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久媛
“南猪北上”
——朝阳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生猪产品供应大市
文/王久媛
畜牧业是朝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是朝阳市畜牧业中的主导产业,生猪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朝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天时地利与人和,随着广东温氏、河南牧原、江西正邦三大养猪企业的相继落户,全面提升了朝阳市生猪产业水平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了朝阳市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冀、蒙三省交汇处,国土面积1.97万k m2,全市辖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五县(市)和龙城、双塔两区,有168个乡(镇、街)、1375个村,总人口340万,其中农业人口235万。近年来,随着南方水网地区生猪饲养逐渐饱和,国家也开始调整产业布局,逐步形成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朝阳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凭借交通、土地、气候、和劳动力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南猪北调”战略转移中最适宜的饲养地之一。
在辽宁省和朝阳市一系列畜牧养殖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吸引了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纷纷入驻,2011年广东温氏集团率先来朝发展,2016年河南牧原、江西正邦也相继落户。到2016年末,仅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猪户,全市已达到1316个,全市生猪饲养量超过600万头,北票市、朝阳县先后被列入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2011年,温氏集团入驻朝阳。
广东温氏集团率先在朝阳成立温氏农牧集团东北养猪公司,总部设在朝阳县,朝阳市每县(市)成立一个子公司,采用公司与家庭农场合作的方式,为养殖户提供猪苗、饲料、疫病防控和生猪回收等一条龙服务,破解了养殖户有钱建场没钱饲养的瓶颈。公司结合朝阳实际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准备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建设每批次出栏1000头生猪的扶贫家庭农场1000个,可有效带动1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到目前,温氏在朝投资近15亿元,已建家庭农场达到341个,全部投产后,年出栏商品猪可达到260万头以上。
2016年,江西正邦和河南牧原也在朝阳相继落户。
江西正邦集团在朝阳市建设生猪全产业链产业扶贫项目基地,重点发展商品猪养殖、生物饲料加工、商品猪屠宰加工等产业化项目。拟总投资20亿元,生猪年出栏可达200万头。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带动1000户以上农民增收,提供2000个扶贫就业岗位,新增年产值50亿元。目前已初步完成地块选择工作。在建平小塘镇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也已施工建设。
牧原集团计划在建平县建设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拟投资29亿元,占地约13.33 k m2,主要建设17个现代化标准养殖场,1个年加工60万吨饲料厂,1个日处理30吨无害化处理场,1个年可加工10万吨有机肥加工场。整个项目计划2019年全部建设完成,届时将形成以黑水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建平北部热水、昌隆、马厂、义成功、北二十家子五个乡镇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项目发展迅速,子公司已有员工近200人,已完成三个场区的土地流转。
通过引进三大生猪养殖企业,预计到2020年全市生猪
饲养量将达到1200万头,届时朝阳市生猪饲养量和产值将会翻一番,真正成为北方生猪产品供应第一大市。
朝阳市借此“南猪北上”新的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念,以供结侧结构性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通过强化领导、政策扶持、创新机制、加强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继续引进更多大型生猪企业入驻。积极引导温氏、牧原、正邦等大型养殖企业加快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流通领域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朝阳市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产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生猪产业实现由单纯养殖向涵盖屠宰分割、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的全产业链转变,实现由单一养殖业向种养结合生态农业转变,实现由富民型产业向富民与财税增收并存型产业转变,把朝阳由活猪供应基地建设为生猪食品供应基地,并逐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生猪食品工业大市。
■ 王久媛
汉族,辽宁省朝阳市人,现就职于辽宁省朝阳市畜牧兽医监测预警中心,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兽医病理学;职称:兽医师;目前主要从事工作:负责朝阳市畜牧业信息统计测报,动物疫情暨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工作及朝阳市畜牧兽医局网站维护运行及功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