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指出了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制约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产业化发展缺乏可靠的资金支持;3.农村劳动力的综合能力整体偏低;4.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力较弱。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议。
关键词: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10.008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Research about Tianjin Jinnan District Development
LI Hui
(Jinnan District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Management Committee, 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Jinnan district, 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urban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Jinnan district.Firstly, the land resources were less and les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Secondly, the lack of reliabl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hirdly, the overall abi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was overall low. Fourthly, the vitalit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as weak. Final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n Jinnan District.
Key words: Jinnan district;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resear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我国现在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是怎样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那么什么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呢?一般把都市型现代农业看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农业现象,它与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大城市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农业文化,而且成为了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和大城市郊区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中国农业的迅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1 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津南区是天津市的环城四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四季明显。津南区面积约为387.84万 hm2,耕地面积1.47 万hm2,人口63万,有咸水沽、双港、八里台、小站、葛沽、辛庄、北闸口和双桥河8个镇区。津南区距离市中心12 km,距离火车站27 km,距离天津港30 km,距离滨海国际机场20 km,多条高速公路纵贯津南区。津南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了连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主要道路,也为国内外联系、南北方互通提供了有利条件。津南区正处于津滨城市总体发展的主轴上,是连接市中心地区和滨海新区的黄金走廊,具有良好的海陆空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目前,津南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正在快速发展,一批以特色水产养殖、旅游观光采摘、温室花卉种植等为主营业务的设施农业和园区农业相继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了津南区农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模式。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落户津南区,也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资源集中到津南区,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高效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2015年底,津南区的主要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5家,带动农户18万户,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现税收1.3亿元,在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第一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批准建立。园区位于津南区八里台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园区规划面积586 hm2, 200 hm2核心区已初步建成,基本建成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带动能力持续提升。园区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示范辐射带动、农技人员培训、科技信息服务、农业生态旅游等功能。园区通过现代农业设施、先进的农业技术示范、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和观赏鱼养殖的生产和示范,形成了集文化性、科学性、艺术性为特点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风貌,為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同时,园区还提供了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形成了独特的园区经济发展新模式。
津南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1992年成立的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主要致力于传统品牌小站稻的开发研究和加工销售。依托中国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探索出一套产供销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站稻公司不仅被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被批准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十强企业。为实现多种经营形式并举,达到以副养主的目的,小站稻公司还建成投产了现代化虾饲料生产加工车间,专门生产营养全面的对虾配合饲料,实现了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endprint
还有名洋湖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在津南区小站镇,占地面积273.4 hm2,是近年来津南区建成的一个规模大、标准高、技术先进、涵盖范围广的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设施蔬菜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生态养殖区、葡萄酒生产区、水稻种植加工区、热带植物观光园、休闲垂钓区等,现已具备比较完善的高品质水稻种植、设施果蔬种植、休闲采摘与观光等功能,尤其是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对智能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這些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为津南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将会成为未来津南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津南区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的生产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阶段,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更多。
2.1 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制约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减少阻碍了津南区经济的发展。由于津南区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可以建立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土地日益减少,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也面临着征地拆迁,这样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而且使一些企业只能迁出或向周边地区发展建立种养殖基地。
2.2 产业化发展缺乏可靠的资金支持
目前,制约津南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现在的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本身的弱质性使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贷款发放方面非常慎重;二是因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使农业企业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者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
2.3 农村劳动力的综合能力整体偏低
虽然近几年津南区的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增收方式并不牢固,还没有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津南区城乡一体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转向了二、三产业发展,真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他们对于科学种植、养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各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因为农民综合能力还没有达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所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低,难以销售,而且人们想要的优质农产品还生产不出来,农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农民的合作组织管理不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弱,生产和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此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直接阻碍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4 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力较弱
津南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实力偏低,标准化农业建设项目整合难度大,不能统一建设标准,整合效果也不明显。津南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少、规模小、数量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规模化龙头企业群。目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标准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不断更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要求不断增强,津南区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装备水平还难以适应目前的需求,因此提升津南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3 大力发展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议
