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11-03 02:03福建省军区门诊部350003魏金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托拉胃酸消化性

福建省军区门诊部(350003)魏金宝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漫长、周期性发作、节律性腹痛等特征,临床治疗中多施以控制胃酸分泌、黏膜保护药、抗菌药等治疗方法,本文以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部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门诊治疗的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48例,女30例,患者年龄在27岁~6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45.66±0.28)岁。患者以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幽门螺杆菌(Hp)和胃镜检查确诊,将患者按照药物治疗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对比无明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泮托拉唑40mg,2次/d,甲硝唑400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口服,2次/d;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晨餐前或空腹口服吞服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口服,2次/d;一个疗程通常为4周。

1.3 评价标准 治疗后的效果评定可以分为三种,①显效治疗:与治疗之前的临床表现做对比能够发现,通过观察胃镜可以看到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炎症仅为轻度,溃疡部分已经基本愈合。②有效治疗:这一类的患者表现为经过临床用药后,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大小约为治疗之前的50%左右,炎症减轻但仍有部分存在。③无效治疗:无效治疗是指胃、十二指肠的溃疡患者经过一系列临床药物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其溃疡面积无任何缩小甚至有加重的趋势,炎症也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3%(38/3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33/39),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发病机制中,胃酸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故而临床治疗中多使用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泮托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够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竞争H2受体,从而使壁细胞内cAMP7产生及胃酸分泌减少,并快速产生控制患者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的效果,进而产生阻滞胃酸分泌的效果,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在本次临床治疗实践中,泮托唑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奥美拉唑组,充分表明了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托拉胃酸消化性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