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君
美国知名教学设计专家D.H.乔纳森把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获得同一性的解决方法。而劣构问题通常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不易操作,而且包括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求解方法是必要的,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哪种解决方法最为合适等。
近些年,我在知识建构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模型时发现,劣构问题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及培养同理心等方面的确发挥着优势作用。
劣构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于讨论的劣构问题始终对应着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动机投入和价值感上与以往的泛泛讨论是不同的,他们的热情更高,交流讨论活动更持久。相比于那些通过看课本或百度搜索就可以找到确切答案的良构问题,劣构问题的确更能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并有针对性地对劣构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讨论。这一点在我校近些年尝试做知识建构项目教学实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知识建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学习交流活动。线上教学是借助“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在论坛上发帖提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由全班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回帖发言或评点,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线上交流学习共同体。这种线上学习方式与学生线下面对面的课堂交流以及科学观察实验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但并不是所有小组推出的问题都能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和进一步深度讨论。事实证明,那些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并能不断深入讨论下去的问题,往往都符合“劣构问题”的特征。它们更贴近真实生活,难度适宜,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具有开放和发散性,能分解成多层次解答,或者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找到解决途径……
例如,在教科版科学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线上交流课中,两个小组在论坛上发出问题贴之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如下页图),主要原因就是第六小组关于“花朵为什么会枯萎”的问题更趋于简单的良构问题,经过简单推理或查阅资料就能解决,而前一个小组关于“为什么燕子要筑巢,而有的鸟不会筑巢”的问题涉及鸟的种类、习性等多层次知识和多角度分析,它的劣构性对学生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从而引发了热议。通过对劣构问题的层层深入讨论,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核心概念知识点,而且会拓展出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劣构问题的讨论解析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在分析解决“劣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和信息处理。例如,要思考收集、查询信息的方法途径,要考虑所需要信息有哪些限制,还有这个过程中相关网络信息的判断、鉴别和选择加工,以及在论坛讨论中如何更形象、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别人的观点、信息进行判断取舍等。经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思维训练”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组织语言等思维品质都会得到不断提升。
由于“劣构问题”的开放性和已知条件的少确定性,通常它都会牵涉到比较复杂的关系,学生的认知資源不可能一次性地处理全部的关系,而只能先在一个水平上考虑一些关系,形成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不断层层深入地追问探寻,使问题的空间随着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延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着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观点,由浅入深、由偏到全地持续改进、完善对问题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思维深度和灵活性的发展。
同时,伴随这些观点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系统性也会得到提升。这个过程中开展的讨论对话(包括课堂上和在线交流)所起的作用,不是单纯的知识再现或传授,而是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点,同时在尊重科学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补充信息,相互点评,或者赞成、支持有理有据的批驳陈述。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探讨、质疑、补充和澄清,学生的思维观点在尊重实证的基础上一次次得到“审辨”,得到更深入、全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搭建出对问题更全面、更系统深入的认识。
劣构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集体学习责任感”
知识建构学习过程是团体知识的发展过程,强调培养学生“集体学习责任感”。作为知识建构共同体的一员,学生合作承担学习探究的责任,为了推进认知的发展,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观点。对话中可以有辩论和批驳,但是要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要有说服力,要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并不急于得出结论性答案,而是推动大家进一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切身感受到同伴之间“同理心”的重要性,学生更容易打开思路,以开放的心态表达自我观点或接纳他人意见,学会对他人观点的尊重与客观评价。
同时,论坛中问题的“劣构性”有利于促进学生通力合作、集思广义来解决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的构成存在太多不可知的部分,例如,难以确定哪些规则和原理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难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需要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去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那么,要解决这样的“劣构问题”单纯依靠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它无法与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团体合作学习效益相比拟。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和视角,各个成员将自己的疑问、假设、事实证据、资料等在论坛中发表共享,同时也要学会如何与团队中的伙伴交流、讨论、质疑、澄清等。只有交流对比了多种不同的观点论据才更容易找到最佳解决途径和更科学的解释。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同理心”得以培养,“集体学习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形成,学生会切身体会到知识的获取和更新是通过大家集体智慧建构而成的,个人知识的增长有赖于团队成员的合作学习。
实践教学证明,“劣构问题”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等方面体现了它的优势。笔者相信这种优势并不只适用于知识建构教学,不论是线下课堂的交流还是线上课堂的讨论,只要涉及开展问题讨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借鉴“情境导向模型”中劣构问题的教学思想。有讨论价值的“劣构问题”会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诱因和动力,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