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 江苏省高邮高新区创新发展纪实

2017-11-03 07:45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邮高新区江苏省

◎ 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 江苏省高邮高新区创新发展纪实

◎ 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邮高新区)位于史高邮市高邮湖畔。2013年9月4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高邮市属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设立新送桥镇。2013年11月,经高邮市委批准,送桥镇与2007年设置的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2014年4月,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更名为高邮湖西新区(包括送桥镇和菱塘回族乡),201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筹建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邮高新区下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驻人口约13万人。是国家生态镇、江苏省创新型乡镇、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2016年,高邮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6亿元,财政收入7.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05元,增幅和序时均居全市前列,己连续四年获得高邮市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两个优于”原则,立足“新产业、新城市、新模式”,紧扣“改革创新先试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居宜游宜创新城区”的定位,聚焦高端、聚力创新,打造科技新区,建设智慧新城。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四个较快增长、四个大幅提升”,即: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工业开票销售超2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万元,均实现较快增长;创新能力、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

2017年,高新区紧扣“聚焦高端、聚力创新,奋力夺取高新区发展开门红”的主题,加压奋进,奋力实现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入库税收、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8%、15%、16.5%;财政总收入增长15%,三产增加值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主攻“三大重点”,积蓄产城融合发展后劲

以科技创新为孵化器。启动450亩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和孵化器建设,力促林禾科技创新园、豪纬科技产业综合体加速建成,建好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高邮分中心。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以上,引进“双创”团队3个、高层次人才6名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积极推进“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确保全年新增扬州市级以上“三站三中心”5家。持续推进品牌创建、专利导航,新增省级品牌5个、扬州市级品牌10个,申请专利750件。

以项目建设为加速器。深入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其中10亿元项目不少于3个;新开工重大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竣工重大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以产业提升为牵引器。编制完善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绿色照明灯具企业从灯具制造供应商转向城市照明景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电线电缆产业主攻“专精特新”,太阳能光伏产业走向高端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引领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推进T形旅游带开发建设。

二、瞄准“三大板块”,提升产城融合发展质态。瞄准交通板块,昭显顺畅之韵

按照“通达、通畅、通联”的要求,建设高新区至S611、至S244连接扬子江北路的快捷通道、灯城大道、天山大道等域内“十大交通工程”。

瞄准新城板块,彰显宜居之韵。高起点编制光明科技小镇和智慧新城发展规划,聚力新城建设,实施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和高新区会展中心、高中档住宅区、安置房二期、林禾大厦等新城建设“十大工程”。

瞄准生态板块,凸显绿色之韵。紧紧抓住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战略机遇,抓实移步易景生态长廊、状元湖水面扩容、乔家尖滨湖生态休闲度假半岛等生态“十大行动”。

三、落实“三个服务”,筑牢产城融合发展基础。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重点提供“三式服务”,即“管家式”服务,优化专职帮办队伍,为企业、项目所需审批手续提供一条龙、全天候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十政务服务”思维,创建人才科技网络服务平台,使之成为“传播政策的公开平台、政府服务的集聚平台、企业诉求的帮办平台”。

搭好服务群众“连心桥”。重点办好初级中学、双语幼儿园、高新区人民医院等惠民“十件实事”。

撑好服务基层“保护伞”。促进社会管理向基层覆盖,持续推进“有理大家评”活动,完善律师信访代理员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管控,将矛盾控制在源头、消除在萌芽、处置在未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巡防力量,农村技防入户率70%以上,努力做到打击犯罪有力、维护稳定有序、社会控制有度、应急处置有效。

四、建成“三个平台”,增强产城融合发展动能

搭建“政企”平台。密切跟踪央企国企、中国百强企业,寻求与“中字头”、“国字头”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敲定1-2家大型央企国企作为重要合作伙伴,通过PPP模式,对区域资源全面梳理、整体打包、联合开发,保障新城建设、旅游开发的序时、品质和可持续性。

搭建“政银”平台。启动金融街区建设,力促中国工商银行扬州分行、江苏银行扬州分行等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不低于5亿元产业投资基金、不少于15亿元城市发展基金,建立并运营好5亿元企业风险基金。

搭建“政智”平台。加快武汉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高邮分中心建设,强化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建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行企业化、市场化、实体化运作,搭建科技桥梁,推动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高邮高新区江苏省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好歌好酒好高邮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