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我耳朵响,白天响晚上响,越是晚上越响,我已经一周没睡个安生觉了,我被折磨得连跳白河的心都有。”呜呜鸣……在临床上经常听到耳鸣病人的哭诉抱怨。其实不用担心,对于耳鸣及时治疗90%的病人愈后还是很满意的。
耳鸣(Tinnitus)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什么情况会触发耳鸣?
1.心理因素
受到意外事件等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可触发耳鸣,压抑、忧郁、情绪波动、过分忧虑等心理障碍均可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可使患者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心理、精神因素与耳鸣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轻松、愉快等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態可减轻、缓解耳鸣。
2.噪声
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发生耳鸣者会增多,接触噪声的时间延长,耳鸣发生率增加。
3.体位
大部分患者卧位比立位时耳鸣加重,但有相反。临床上还可见到有的仅在头部向一侧运动、低头或身体做某种扭转时才出现耳鸣。颈椎病的预防很重要,颈椎病患者最好仰睡,睡觉时不要把头放在枕头上,而是要把脖梗放在枕头上。枕头的高度以个人拳头竖起来的高度为准。
4.眼球运动
少数患者在眼球运动、眨眼时出现耳鸣,后者可能为面神经与其分支镫骨肌支同时兴奋所致。个别患者眼球运动时出现耳鸣。
5.饮食及烟酒
食用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可引起或加重耳鸣;某些食物过敏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致耳鸣;减肥食品可使耳鸣症状加重,但也有少数可使耳鸣缓解;饮用浓茶、含咖啡因的饮料、饮酒均可加重耳鸣。此外,过度吸烟也会引起或加重耳鸣。
在影响耳鸣的心理因素中,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耳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则加重耳鸣。
如何预防耳鸣?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因为:1.病因复杂,有些容易发现,有些则不易诊断。病因不清,用统一的药物治疗难以奏效;2.耳鸣作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即使治愈了原发病,耳鸣也难以消除。预防耳鸣,关键在于减少导致耳鸣的疾病的发生。3.远离噪音:在工业化的社会环境中,充斥着噪音,如:铁路、工厂、修车、机场及一般生活中之冷气、马达及汽车等噪音。在噪音环境下暴露时间过长,不知不觉中产生内耳神经之伤害而发生耳鸣。阻隔噪声的传播,可用隔声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要注意噪声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隔声帽,定期交换岗位。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地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状态时,易使耳鸣加重。正确用药,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选择有效的音乐疗法,对耳鸣的恢复都是很有帮助的。
对症护理
1.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耳朵的护理,耳道清洁液精选天然植物精华,能快速渗透到耳道深层,杀灭致病菌,清洁耳道,有效预防耳鸣、耳痛、耳胀、听力下降等耳病,能很好地调理耳鸣。
2.对于重度的双侧耳聋患者,要嘱其注意交通安全,并提供必要的生活起居的方便。
3.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劳逸结合,注意调整工作节奏,不要过度疲劳,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更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保证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每天睡觉前,可用热水泡脚,以舒缓情绪,促进睡眠。
4.调节情绪。遇事要懂得控制情绪,尽量少发脾气,不要多虑、多疑。有焦虑和抑郁症状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5.调节内分泌。更年期妇女若出现顽固性耳鸣,应去医院查明原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