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焜
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周焜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2月05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6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大脑镰切开手术,对照组使用双侧入路,观察组实施单侧入路。观察两组操作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3.03±0.41)h、输血量(319.42±9.81)m l、住院时间(22.83±3.49)d,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P值小于0.05;观察组嗅神经损伤5.89%、精神障碍14.71%,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治疗方面,单侧入路大脑镰切开术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术中损伤。
手术;颅内血肿;双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上,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较为常见,通常予以手术治疗,双侧入路为传统术式,操作较为复杂[1],故单侧入路大脑镰切开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1.1 基线资料
从我院2015年12月05日至2017年2月10日的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此次研究,依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
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并同意纳入本研究。
对照组:34例患者男女之比为20:14,平均年龄(34.45±5.67)岁,最大69岁,最小24岁,受伤时间(2.89±1.04)h。
观察组:34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8:16,平均年龄(36.01±5.25)岁,最大71岁,最小25岁,受伤时间(2.93±0.96)h。
两组双额叶脑挫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各项资料相比而言,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单侧入路大脑镰切开术,参照CT诊断结果做半冠状切口,以血肿较大位置为入路,将血肿及挫裂伤清除后,部分患者因额叶切除颅内压会逐渐降低,若效果不佳则应及时打开侧裂池(对侧),以便于尽快降低颅内压,促使颅底及大脑镰充分暴露,于直视状态下,切开大脑镰,沿鸡冠进行,根据实际需要咬除鸡冠,并切开直至上矢状窦,避免脑脊液漏出,予以医用胶将硬膜破裂处封闭,同时彻底清除失活脑组织,止血,之后使用脑室镜检查遗漏情况,术中尽量保护嗅神经、大脑前动脉,尽量采取压迫止血法。
对照组予以双侧入路大脑镰切开手术,于双侧分别做切口,清除血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操作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的操作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操作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概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数据之间具有高度对比性。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结果可知,观察组操作时间(3.03±0.41)h、输血量(319.42±9.81)
m l、住院时间(22.83±3.49)d,相比对照组数据均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操作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发生概率分别为5.89%、14.71%,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发生概率(n,%)
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作为常见脑外伤,治疗以尽量减少机体损伤为基本原则。临床发现将脑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单侧清除后[2~3],额极出现的空间可将颅底及大脑镰充分暴露,此时可于直视下实施大脑镰切开手术。
当对侧血肿较小时,以往出于双侧入路损伤较大考虑,通常采取保守治疗,但单侧入路则可比避免此类问题,对挫伤脑组织予以清除,可达到平稳降压、避免中线结构位移等情况发生,还可预防大脑镰疝[4]。单侧入路大脑镰手术主要适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增加且水肿表现为范围扩大者、单侧血肿相对较大且对侧血肿小于十五毫升者、颅内压持续保持大于25mmHg者[5],而针对对侧血肿超过十五毫升或离中心线较远、血肿清除后仍出现肿胀、出血广泛等情况时应慎用单侧入路。
本文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操作时间(3.03±0.41)h、输血量(319.42±9.81)m l、住院时间(22.83±3.4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嗅神经损伤5.89%、精神障碍14.71%,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显然,观察组所用方法对机体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预后佳、痛苦小等优势,且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综上所述,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方面,单侧入路大脑镰切开术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术中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张士中.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81-82.
[2]梁照平.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7):79-80.
[3]袁海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58-60.
[4]刘俊超.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14-115.
[5]熊性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