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翠林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30-02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一个班主任,如果被烦琐的事务牵住鼻子,工作往往会陷入一种被动无绪的状态。高明的班主任,往往会从千头万绪中寻找教育契机,借此引导和教育学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如何才能抓住教育契机?
一、教育契机的目的性要突出。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抓住教育契机,最关键的是抓住教育契机的目的性。只要目的性突出,教育的效果就会很理想。我在刚接手现在的班级时,发现学生行为习惯极差,独生子女的一些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不懂得互帮互助,我行我素,满脑子只有自己。比如,有同学的课本掉在地上,走到眼前可以抬腿跨过去甚至踩上去,也不会给捡起来,更别说随手捡纸花了。鉴于单纯的说教不甚奏效,我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要抓住一个典型的契机来教育学生。一天早晨,我在带领学生晨读的时候,班里个子最小的女生走进来了,哼呀嗨喓的拎着大书包,这时只见他的同桌、一个比他高不了几厘米的男孩子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接过王彤的书包,帮他放在座位上,并且把椅子拖出来摆正。我眼前一亮,立刻想到要用这件小事来教育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举动进行表扬,教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我思前想后,最终决定从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这个方面来讲述这个小故事。目的性一旦明确,我立刻眼前一亮,一个教育契机便摆在了面前。我停下了晨读,问孩子们:“刚才谁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只有两个同学能略说一二,我又请小女生自己说了一遍经过。然后,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应聘故事——捡纸花。并且请同学们从这件小事中分析一下,对比自己,你有什么发现?你想说点什么?第一,做这些帮助他人的事情时,这位同学极其自然,这表明他的发自肺腑的、自愿的去帮助同学,对比平时我们很多同学看到纸花不捡、看到同学掉了书本、衣服也不捡,满脑子只有自己,从来不知道帮助别人,这就是所谓的细节体现素质;第二,細节决定成败。不要轻视他这个简单的举动,我们不能轻视细节,因为它决定你的成败。这些话说完,有的孩子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二、教育契机的效果性要放大。教育契机,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必须紧紧地抓牢它,使其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小题要大作,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树立一个方面的典范,大力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有参照的目标。比如,上面讲到的那个案例,我就有意识地放大了它的效果性。在家长会上,我特意的又把整件事情描述了一遍,可以很分明看出,家长们不是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意的笑声里体现出了对孩子这一举动的赞赏。我接着把班里一些孩子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不懂得助人为乐的行为又简单说了说,家长们在家中也不难发现孩子再大人的团团包围之下,满眼只有自己了,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也引起了一定的反思。我想:教育的效果已经达到了。
再以后,班里陆陆续续的就有孩子懂得去帮助别人搬椅子、捡东西……逐渐的养成了一种基本的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
三、教育契机的思想性要延伸。对于教育契机的思想性而言,最重要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挖掘思想深处的根源,并以此根源为基础,不断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达到应有的目的。在一次数学课上,学习《可能性》这一部分知识,请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时小孙说:“每家一定有自己的卫生间”,小高说:“每个人每天一定吃三顿饭。”我瞬间感觉捕捉到了一个教育的契机,停顿一下,请孩子们判断:“这两句话正确吗?”如果我不停顿、不发问,孩子们会觉得这没问题,但是我的发问引发了一些孩子的思考,于是出现了:“不对,不一定吃三顿饭。”之类的意见。“是那些人不想吃三顿饭吗?”我再追问,有的孩子就开始根据自己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情节开始描述如何如何。得益于网络的便捷,我在网上搜索出一些图片和新闻报道:贵州偏远山区的小学生没有午饭可以吃、甚至辍学到砖窑打工、还有一些所谓的家只剩下残壁破瓦,还有战乱的非洲国家哪些骨瘦如柴的孩子……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一张张真实的图片,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开始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是这么安逸幸福!也开始学着思考:自己该珍惜什么?
四、教育契机的效能性要恒久。教育契机的效能性,不能昙花一现,只具有短暂的美丽。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强化它的效能性,使之恒久保鲜。当然,对教育契机的反复强化,一定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的基础上,开始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班级的事务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分担、合作完成。对于每次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班级增光添彩的同学都在家长微信群中、家长会上大力表扬,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的积极融入集体。
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时显而易见的,最为突出的是,学会了关爱他人。如小刘同学,最初曾因为同学一句话,把同学的耳朵划破,或者是故意打人。总是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东西,而从来不舍得付出或交换。渐渐的,他开始交往朋友,外出旅游回来还乐于和大家分享特产美食和旅途的快乐。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孩子们群策群力,家长们更是积极投入设计、布置,我们的教室变成了“绿色家园”、幸福的乐园!
善育,我们要把握住教育契机,突出它的目的性,放大它的效果性,延伸它的思想性,恒久它的效能性,从细节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处理好每一个教育细节,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中,班级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