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习能力,并且他们在生活中,也养成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在当前这个大众文化融入到课堂的环境下,老师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由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的思想。作为一门以语言内容为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这个教学特点,老师也要给予足够的认识。
一、创设相应的情境
在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中,都离不开兴趣的引导,在课堂上如果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优秀的名篇,也可能让学生味同嚼蜡。所以老师应该将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到一处,联系相应的大众文化内容,营造出有趣的教学氛围。比如像表演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当然,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经典的文学篇章大都已经被搬上了影视舞台,所以老师既要结合大众文化背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在学习中,一些经典名篇早已搬上了影视剧、历史剧的舞台上,如果老师遵照现成的内容帮助学生展开情景表演,那么学生难以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老師应该借助戏剧的冲突,来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进行深入引导。比如在《鸿门宴》这篇文中,对于其中节奏紧张的桥段,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冲帐”等,老师不妨让学生进行表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存疑的地方进行形象化的勾勒,凭借樊哙一人之力,就能够冲入重兵把守的项羽大帐,关于司马迁的记载,并不是那么的令人信服,老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的模拟,了解记载上的情形是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帮助学生建立“探疑”的学习态度。同时,樊哙作为一介屠夫,怎么能在项羽这种大英雄的面前,说出“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话来的。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当下各种文化学习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电教的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得以丰富。电教手段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拓宽老师的教学路径,将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表达。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意境,传统教学方法里那种“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文化气氛的烘托,对于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已不再是单纯的字词学习,而是向学生思想进行深度挖掘的指路明灯,所以借助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融合气氛。
在教学中,老师使用电教手段时,也要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来进行分类,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在引入电教内容的时候,老师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在对《兰亭集序》这篇古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为了在课堂上强调出古人那种寄情山水的畅快心境,不妨利用投影技术,将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展示在大家面前,摆脱印刷字体所带来的局限性,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老师可以设置“滚动”的表现,并且可以借助音乐播放工具,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听觉体验,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这样对于文章的整体思想深度,学生能够展开进一步的挖掘。
三、注重观念的强调
高中生由于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他们在语文学习课堂上,可能会过多地关注那些技巧性的内容,而对相应的文化内容忽略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习观念做出强调,让学生明白文化思想才是构成语文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进行观念强调的过程中,老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文化接受思想,有个清楚的认识。由于最近几年网络文学的兴起,很多学生对一些怪诞的惊悚小说,或者是离奇的穿越搞怪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将语文教学和实际的生活练习起来,帮助学生在文化中,发现语文学习所蕴含的“真、善、美”来,让他们远离那些消极的内容,建立起语文学习的“大观念”。这个过程中,老师一方面可以推荐名篇佳作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像《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家》等内容,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观念,抵制不良书籍的诱惑;其次,在课下的时候,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大众文化进行积极的观察,并用日记、随笔的方式进行记录,加强语文学习观念的建设。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呈现了出来,这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出丰富的课堂学习情境,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赏析意识。
熊慧芳,山东平阴县第一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