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小燕,许晓岚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州 841000)
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的应用
骆小燕,许晓岚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州 841000)
目的探讨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穿刺进针前即采用利多卡因先行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扩皮前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者因PICC置管引起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出现疼痛的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应用。
PICC;利多卡因;超声引导;疼痛
在长期静脉输液和化疗患者中,PICC这种静脉输液的途径可靠性比较高。在超声的引导下,采取塞丁格(Seldinger)的穿刺技术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但是置管的过程,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与紧张的心理,无法配合穿刺的工作,现代护理服务理念注重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操作的全过程当中,护士在操作中更关注患者的感受和舒适度。本次研究把96例在我院准备化疗需行PICC置入的肿瘤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了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作以下报道。
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穿刺进针前即采用利多卡因先行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在扩皮前麻醉。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2±2.64)岁。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1±2.84)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都在SiteRite5血管的超声引导下采取改良塞丁格的穿刺技术,4FrPICC穿刺套件生产于美国巴德公司。
对照组即非局麻组患者取平卧位,患者上臂外展九十度,进行超声扫描的定位,进行标记,按规范流程消毒,铺巾,再次使用血管超声仪定位,常规穿刺成功置入导丝后,在穿刺点皮内注射2%的利多卡因0.2 mL,使局部凸起成小皮丘,1~2分中后见刀背紧贴导丝,刀口朝上与皮肤垂直,然后将刀尖沿导丝角度20~30°刺入皮肤扩皮,进入深度约为3~5 mm,扩皮成功后放入插管鞘,其余方法按照规范操作步骤完成。
观察组除了初次标记定位,在PICC穿刺针进针前再次用带无菌保护套的血管超声仪探头进行置管血管精准定位,穿刺者带无菌手套做指压时痕迹,或在无菌探头血管清晰处,在安装导针架的中心部位保持轻压状态(可见良好的血管轮廓),左手持探头,右手持1 mL利多卡因注射器,将探头稍稍抬起,用0.2 mL2%利多卡因实时局部的麻醉,置入导丝以后与扩皮前停止麻醉,其他操作和对照组一样。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的次数与疼痛的程度,其中疼痛程度把患者接受静脉的穿刺时面部表情与感觉作为标准,同时根据马克盖尔法I2J把疼痛分成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患者无痛或是轻微的疼痛,也就是面部的表情没有变化,没有任何的反应,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或是无痛为轻度;患者皱眉与表情紧张,局部的穿刺疼痛感比较重为中度;患者存在缩回上肢抵抗的动作,呻吟,并且穿刺点的疼痛无法忍受为重度。疼痛的次数从置管的开始到结束穿刺包扎,患者主诉的疼痛次数。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患者PICC的置管疼痛程度对比[n(%)]
观察组一次疼痛次数患者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二次疼痛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ICC置管疼痛次数对比[n(%)]
在实施PIC C的置管时,通过解剖刀尖来扩皮与穿刺针的缓慢穿刺,都可以对穿刺点的周围皮肤感觉神经进行刺激,导致患者感到疼痛。在临床上,利多卡因最早用酰胺类局部的麻醉药,其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进行局部注射以后,组织的分布比较广,起效比较快,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药效。在PICC的穿刺置管过程中,需要采取2%利多卡因对穿刺针进针位置实施局部的麻醉,防止刺激到患者感觉神经而引起疼痛感,对神经纤维传导进行阻滞,实现微痛甚至于无痛置管。为降低静脉置管时患者疼痛感,需要经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提高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本次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占比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疼痛次数患者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二次疼痛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中,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配合度,可推广。
[1] 孙文彦,吴欣娟,王秀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的护士学习曲线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5-27.
[2] CampbellB.ArterialWaveforms:MonitoringChangesinConfiguration[J].Heartlung,1997,26(3):204-214.
[3] 诸荣妹,夏培南.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J].现代护理,2005,11(14):1112-l113.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9.58.0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