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

2017-11-01 20:12周瘦鹃
新校园·阅读 2017年9期
关键词:赏菊落英刘先生

周瘦鹃

秋菊有佳色,

挹露掇其英。

这是晋代高士陶渊明诗中的名句,与“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同为千古所传诵,一方面也就使他成了一位热爱菊花的代表人物。后来民间奉他为九月花神,就为了他爱菊之故。

据说他所爱赏的一种菊花,名九华菊。他曾说秋菊盈目,而诗集中仅存九华之一名。此菊越中呼之为“大笑”,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及二寸四五分的,枝叶疏散,香也清胜,九月半开放,在白菊中推为第一。有一次,渊明因九月九日没有酒赏重阳,只枯坐在宅边菊花丛中,采了一大把菊花欣赏着。一会儿望见白衣人到,乃是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了,即便欣然就酌,而以菊花为下酒物,也足见他的闲情逸致了。记得一九五一年秋间公园开菊展,我也有盆菊和盆景参加。就中有一个盆景,以渊明为题材,用含蕊的黄色满天星,种在一只椭圆形的紫砂浅盆里,东面一角用细紫竹做成方眼的矮篱,安放一个广窑的老叟坐像,把卷看菊,作为陶渊明,标名“赏菊东篱”。一九五三年秋间,我又参加拙政园的菊展,在一个种着两棵小松的盆景里,再种了一株含苞未放的小黄菊,松下也安放了一个老叟的坐像,标名“松菊犹存”。这两个盆景,都借重他老人家作为题材,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我国之有菊花,历史最为悠久,算来已有二三千年了。

《礼记·月令》,曾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大概那时只有黄菊一种,不像现在这样十色五光,应有尽有。到了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中,曾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为了这一句,后人聚讼纷纭,以为菊花只会干,不会落,怎么说是落英?其实屈大夫并没有错,落,始也,落英就是说初开的花,色香味都好,确实可吃。

一般人都以为重阳可以赏菊,古人诗文中,也常有重阳赏菊的记载。然而据我的经验,每年逢到重阳节,往往无菊可赏,总要延迟到十月。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说,岭南气候不正常,他原以为菊花开时即重阳,因此在海南种菊九畹,不料到了仲冬方才开放,于是只得挨到十一月十五日,方置酒宴客,补作“重九会”。

明太祖朱元璋,曾有一首菊花诗:

百花发,我不发;

我若发,都骇煞。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就咏菊来说,那倒把菊花坚强的斗争精神,全都表达了出来。

明代名儒陆平泉初入史馆时,因事和同馆诸人去见宰相严嵩。大家争先恐后挤上前去献媚,陆却退让在后面,不屑和他们争竞。那时他恰见庭中陈列着许多盆菊,就冷冷地说道:

“诸君且从容一些,不要挤坏了陶渊明!”语中有刺,十分隽妙;大家听了,都面有愧色。

宋高宗时,宫廷中有一位善歌善舞的菊夫人,号“菊部头”,后来不知怎的,称病告归。太监陈源用厚礼聘请了去,把她留在西湖的别墅里,以供耳目之娱。有一天宫廷有歌舞,表演不称帝旨,提举官开礼启奏道:“这个非菊部头不可。”于是重新把菊夫人召了进去,从此不出。陈源伤感之余,几乎病倒。有人作了曲献给他,名《菊花新》,陈大喜,将田宅金帛相报。后来陈每听此曲,总是感动得落泪,不久就死了。“菊部头”三字,现在往往用作京剧名艺人的代名词。

古今来歌颂菊花的诗文词赋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我却单单欣赏宋末爱国者郑所南《铁函心史》中两首诗,真的是诗如其人,不同凡俗。一首是菊花歌,中有句云:“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一首是餐菊花歌,有:“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尘尘劫劫黄金身,永救婆娑众生苦”等句,意义深长,浑不辨是咏菊花还是咏他自己。晚节黄花,得了这位铁骨嶙峋的爱国者一唱三叹,更觉生色不少。

