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运
“隐形辍学”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学校里随处可见的一种负面现象。
辍学之所以要隐形,是因为义务教育法不允许不读书的适龄儿童“隐于野”“隐于市”,那些不想读书又不想给家长添堵的主儿们,只好无奈地“隐于课堂”。
“隐于课堂”的学生还是不喜欢读书,这是因为读书对他们而言不仅不快乐,甚至是精神折磨。本来,“读书”与“折磨”“不乐”并没什么必然联系,但就是枯燥的课堂与沉重的学业负担把它俩搅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病毒”,在许许多多的校园里扩散,成为侵蚀学生人格、耗散教育资源的罪魁。
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对每一个孩子都抱有殷切的期望。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五彩梦;我更知道,所有的教师都想尽毕生之力托起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成为明天的太阳。在这些美好愿望的交汇处,能不能找到一架可以让学生通向快乐的天梯?
● 神话
上午第四节的化学课开始了,教室里很闷热,学生很疲倦。
班长喊了“起立”,有几个同学并没有响应,依然呼呼大睡。有些失落的曾老师直接打开了白板,PPT上突然传出了熟悉的音乐——“白龙马、蹄朝西……”当《西游记》主题曲淡出的时候,画外音响起:“那天,唐僧师徒四人突然感到浑身燥热,平时赶路从没有流过这么多汗,今天是怎么啦?焦躁的孙悟空,一个筋斗翻上云天,睁开火眼金睛一看,啊,他倒吸了一口凉气。”突兀地来这么一招,一下子拉直了全班学生的腰,连刚才正梦黄粱的几位,也睁开了惺忪的眼,紧紧地盯着前方。他们从没见过化学课上侃“西游”的。
“师父啊,八百里火焰山!”
“哎呀,那该咋办喽?”
“请铁扇公主。”下面有位学生递过来一句。
就在此时,PPT暂停了,曾老师没理睬下面那张嘴巴,而是自顾自地八卦:“唐僧啊,别怕,有人会有办法。”
“谁啊?”
“九(3)班,二组第三排的那位。”
也许是曾老师的目光直视了眼前的这位同学,也许是意境从怪诞空间突然回归到了现实,教室顿时一片欢腾,学生全笑了。
曾老师没有笑,“是啊,孙悟空是假的,铁扇公主也是假的,可是火焰山却是真的。”
“真的?在哪里?”
“新疆。”
“啊!”
“那绵延数百里的火焰山下,全是优质的无烟煤,这熊熊大火,也腾腾地燃烧了几百上千年了。”
在学生急切的关注下,白板又亮了,曾老师与PPT交替着“演出”,神话与化学在这里糅合着反复呈现,从“芭蕉扇”到O2,从CO2到“金箍棒”,从“碳炉”到氧化与还原……教室里紧张极了,但也热闹极了。
这个班是以留守子女为主的班级,因为任课教师请假,所以请曾老师来临时代课。班上的同学,以前从不知道孙悟空与化学还有关系,更没有想过世界上还真有火焰山,并可以走近它。
“煤的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这种反应是能被控制的。谁来控制未来的火焰山?我相信是你们!用什么来控制?不是孙悟空,也不是芭蕉扇,而是化学原理。”
教室里再没有笑声,但所有的眼球都在曾老师的注视下集合了,颗颗都是那么晶莹。
曾老师发现,这节将“火焰山”与氧化反应整合起来的课,竟然上得这样顺利,不仅激起了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 整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注意
确切地说,这节课并不十分理想,但从中我也得到了启发,那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学生喜欢的神话,即使在枯燥的课堂上,也能找到通向快乐的天梯。
在教研会上,曾老师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注意力还是知识的三维目标?我以为是前者。当学生们的注意力没有被关注时,一切教学目标都是不现实的。只有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学的某一环节,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才会成为可能。”
我赞同她的意见。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都具有三类目标:一是完成教学进度;一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还有一类就是教师发展自己。哪一类应该摆在第一位?这已经不是太热的话题。虽然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还坚守着“以本(课本)为本”,但是,被国家行政力量推动的“以人为本”的改革浪潮,早已淹没了那点不太自信的坚守。何况,那个“本本”理念确实已经过时。
仔细咀嚼“以人为本”这句话,发现它还可以派生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一切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种派生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可以被当成指导教学的具体原则,成为检验好课堂的试金石。例如,就曾老师的这节课,如果学生们都不听,都睡着了,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在学生身上落实。
众所周知,我国的小学与初中实行的是义务教育。什么叫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就是免费教育。换句话说,适龄儿童只要来读书,不用付学费,即使你没有读书意愿,也必须接受国家的九年教育!
这就是强制。在这个强制下,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被赶进了学校围墙,剩下的,就看教师怎样来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将兴趣凝聚起来,一起指向课程学习。
显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工作!而教师便不折不扣地成了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这里的“专业技术”,首先不是人们想象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一种实践层面的“课程引导技术”和“课程学习的组织技术”。当聚焦这个“引导”与“组织”时,我们突然发现,它们原来都与“学生的注意”相关。因为,没有这种特殊的技术,你根本就不能有效组织这群意愿不同、兴趣各异的孩子走进课堂,并一起去关注你执教的学科,更谈不上如何将眼下的新课改导向深入,担当起全面推进教育均衡的历史使命。
揣着这套山寨理论,回望教育现实,就不难发现,“教师”这一概念的内涵,无论是“授业”还是“解惑”,都似乎没有直接指向眼下基层教师的第一要务。所以,课程整合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怎样关注学生的注意,就显得异常重要和紧迫。
截下几十年前的任何一个教学片段来观看,我们会发现,那时的教师面对的不是强制而来的学生,而是以“愿意学”为尺度选拔出来的单色“精英”。
然而,当世界悄然站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门槛上时,精英教育过时了。凸显出来的均衡教育,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即时呈现的学习情感,而且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从传统学校走出来的教师,如果平日里没有关注专业化的与时俱进,他们又怎能适应这种“一个也不能少”的均衡教育?怎能适应这种以培养学生“课感”為核心的课程教学?正因为不适应,所以才有大批教师被边缘化,才有许多“学有困难的学生”滞留学校。这两“有”在校园邂逅,不仅制约了办学效率,甚至歧化为内耗,催生了许多令人扼腕的负面新闻。
毋庸讳言,许多学生都不是自愿来读书的。被强制来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期内都心向教师,亲近教师,且爱你的学科呢?常言道,只有亲师方能信道。要让学生亲师,教师首先要践行“师亲”,依靠信息技术支撑的课程整合与学生“套近乎”,用“微课”,用“兴趣点上的视频”抓住他们的注意,然后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