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组成部分,并且在初中阶段的考试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分值。所以阅读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本文就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展开探讨,谈谈如何做好阅读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129
众所周知,对于语文这门传统性科目的教学来说,听、说、读、写四部分是各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当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的不同会在不同的部分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以初中阶段来说,语文教学的重点逐步转向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因为本文重点谈一谈阅读教学方面,所以对于写作教学就在此不做赘述了。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可以充分看出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即在中考试卷上分值占到40%,基本上占据了初中语文整个学科的半壁江山。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时间和精力的科学侧重,从而保证整个语文教学的进度和节奏的合理性。
阅读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景、情感,增强其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作為一名语文教师,我做了教学方面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最为深刻的体验就是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是进行阅读教学最好的凭借,因为对于教材来说,不论是文体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符合学生学习难度和知识掌握方向的,所以不仅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为恰当的助力,还在无形中实现健康精神价值的传输。所以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课本文章教学为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剖析和探究,并提出几点自己的教学建议。
一、初读,感知课文
所谓初读,对于学生来说任务有二:一是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词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二是理清课文思路,找出疑问和重点等,并依据预习提示和课后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对于初读来说,可以分三步走。
1.画:学生边读边用规定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句子等。然后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放声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2.想:边读边想每句话的意思,每段写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议:语文是一门主观性为主的学科,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同桌或几个人边读边议对课文的理解和疑问等,实现思维上的交流。初读要舍得花时间,要充分让学生读。只有这一步做到位了,才能保证以后几步的顺利进行。
二、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初读已经对文章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产生了疑问,那么进入阅读的第二步:细读,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进行词句推敲,了解文章主旨和内核。
在细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个好词或一个好段落的细细推敲、品味,逐渐领悟出其中的涵义。一篇文章再好,也有核心和外围两个组成部分,而不论是从时间还是教学精力来看,教师也不可能一句一句的让学生细细品味,全部记住。因此,在初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词句细读很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将选择自主权交给学生。课堂上我常常这样问学生:“这段课文,你对哪几句感兴趣?”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可以求同存异。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做好查缺补漏工作,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思考,训练时,我通常都是用小黑板或幻灯片把学生认可的重点词句呈现出来,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细读,对于理解句段篇的意思。
三、研读,领悟语言规律
如果说细读是体会文章的重要手段,那么研读就是通向领悟语言规律的捷径。作为一门主观性为主的学科,不同学生由于其自身情感的倾向性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语言体会角度也大不相同,这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语言规律不能由老师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读中细细揣摩。为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在阅读课上一方面会采用“句与句的比较”,片段赏析等方法,对语句进行增删调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遣词造句的规律,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简洁、生动等,进而体验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的意境;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进行分享,发现学生文章理解方面的独特角度和思想,从而营造多样化、丰富性的文章阅读氛围。
四、诵读,积累语言的材料
“语言精妙,源于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青年是一生中形象思维和记忆力最佳时期,阅读教学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课文教学规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例如通过文章的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知识储备。
对于诵读这一部分来说,同样需要教师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则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学生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表达的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选择一些精妙的词句,生动、精彩的段落细细品味,让学生熟读成诵;另一方面则是结合学生自己的意愿,让其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进行诵读、记忆。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督促帮助学生做好基础的诵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兼顾学生的自我意愿和兴趣,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知识储备来说,仅仅是依靠课本教材中所设置文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在我看来教师只需要坚持一个唯一的原则,那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或者图书阅览室的资源给予学生饱读诗书的机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摘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引导,在保证价值取向正确的前提下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自由,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就是追求“感知、理解、领悟、积累、拓展”这一规律教学的。在这一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导学生读,让学生体会读书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