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
9月底,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小心翼翼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长达5年,没想到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在一天凌晨从床上掉到地上。朱阿姨抱不动老伴,只能打开手机通讯录求助,然而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的100多人,她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这句幽怨的话不知道刺痛了多少父母和远在天边的儿女。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通讯录里的父母”怎样养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可如今,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新闻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空巢老人的无助与无力,还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怕给孩子们添麻烦。费孝通先生曾经论及,与美国的“接力模式”相比,中国的养老可归为“反馈模式”,即亲代抚养子代、子代赡养亲代,这可概括为“养儿防老”。然而,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已属常态。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来说,侍奉父母确有难度,更遑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如何让“通讯录里的父母”安享晚年,成为全社会的一道考题。事实上,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养老视野完全可以更开阔,将养老命题融入更多元的养老模式之中,比如可施行“借力养老”,即借他人之力、技术之力、制度之力来养老。比如,目前,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尽管子女不在身边,但老人居家生活,一旦遇难题可向社区、机构伸手。这一模式的背景,就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青年报》也感叹道:“孩子只在通讯录里”这种无奈谁来纾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人远在他乡,应该做到“游必有方”。就目前来说,抚慰“空巢老人”之痛,依然需要子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然,社会也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很多新建小区都把兴建幼儿园放在重要位置,在规划和资金上给予保证。如果说兴建幼儿园体现的是“第一公里”,那么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则体现的是“最后一公里”。如果得到同样重视,又何至于“托老所难进社区”?这提醒我们的城市,有必要把建设颐养城市放在重要位置。
《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认为,如今,家庭已经不能完整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必须要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面对空巢老人,当然可以要求子女付出更多陪伴,但终究,解决问题的钥匙还在国家手里。关键在于公共政策的变化,比如,医保异地结算,鼓励、培植社会化养老的经验与模式,为养老机构设置税收优惠,建立社工人才培养的体系等等。
《河南日报》建议:解决通讯录上“咫尺天涯”的无奈,需要多方设法形成合力,比如社区推动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让“空巢老人”能24小时与物业联系,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部门为推动居家养老健全配套措施,让志愿者与居家保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或许是补齐“家庭养老”短板的有效方式。
父母已经为我们奉献了太多,社会也在努力改善,作为子女,我们也应当反思、反省、改变。别让父母躺在地上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