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征 赵新芳 边文贵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韩国征 赵新芳 边文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至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我们予以传统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我们则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人数为55人,而对照组则为42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继而出血和官腔内血栓形成,而引发管腔闭塞。少数情况下粥样斑块内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也可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当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时可引发心肌坏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综合征[1]。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西医主张急诊PCI、溶栓等治疗,随着传统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得到迅猛发展,今我们通过对120例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至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并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9-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6±2.24岁,病程4-24h,平均病程5.12±0.87h,既往史中合并高血压者21例,冠心病史者28例,糖尿病者1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5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94±2.32岁,病程5-23h,平均病程5.28±0.84h既往史中合并高血压者19例,冠心病史者31例,糖尿病者1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并发严重器质性损害、肝肾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既往史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两组患者我们均予以心内科重症监护护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照组我们予以西医西药的治疗方式即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及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而观察组我们则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通过病史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运用中医辨证对患者进行症型分类,再予以针对性的方剂治疗,其中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痰浊癖阻、气滞血癖、胸阳不振、气阴两虚四型,主要治疗方法有痰浊癖阻型予以温胆汤合桃仁红花煎、气滞血癖型予以血府逐癖汤、胸阳不振型予以宣阳散结方桂枝、瓜萎、制附子、燕白、三七、甘草等、气阴两虚型予以生脉散等加减治疗。所有方剂均温水煎取药液400ml,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早中晚温服,连续服用7天。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死亡4个标准,其中显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提示ST段回落至正常水平,且肌钙蛋白降至正常;有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仍感轻微胸痛,偶有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心电图提示ST段已有回落,但未至正常水平,肌钙蛋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无效的评价标准为:患者胸痛及呼吸困难无明显缓解,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未见明显改变;死亡:死亡。调查各组在各疗效的人数并进行统计,总有效人数为显效人数与有效人数之和。
采用SPSS17.0处理实验数据,对于计量资料我们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我们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人数为55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人数42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在护理效果上的对比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现在研究表明危险因素一般认为可能与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遗传因素等,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是心肌梗死一级预防的重点。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中医学观点认为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本虚标实,而对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辨证再而确定症型,针对性地予以方剂治疗可以达到固护补益正气,活血通脉,通腑降浊并举的治疗效果[2],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还有防止梗死扩展、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改善心脏重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二科)
[1]李欣.通心络胶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189-1190.
[2]李东升.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3:179-181.
[3]韩德胜,李春利.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