根据津南区“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的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津南区的优势和特色,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津南区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快速调整津南区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范围,增强农业的应急保障、休闲生态、科技示范等功能,提高津南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津南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把津南区建设成为津滨主轴上的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打造成为生态宜居宜游城区。
3.1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根据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促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互相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加快津南区城镇化建设,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增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还要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尤其要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科学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2 加大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而且还是弱势产业,政府要对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长期的支持政策,农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关于从事农业生产和具有示范辐射功能的经营活动给予优惠奖励政策的制度,对达到优惠条件的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补贴、财政拨款、贴息贷款、项目资金等形式加大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还可以设立奖励性专项资金,专门奖励做出优秀成绩的企业、种植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以此来增强其经营实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3.3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抓好龙头带动
积极创新家庭农场生产形式,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促使家庭农场实施科学管理、规范生产和品牌效应。鼓励农民承包农用地,整合农业设施,进行规模化生产,走上农业现代化、专业化道路。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农民成为新型的农业技术人才,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在农村合作社、企业基地与农户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利用有限的产业用地和自然资源,发展技术型都市型现代农业,并且继续加大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投入。利用国家级农业园区这个品牌,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依托,建立农业企业群,实行集体开发、连片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因为津南区土地资源有限,可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在津南区设立总部,在外地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津南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发展现状,达到外部拉动内部经济的目的。endprint
3.4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都市型现代农业从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向多样化、高品质、高效益发展,并突出强调有机农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性耕作与可持续发展。按照发展高产、优质、绿色农业的要求,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优化种植结构,出台扶持政策,强化指导培训等。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农业交流合作,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借鉴其他地区的管理经验,扩大津南区的优势农业品牌,调整优化津南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农产品需求理论,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花卉、反季节产品、园艺品等的多种需求。可以利用津南区的旅游资源,推广津南区葛沽萝卜、小站稻等名优农产品,推动津南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例如小站镇拥有小站练兵园、米立方游乐中心、名洋湖现代农业园等旅游资源,我们可以整合小站镇的这些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产生集聚效应,加快津南区休闲农业发展。
3.5 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
培养现代农业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各种科技培训,专家指导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化肥、农药的安全管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更多优质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基地和可追溯制度,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使消费者放心购买。例如天津津南国家农业园区与各大专院校都有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让各大专院校专家对津南区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只有通过提高津南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和农产品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推进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6 加快互联网发展,提供现代农业新途径
由于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方式也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途径。津南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可以通过淘宝、微信等互联网形式寻求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津南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提供网络服务。同时,通过建立有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买方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察到农产品的生长,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食用,企业生产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个电商平台销售出去。还可以使熟悉农业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农民成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的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平台促进生产与消费彼此融合。例如公司可通过所建的电商平台,实行会员制消费,由公司定期为会员配送蔬菜、猪肉和鸡鸭等上门,根据买家的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种植和养殖,不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能够使津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史亚军,邓蓉,黄映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毕美家.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制度研究——基于合作制的经济学与经验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洪银兴,刘志彪.三农现代化的现代途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江晶,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168-172.
[5]李瑾,巩前文.新形势下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44-50.
[6]单武雄.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314,318.
[7]杨应华.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295,298.
[8]李世栋,罗军.关于濮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5(4):42-44.
[9]黄冰煌.塔庄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44-46.
[10]胡跃高.中国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探索[C]//借鉴美国现代农业经验,建设东北农业.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11]曾艳.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04-308.
[12]于超.浅析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5(7):17-22.
[13]李翠红.漳州市龙文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314-315.
[14]李先敏,郑战江.攀枝花市仁和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302-303.
[15]张红.大连市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320-321.
[16]何成军,张全龙,黄秦.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西充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动力体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9):322-324.
[17]田荣伟,张响,田息根,等.长荡湖休闲渔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21,340.
[18]钱建农.以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91.
[19]肖欢.宁国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6):299-300.
[20]唐承吉.对昭平县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8):328,336.
[21]涂红霞,刘士烜.商水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9):327-328.
[22]王宾,宁立,李忠华,等.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产,2014(2):76-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