楼上方的藻井绘有龙凤呈祥、鹤舞朝阳、灵鹿献寿等图案,梁枋装饰有大量的精美木雕,木雕内容以三国戏文十八出为主,比如《长坂坡》、《割须弃袍》、《七擒孟获》、《击鼓骂曹》、《三气周瑜》、《曹操刺董卓》、《空城计》、《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凤仪亭》[2]等,戏曲的繁荣从侧面体现着花戏楼商业的繁荣。

三、花戏楼建筑的装饰图案对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明清时期制砖技术提高,砖质建筑增多,木质结构的特性决定了古建筑在防腐、防蛀、防火方面做出很多重要的成就。明朝覆灭,满清入主中原,其统治者倡导儒家思想,而亳州涡阳县是道家老子的诞生地,道家文化影响深远,佛教在清朝得到礼遇尤其是西藏的喇嘛教(藏传佛教的一种)。明清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已经完成,三教文化元素在建筑装饰中既彼此融合又相互独立。亳州花戏楼是一座以砖木为材料的明清建筑实体,花戏楼的装饰图案的多元性折射出其时代文化的多元。

1.装饰图案在花戏楼彩画中的多元化

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瑰丽多姿,增加了古建筑的诸多神韵,对区分建筑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花戏楼作为亳州现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之一,其山门是三间四柱五楼式的仿木结构的牌楼式建筑。青灰色的建筑结构上覆盖琉璃瓦当,正脊中央置六面四级佛塔一座,东西各置启明、长庚二星的琉璃彩色塑像。启明、长庚星称为太白金星,是道教里的核心成员之一,将此置于花戏楼山门的正脊上可见道教在当地的地位之高。

图3

图4

花戏楼透雕艺术中的文化多元体现出儒道释相互并存的装饰图形中,同一建筑载体上儒道释的装饰图案和谐统一的镶嵌其上,如花戏楼山门的仿木结构的牌楼式砖体建筑,上面镶嵌众多砖雕作品。砖雕《老君炼丹》、《松鹤延年》、《寿比南山》体现道教文化的浸染,中门的《双龙戏珠》、《达摩渡江》体现出佛教文化的侵袭,《魁星点元》是儒家文化的代表,砖雕装饰图案的多元性恰恰体现出亳州当地文化的多元与交融。

花戏楼戏台的梁枋上装饰有大量精美的木雕,木雕内容以三国戏文十八出,体现出浓厚的市井文化。木雕《长坂坡》、《华容道》、《空城计》、《七擒孟获》这些戏曲长期活跃于戏台之上,并被戏迷票友所推崇。这些透雕艺术不仅美化了花戏楼的建筑还用图形的形式传播着文化。装饰图案在花戏楼装饰中多元性集中体现在戏台上方藻井(如图4),上面按照福、禄、喜、财、如意、丰收、三友的谐音,会意的图像绘于藻井之上,写照传神,含义深奥,各尽其妙,观之有无限吉祥如意,美不胜收之感[3]。

2.花戏楼彩画中的色彩的儒道释合流

亳州花戏楼彩画色彩的使用受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中国古代色彩文化深受道家、儒家、佛家及儒道释合流思想的影响,将色彩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理论。儒道释三教并存,三教思想合流,在色彩上的使用上基本相同,但又有所却别,如佛教崇尚橙金色,道教崇尚紫金色,儒家崇尚金色。

亳州花戏楼彩画深受道家、儒家、佛家及儒道释合流思想的影响。亳州涡阳是道教老子诞生地,道家文化浓厚,对彩画的色彩影响凸显,儒释色彩相互交融。在色彩上以青色、蓝色为基础色调,搭配红、橙(黄)、绿等色彩组成。花戏楼木质构建中柱子、门窗的颜色以红色为主、木雕彩塑以青色、蓝色为基调,搭配上黄、绿、红、白等色构成,在描色上采取一色三套平涂的技法。

儒道释在以植物为装饰图案的色彩使用上,儒道释色彩融合明显,如三教崇尚莲花,道教崇尚青莲,儒家崇尚白莲,佛教崇尚金莲。三教虽然在莲花颜色有所偏好,但在一株莲花装饰图案上讲求“红莲白藕青荷叶”。在花戏楼戏台的梁枋彩绘图画中有许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装饰彩画,有儒道释追求的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为思想的表意图形,如扇、鱼、水仙、蝙蝠、鹿等表意善、(富)裕、仙、福、禄[3]。

亳州涡阳县是道教始祖老子的诞生地,道教在亳州的影响深入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明清时期花戏楼的建设中受当地道教思想的影响,建筑装饰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中华民族文化的兼容性使儒释道三教文化兼收并蓄,三教文化融合始于南梁成于元明。儒道释祀于一堂,在明代已蔚然成风,清沿袭明的旧制,在花戏楼建筑过程中将儒道释并于一堂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亳州道家文化根深蒂固,儒家文化两千多年的侵染,佛家文化的侵入交织在花戏楼建筑装饰中,儒道释合流并存于一体在明清建筑中融为一体。

[1]周鸯.试论四大药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J].中国中药科学院,2016.

[2]任晓民.亳州名城名胜[M].亳州:亳州市文化局等,2002-03:112-121.

[3]刘洁,戴秋思,闫会峰.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神话色彩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92.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orative Decoration of Bozhou Flower

JIAO Xiao-jun1,2
(1.Bozhou University,Bozhou,Anhui 236800; 2.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00)

In the old streets in Bozhou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existed some comparatively complete Hui-style constructions.Huaxi Mansion used to be the meeting place for merchants from Anhui,Shaanxi and Shanxi provinces to communicate,conduct business and be entertained.The building combines architectural styles from North Anhui province and Shaanxi Province.Its decoration covers the walls,the ceilings and the columns.The decorative style bear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subordinated by the carving technique of the Shaanxi province.The decoration combines the cultural elements from three religions:Confucianism,Taoism,and Buddhism and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historical Cao family together with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the Shaanxi chamber of commerce.The decoration also conforms to functions.

Bozhou flower opera;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culture

G127,J59

A

1671-9743(2017) 09-0104-04

2017-07-20

安徽理工大学校级一般项目“‘工匠精神’在高等院校产品设计养成教育”(80216)。

焦晓军,1983年生,男,山东高密人,助教,研究方向:动画。

猜你喜欢
儒道戏楼亳州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7:36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中华戏曲(2020年2期)2020-02-12 05:18:16
居· 文化
中华民居(2017年6期)2018-01-09 09:17:21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39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35
四川屏山县禹帝宫会馆戏楼及戏雕考论
中华戏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8:51
儒道文化对当今廉政教育的影响
贾政性格中的儒道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