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胜兴+王振兴+李玮娟
摘 要:特色产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产业功能,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推广、示范、娱乐、健身等多项特色需求,以增进城市居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提高农民收益的农业经营形态。
关键词:特色业;农民;增收;长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64
1 特色产业的概念和功能
对特色产业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有5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学术界则是从21世纪初才开始关注此问题[1]。国内外学者重点对特色产业的概念界定、分类、功能、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1 长寿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类型
1.1.1 现代观光农业连片开发模式
主要有双龙镇、龙河镇万亩晚熟柑橘林基地;云集镇万亩夏橙林基地;邻封镇万亩沙田柚林基地;石堰镇水果种植基地(达4km2以上的有柚子,梨、李子等);江南街道枇杷种植基地(1.33km2),云台镇黄腊李种植基地(2km2)、清迈休闲山庄等在观光旅游的同时农民增收也显有成效。长寿区发展特色种植,在0.67km2以上的几乎遍及各镇街,基本实现了1镇1品,1村1特的格局。采用这种模式的占长寿区特色产业的25%。
1.1.2 帶动产业模式
主要是以农业休闲为平台,吸引消费者购买特色产业产品,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园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建设有60万只生态蛋鸡等项目,开发农畜产品加工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果汁加工、葡萄酒酿造、畜禽初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采用这种模式的也占25% 。
1.1.3 融合新农村建设模式
主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把休闲农业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如云台镇、邻封镇新农村示范街。采用这种模式的占10% 。
1.1.4 结合旅游模式
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瓜果采摘、休闲垂钓等体验农业。如紫耘花乡、菩提文乡、长寿柚乡、五华云乡等17个区级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观光采摘游、乡村文化休闲游等5条精品线路,采用这种模式的占40%以上,而且,已产生较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1.2 区位优势
长寿区区位优势突出,决定了长寿发展旅游的重要战略地位。渝长、长涪、长梁3条高速公路在长寿交汇,渝利、渝怀铁路以及渝万铁路开设长寿作为始发站与主城连接的通勤交通,实现长寿区与主城的快捷无缝连接,加快长寿融入主城步伐。长寿区旅游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必将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旅游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机遇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几项有关农业的一号文件,文件指出了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的要求。
2017年2月5日新华社发布了新世纪以来第1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文件全文共6个部分33条,从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优化、产业价值链拓展、科技创新驱动、农村发展基础夯实、农业农村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2 长寿区休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对策
根据上文分析,笔者从长寿区休闲农业自身发展入手,为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和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2.1 抓紧编制专项规划
目前,针对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现状,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以利其健康发展。建议农业主管部门编订休闲观光农业专项规划,对未来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发展给予空间布局规划,进行刚性指导,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2.2 加强行业包装服务
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初级农产品的包装指导,使初级产品转化为商品,提高其附加值。对其中的如观光旅游等户外运动的一些娱乐服务项目也要进行设计指导,拉长休闲观光农业中的产业链,增加经济新亮点。
2.3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和宽松的税收与信贷政策。在休闲观光农业的起步阶段,给予税收扶持。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示范作用大的乡镇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一些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增收明显的典型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2.4 着力打造特色精品
要十分注重对项目的策划和创意,不断提高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知名度,不断挖掘和激发游客的消费潜力和兴趣。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精品示范休闲观光农业样板,不断提升其品味和内涵。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前景广阔,魅力无穷的行业,是农村朝阳产业。山区发展休闲农业要立足“三农”优势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实现农户增收,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苗润连.北京昌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观——以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为例[J].北京农业,2014(2):2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