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017-11-01 09:15张亚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后进生小学生情境

小学语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教育学生“识字与写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1]语文还是学习其它学科工具,不论数学还是科学都以汉字形式呈现,小学生需要读题目、读要求、读说明,而汉字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无论从语文学科素养角度来看,还是从其它学科学习角度来看,小学语文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语文学习如果跟不上、不重视、学不会将会导致连锁反应,可能致使小学生所有学科学习都出现问题。

一、语文学习后进生界定及其表现

(1)语文学习后进生的概念

语文学习后进生是指语文成绩不理想,无法及时、高效掌握语文老师教授知识。语文后进生之所以学的较差,有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有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但他们的学习语文态度不端正,不喜欢学习语文。

(2)语文学习后进生之表现

①学习目标缺失。学习目标是指语文学习期望,适当的目标会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成绩。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发展区,才能够逐步推进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这个过程就像建筑工地上搭脚手架一样。[2]部分后小学语文进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属于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型学生。老师让他们学习语文他们就学,至于为什么学习语文、怎样学习语文及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则从来不考虑。所以,小学语文后进生要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或者老师帮助提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从小大,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学习目标不断推进后进生学习语文。

②学习过程散漫。语文学习是一门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等过程获取、积累、鉴赏与评价学科。因此,小学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大量参与学习过程,不断从教师讲授或者其它教学资源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知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心不在焉,自由散漫,不主动地学习、积累与整合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主动学习知识的后果就是思维活跃度低、知识面很窄、知识不够深入。

③学习结果不良。语文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具体来说,小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识字、说话等能力提高,并能运用语文能力获取文字材料信息、运用文字材料信息、解决材料所提出问题等。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还能够阅读材料,感受材料,欣赏材料及产生自己的想法。小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反映了他们的审题能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者从素材中获得感悟则反映其创新能力。对于小学语文学习后进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知识、技术和能力,既能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又有利促进其它学科进步。

④学习习惯很差。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模式的反映,经过长期学习过程逐步形成学习语文的定势思维。优越的语文学习能力往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则形成较差学习习惯。语文后进生普遍学习习惯不良,如表现为听课不认真、上课左顾右盼等不良行为;不按照老师要求大声朗读或者小声阅读、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读或者写、写字太快或者太潦草等学习习惯;没有在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明白的问题未及时找老师解决等巩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长远学习语文知识十分不利,导致其语文水平与他人差距越来越大。

二、语文学习后进生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语文后进生影响因素包括两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缺失、语文学习能力缺乏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由8部分组成,如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等等,对于不同的人他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智能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偏弱。[3]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态度、动机、兴趣等,如每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不同,有的觉得好玩,有的则基于讨家长欢喜,有的则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等等。每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尽相同,有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大,有的则一般或者不喜欢学习语文。

(2)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的儿童父母对其早期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面临着工作、家庭、父母等多重压力,故而其在亲子活动时间较少,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就更微乎其微了。绝大多数父母因其自身原因,既不具备教育孩子早期语文学习的常识和能力,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学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的观念决定了其行为的局限。因此,绝大多数家庭在孩子语文教育上由于自身能力、家长观念及客观条件等限制处于无效状态。

(3)学校原因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及习惯养成具有直接责任。对于学生而言,学校老师的师资水平、教学方式、心理期望及学习氛围等对小学生语文学习都有很大影响。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并非中文专业毕业,也未受过心理学和教育学教育,其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小学教学方法和规律都不了解,这样的老师就很难胜任小学语文教学。有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机械陈旧无法适应当前学生多元化、主体化需求。有的学校教学风气懒散、学习氛围淡薄,学生心思和精力没有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之间没有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学习,相互帮助提高语文成绩,而攀比吃穿用玩等外在东西。

三、语文学习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1)情感策略

部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讨父母欢心等。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和语文老师要采取情感策略,使学生转变语文学习观念。首先,语文老师要鼓励语文弱生。语文老师通过口头表扬、作业鼓励性评语、关心谈话等关心爱护学生,通过老师情感转化學生,使其逐渐喜欢上语文学习。其次,语文老师要提升课堂表现。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堂教学张力能感染学生,使其尊敬、喜欢老师,对老师的佩服会促使其爱上语文这一门学科。第三,学生学习兴趣包括内部兴趣和外部兴趣,对于外部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布置作业、语文知识比赛、排练情景剧、讲小故事、即兴演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唤醒和激发学生。endprint

(2)能力策略

部分小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欠缺,语文基础也很差,学校要采取措施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技巧,使其逐渐养成自己学习能力。首先,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将其分类。分类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学生学习特点、学生语文成绩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等。对于不同类学生,教师要分层实教,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学生方法不当或者基础不好而越拉越大,越学越长,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后支持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网络技术、课后活动、家庭作业等手段,使语文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得到照顾和辅导。[4]第三,同学之间的影响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同学们都在关注语文演讲,那么语文后进生也受到影响而参与。语文老师要利用同辈之间相互促进的效应,建立语文学习互助组、语文兴趣小组、语文微信互助群等,利用語文优秀生带动语文后进生学习,进而共同提高语文成绩。

(3)情境策略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素包括情境、合作、探究,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和构建者。[5]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不应该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应是教师帮助下建立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情境策略避免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弊端,更能够激发语文后进生学习语文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语言情境,如一篇文章的简单介绍、一节课的精彩导入等。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生活情境,如通过带领学生郊游而使学生感受自然、感悟美丽。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表演情境,如对于某一篇文章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喜欢投入。

四、小结

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对于小学语文学习,如果学生不喜欢、不会学或者学不会就会影响其它内容学习,也影响学生自身素养养成。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因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学校、家庭和学生要重视语文学习,根据问题采取有效手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技巧,取得优异的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帕提古丽·艾黑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赤子,2014,11(2):33-35.

[2]马建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6,29:11-15.

[3]时淑玲.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6:121.

[4]买丽艳木·买买提.怎么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考试周刊,2010,11(1):23-24.

[5]陈建基.以心理期待促进后进生转化[J].教育评论,2002,1:110-111.

张亚静,河北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进生小学生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