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刘芳
目的:分析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试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同时实施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5个月后的各项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比较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后,发现能够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此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慢性病;血糖;血脂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也在逐渐加剧,老年人群数量的增加,导致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例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对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不仅仅损害了他们自身健康,同时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然而普通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足以达到患者想要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般采用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这种措施在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选取2016年2月一2017年4月我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同时对血糖、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试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50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在65-80之间。(3)患者需对治疗方案以及调查方案知情并且同意。(4)无心肺等疾病.(5)居住与本市或暂居于本市,以便于访问研究结果。排除标准:(1)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伴有精神疾病、意识不清晰以及不能积极配合的患者。(3)知情后不同意参加调查的患者。(4)运动系统受到损伤,不能正常进行运动。对照组50例,其中包括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3±8.7)。研究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8±8.8)。所有受试者均要了解调查的整个过程并签署同意书,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案,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正常规律进行运动。
1.2.2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并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运动干预。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运动,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患者身体不适。一般情况下,规定在餐后的一个小时后进行运动20分钟左右,每餐过后都进行运动,每周至少坚持四天,运动强度的大小可以凭借最大心率来判断,一般控制最大心率在170左右,为合适的范围。敢于实践为5个月[2]。
营养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的不同情况对营养物质进行合理的摄入,向患者家属普及各种食物的具体营养成分,让他们可以合理化的制定患者的饮食方案。干预时间为5个月。
观察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并使用X2进行检验。
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各项血糖、血脂指标,均无计学意义(P>0.05)。经过5个月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分,±s)
HbAIc(%) FBG(mmol/L) P2h B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50 26.81±3.42 7.21±0.21 75.8±3.4 8.61±2.21 11.19±3.13 8.27±2.19对照组 50 28.1±3.12 6.21±0.13 8.42±2.19 7.66±2.15 11.42±2.30 9.76±3.06 T值 3.112 11.655 2.248 12.1025 2.2412 13.39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分,±s) mmol/l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分,±s) mmol/l
组别 例数 TG HDL LD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50 1.78±0.39 1.34±0.30 1.11±0.23 1.46±0.33 2.60±0.15 1.35±0.20对照组 50 1.89±0.40 1.66±0.29 1.09±0.37 1.23±0.28 2.68±0.22 1.78±0.17 T值 1.132 13.363 2.101 15.214 3.135 13.1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人体内血糖、血脂的各项指标如果代谢异常,会对老年慢性病的病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也就成了我国人民不得不面对的情况,老年慢性疾病也随之逐渐增多,这引起了临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3]。血脂代谢异常,会对人体内许多器官造成不小的损害,血管上的脂质积累的过多,血管会发生硬化,这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果过多积累在肝脏上,会造成肝功能衰竭,不能正常工作。当然,血糖异常也不例外,同样会对各个器官造成损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就和血糖异常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维持血糖、血脂水平的正常对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情况受多种机制影响,例如运动情况、饮食方式等,也就是说,仅仅凭借药物的治疗难以获得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手段的配合。
综上所述,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血糖和血脂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糖代谢[4],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老年护理院)
[1]毛晶晶.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2(16):120-121.
[2]文显萍.运动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10(33):087-088.
[3]陈建平.慢性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受营养宣教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7(2):108-109.
[4]杨晓美.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