我藏有一张上海故名画家王一亭所画的册页,画中有黄菊盆栽,高高地供在竹架上,一老者坐在矮几旁,持螯饮酒,意态很为悠闲,真是一幅绝妙的持螯赏菊图。原来菊花开放时,正是秋高蟹肥的季节,旧时一般文人,往往要邀一二知友,邊看菊边吃蟹的。昔人小简中,如明代王伯谷寄孙汝师云:“江上黄花灿若金,蟹匡大于斗,山气日夕佳,树如沐,翠色满眼,顾安得与足下箕踞拍浮乎?”张孟雨与友乞菊云:“空斋如水,不点缀东篱秋色,彭泽笑人。乞移一二种,微香披座,落英可餐,当拉柴桑君持螯赏之也。”这里都是把菊花和蟹联系在一起的。

菊花中香气最可爱的,要算梨香菊,要是把手掌覆在花朵上嗅一嗅,就可闻到一种甜香,活像是天津的雅梨。据说最初发见时,还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不知由哪一个大官进贡于西太后。太后大为爱赏,后来赏了一本给南通张謇。张家的园丁偷偷地分种出卖,就流传出去,几乎到处都有了。花作白色,品种并不高贵,所可爱的,就是那一股雅梨般的甜香罢了。

在菊花时节,我怀念一位北京种菊的专家刘契园先生。他正在孜孜不倦地保存旧种,培养新种,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他又采用了短日照培植法,使菊花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开放;人家的菊花正在含蕊,而他的园地上已有一部分盆菊早就怒放了。

我与刘先生虽未识面,却是神交已久。他曾托苏州老诗人张松身前辈向我征诗,我胡诌了七绝两首寄去,有“松菊为朋心似月,悬知彭泽是前身。黄金万镒何须计,菊有黄花便不贫”等句。刘先生得诗之后,很为高兴,回信说倘有机会,要把他的菊种相报。我对于他老人家的种种名菊,早就心向往之了,只是从未见过,真是时切相思;如今听说要将菊种见赐,怎么不大喜过望呢?可是地北天南,寄递不便,只好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一九五六年夏苏州公园的花工濮根福同志,恰好到首都去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我就写了封信托他带去,向刘先生道候,并婉转地说我老是在想望他的“老圃秋容”。

大会结束后,濮同志回到苏州来了,说曾见过了刘老先生,并带来了菊种六十个,共三十种,分作两份:一份赠与苏州市园林管理处,一份是赠与我的。我拜领之下,欣喜已极,就托濮同志代为培植。刘先生还开了一个名单给我,有“碧蕊玲珑”“金凤含珠”“霜里婵娟”“杏花春雨”“天孙织锦”“银河长泻”“霓裳仙舞”“武陵春色”“紫龙卧雪”等等,都是富有诗意的名称。我一个个吟味着,又瞧着那六十个绿油油的脚芽,恨不得立刻看它们开出五色缤纷的好花来。经了濮同志几个月的辛苦培养,六十个芽全都发了叶,含了蕊,末了完全开放,真是丰富多彩,使小园中生色不少。我为了急于参加上海中山公园的菊展,就先取一本半开的黄菊,翻种在一只古铜的三元鼎里,加上一块英石,姿态入画,大书特书道:“北京来的客。”

刘先生不但是个艺菊专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虽已年逾古稀,却老而弥健,一面艺菊,一面赋诗,曾先后寄了两张诗笺给我,一诗一词,都以菊为题材。他那契园中的室名斋名,如“寒荣室”“守淡斋”“晚香移”“延龄馆”“寄傲轩”等,全都离不了菊,也足见他对于菊花的热爱。

刘先生艺菊,并不墨守成规,专重老种,每年还用人工传粉杂交,因此新奇的品种层出不穷,真是富于创造性的。他除了采用短日照培植法催使菊花早开外,还想利用原子能,曾赋诗言志云:

原子云何可示踪?

内含同位素相冲。

叶中放射添营养,

根外追肥易吸溶。

利用驱虫如喷药,

预期增产慰劳农。

我思推进秋华上,

一样更新喜改容。

我预祝他老人家成功。

(选自《花》,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菊落英刘先生
重逢
黑熊沟
旧事
雨中落樱
华宝山庄赏月橘
赏菊
父子间的硝烟
叹流年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