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改革,日美经验帮不上

2017-11-02 07:25岳光
环球时报 2017-11-02
关键词:货运高铁债务

岳光

最近,《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署名文章《与日本旧国铁相似的中国现实》,含蓄暗示中国高铁建设导致的债务增加,压迫企业经营,最终恐怕要走日本高铁的老路。同时,国内对此也有议论称,中国铁路与美国等西方工业国相比效率低下,应加快市场化改革,减轻债务、提高效率。

客观地讲,中日铁路的债务问题的本质恐怕不可比。今天,全中国高铁里程达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平均每年建2400公里,这几乎和目前日本新干线总长相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这么大规模的建设,是“铁老大”拍脑门的决策吗?债务能否按期偿还?

根据铁路部门公开资料推算,去年15亿人次乘高铁的平均旅行距离约1000公里,按每人400元计算,则去年高铁年客运收入约为6000亿,以静态方法计算(忽略利息增加与收入增加部分),占“铁总”目前负债额(约4.8万亿)的12.5%,10年内收回投资问题不大。报道说铁路部门固定资产有约7.3万亿,其实如果算上附属设施特别是保有的土地资产的话,铁路部门的资产远高于这个数。所以,“巨额债务”不应是主要问题,尤其和日本新干线民营化前的“选票引导投资”造成的巨额债务起因根本不同。

其次,中国人8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未来10年间,预计人均收入还要增长约1.9倍。近年来旅游热席卷全国,笔者有亲身感受,长春至延吉高铁一天20多趟,实际上座率超80%,青年人尤其多,黄金时段的票网上预约都有紧张感。高铁带动沿途中小城市发展,站前开发带动城市再开发,观光、经商者自由、快速流动,推动土地商业价值提升,让默默无闻的小城变得生机勃勃。有特色的地方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它们目前分布在边远地区,等人们蜂拥而至时再建铁路,恐怕那时的投资要比现在高得多。

铁路货运效率方面,主张美国铁路网效率高的论据是,美国铁路承担了货运总量的49%,而中国却不断下降,去年仅为17%。铁路目前的货运模式、理念落后于时代是事实,但衡量中国铁路效率不宜完全照搬美国模式。比如,中国100万人口级的大城市有140座,大多分布在东中部约45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这里面还有6座超1000万人口级的超大城市。如此密集的大型、超大型城市群间,公路的便捷性肯定超铁路。而美国100万人口级的城市只有9座,超1000万人口级的城市只有一座,却分布在非常广阔的区域,自然铁路运输的优势就高于公路。

改革的大潮必将波及铁道系统,但改革的原点不能含糊。出行者关心什么问题,改革就涉及什么问题。比如,“安全、舒适、不贵、便捷”对出行者来说缺一不可,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国营”未尝不可,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市场化”也没意义。“铁总”自成立以来,向市场化方向做了不少努力,成绩应被认可。虽然铁路运营管理在人性化方面离百姓的期待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有些事情,想不到就不会做,想到了自然就有努力的动力,和机制并无太大的因果关系,只要认真、虚心听取来自社会各方的意见,相信“铁老大”不会辜负人民的期待。▲

(作者是旅日学者)

猜你喜欢
货运高铁债务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