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琪
在去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的新款“纹身”受到大家关注,一个个拔火罐印记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中医现在越来越成为国外炙手可热的神奇医术。中医文化不仅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甚至有很多外国留学生专门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要说中医在国外到底有多火?现在就带你一看究竟!
中医在日本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在日华人姜鹏指出,在日本,人们对于西医、汉方无所之争,各取所需,到药店买药自己不懂时,告诉店员自己哪里不好受,店员介绍哪种买哪种,从没有听说过西药汉药之分。
一位在日访问的北大学者在日期间感冒咽痛,去多家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个教授对她的行为表示惊讶,从包里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东西,说“我们日本人感冒咽痛发热都是吃葛根汤的!”
中医在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有70%的医生会向患者推荐针灸理疗,一年中连续12个月去接受针灸调理的患者,占到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10%,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机构都对针灸调理治疗给予补贴。
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20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其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更是提供研究生课程。
中医在美国
“从美国主流医学界一开始认为针灸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拨款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医的临床研究。中医在美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美国华盛顿中华医学研究所所长田小明教授谈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时,犹如谈论自己的儿女般深情。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越来越被主流医学界和民众认可,中医在美国已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医尤其是针灸在美国认可度很高。随着美国对中医针灸的肯定,目前全美50个州中已有44个州批准颁发针灸执照。上百所中医针灸学院也提供3至4年的职业培训,毕业后可授予学士或硕士学位。另外,针灸治疗也逐步被纳入美国医疗保险系统,其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
经常看中医的美国人Aron说到 :“很久以前,我对中医还一无所知。有一次我胃不舒服去看中医,医生就在我身上扎了针。我觉得很奇怪,明明是胃不舒服为什么在手上扎针呢,医生告诉我这是和‘气有关系。我说,哦好吧?在一到两次治疗之后我感觉好多了。”
中医在德国
德国的社保制度非常健全,普通看病情况下,一次诊金10欧元,还可以保证同一种病三个月之内免挂号费;去药房拿药,一律5欧元一次,剩余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但要是看中医,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看中医诊金一次要收70欧元,如果是初诊,诊费高达100欧元;医生开处方,另外收10欧元,一帖药一般也要10欧元。看中医还经常配合一些体格检查,单项都要20~30欧元。但病人往往愿意支付看西医的10倍以上的价格看中医。
中医在法国
法国在这一点上扮演了先锋角色,法国也因此被称为中医的“第二故乡”。 近30多年来,随着中法两国逐渐加强了在医学领域中的合作,中医针灸以及草药疗法在法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法国主流医学界将针灸与草药疗法定性为“软性医学”,政府为了鼓励与促进本国中医师在针灸治疗领域的研究,特別成立了“针灸专门委员会”。目前,法国的注册针灸师已经突破万人大关,针灸专业培训学校有10余所。
法国人认为,中医更加“人性化”,相比于西医冰冷的就诊体验而言,就诊中医可以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一对一地向大夫倾诉病痛,符合未来医学“人文关怀”的发展方向。
中医在西班牙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企业和外联署署长JordiBaiget与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签署《关于欧洲中医药发展和促进中心作事宜之框架作协议》,计划在巴塞罗那开设欧洲最大中医院。
中医在英国
英国与中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由于英国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药的传统,所以接受中药并不困难。在历史书里,可以看到亨利八世对草药的热爱,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草药师这个职业,是和医生不同的职业,也不归管理医生的部门管辖,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中医诊所现有3000多家,其中在伦敦就有1000多家。针灸医师7000多名,大小中药供应商40余家。在英国,中医药店工作机会不少,且该行业可以很吃香,职位主要是销售,招聘对象一般为经济类的毕业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