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为什么不可以久留

2017-10-30 09:04胡丹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入世西山

胡丹

摘 要:目前语文界对苏轼的《放鹤亭记》存在着误读和简单化约的倾向,认为文章体现了苏轼的隐居思想。然而暂且不说苏轼思想的宏博开放,出儒入道,浸染佛禅,即便是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逻辑上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这一矛盾入手,用三个主问题贯穿教学活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进苏轼作此文时复杂的内心。

关键词:鹤 西山 出世 入世 儒道

苏轼的《放鹤亭记》选自高中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由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写,是一篇非常值得探讨的散文。尤其《放鹤亭记》的结尾,苏轼为隐居的张天骥作了《招鹤》和《放鹤》歌。其中《招鹤》歌云:“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一句化用了《楚辞·招隐》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在《楚辞》中,山中的环境是“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般的森然恐怖,所以希望隐士离开让人魂悸魄动的山林,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而在《放鹤亭记》中,通过“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等句我们发现,在西山总是出现鹤飞翔舞动的身影,因此西山的生活应是飘逸洒脱、隐逸超凡、自由独立的,那么逻辑上的问题就出现了:西山的生活如此自由,为何“西山不可以久留呢”?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学生都曾问过这个问题,然而大部分解释都过于牵强,难以自圆其说。目前语文界对《招鹤》和《放鹤》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前一首言主人临风放鹤,望鹤而歌,重在歌咏仙鹤的清远闲放,自由自在,实际上也是在歌咏一种像仙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后一首言主人向晚招鹤,呼唤而歌,重在歌咏山人躬耕自食,素面真心。借山人呼唤仙鹤归来,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醉心山林的浓郁情怀;另一种认为东山为隐居之庐,谓隐居;西山谓入世为官,仕途维艰,吉凶难以预料。应及早猛醒,亡途而知返。

这两种观点结论一致,却是建立在对西山的矛盾性理解的前提上。第一种观点认为西山是逍遥生活的隐喻,这直接回避了《招鹤》诗中结尾的矛盾;第二种说法亦不当,因为《放鹤》歌中说鹤在西山的状态是“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因此,西山代表的应是一种飘逸洒脱、自由独立的生存境界,不能说西山代表仕途维艰。但是我们应该读出第二种说法背后的逻辑,就是试图阐释西山不可以久留的内在原因;而第一种说法虽然对西山做了正确的解释,却无法解释西山生活如此自由,却为何“西山不可以久留”。

要想理解这句话,避免陷入狗逐其尾的矛盾之中,教师必须全面理解本文中鹤和张山人的形象,在教学实践中,可用以下三个问题贯穿。

一、山人的两只鹤真的是飘逸自由的吗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容易从第一段和第三段中鹤的任意翱翔的浮光掠影中,看到鹤的飘逸和自由。然而,鹤真的是完全的自由吗?《庄子·逍遥游》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应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才是真正的“无所待”的自由。本文中,鹤虽可纵其所如,游于陂田,翔于云表,但是,通过“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句中的“放”字,以及《招鶴》歌的“招”字可以看出这两只鹤的不自由状态。因为无论是朝飞西山还是暮归东山,鹤的活动总是伴随着人的身影,而不是完全自主的行为,也不是道家所言的自由自在状态。因为在庄子看来即使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依然是有所持的,更何况是被放而飞,被招而归的仙鹤呢?

在文本的第一段说:“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鹤集中了“善飞”和“甚驯”这两个矛盾的特点。这告诉我们鹤形象的复杂性:善于飞翔却受到了驯服。所以在本文中鹤绝不是闲云野鹤,而是两只被驯养的家鹤。其实我们有时和鹤一样,有着飞翔的愿望,有着善飞的翅膀,然而何时我们又不是翅膀被剪去,成为善飞而不能飞,甚驯而熨帖的尘世中人呢?

《招鹤》歌云:“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很多学生认为这一段写了黄冠草履的隐士生活,这本身没有问题。但由此认为这反映了鹤的自由或是苏轼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则是明显的误读。因为张山人在东山过着隐居生活不代表东山就是隐居生活的代表,因为这是《招鹤》中人的生存状态而非鹤的生存状态,我们的分析应立足于鹤在东山的生存状态,能够体现这一状态的就是“其馀以汝饱”,这五个字恰恰表明鹤回归东山的根本原因——“食”。

所以无论鹤在外怎样自由自在,必然回归东山的原因恰恰就是要填饱肚子。和“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不同的是,《招鹤》诗中并没有渲染西山山林生活的险恶从而让鹤归来,这蕴含了更多的悲凉。因为从险恶的山林回来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心理的体现,而从快乐逍遥自由的山林中回到尘世却是为了填饱肚子。当然,能填饱儒家知识分子肚子的绝不仅是物质食量,更多的是儒家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责任和担当,是现实的土壤,是南怀瑾所言的粮食店。

二、张山人究竟是不是个隐士

可能有人会质疑,说西山的确代表着自由的生活,但东山却是张山人这样隐者生活的地方,建有隐者的亭子,为何却代表了和道家自由生活相对的儒家生活呢?这说明我们对张山人的身份存在着误解。

首先我们来看张山人迁往东山的原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张山人从县城到山林是被动迁移,而非主动追寻。“彭城大水”是一种隐喻:对于很多隐者来说,回归山林都因在尘世生活中遭遇了生命的大水。很多山林遁世之人的“隐”并不是思想上主动的超越,而是生活上被动的逃避。

其次,张山人与鹤的交集是“放鹤”和“招鹤”,“放”和“招”这个动作对于鹤而言是说鹤的不自由状态,对于山人而言,是说山人对鹤行为的控制。因此,山人并不是真正的超然外物,他是在驯养鹤而非放养,始终在控制鹤的生活。鹤在隐士那里的生活状态应是像“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应是类似于“云无心以出岫”的自在状态。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张山人所养的鹤和林逋所养的鹤,看看千古隐士所养之鹤的生存状态。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可见和暮招而归的鹤不同的是,林逋的鹤是主动入笼。

再次,文中第二段以酒写鹤,以“南面之君”写“山林遁世之人”的言外之意也值得探究。一是将问题拉向两极,引出南面之君即使面对清远的鹤都会亡国,而山林遁世之士即使面对荒惑败乱的酒都可“全齐真”;二是对人的忠告:若是真隐士则酒鹤无碍,而若不是隐士,或是名曰归隐实则难以忘怀,则会玩物丧志,贻害无穷。这算不算是对山人的忠告呢?

总之,这是一个看上去住在东山的隐逸之士,实则不是,所以才会出现“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的场景。一个官场中的郡守,带着宾客幕僚去问隐居的山人是否知道“隐居之乐”,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此外,文本中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总是拿南面之君和山林遁世作比较,这种不经意的比较,恰恰表明了他的目光始终没有从南面之君所代表的生活中脱离。

三、塑造鹤及张山人形象的意义

在教学中,《放鹤亭记》的核心问题是探讨苏轼是借鹤的生存状态还是借山人的生存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解析鹤或山人形象的目的仍是走进苏轼的内心。无论是从“《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还是苏轼回答别人对文章的诘难都可以看出他的所指:“或问东坡:‘云龙山人张天骥者,一无知村夫耳。公为作《放鹤亭记》,以比古隐者,又遗以诗,有‘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过矣。东坡笑曰:‘装铺席耳。”①这段对话说明两点,一是在当时都有很多人误会了《放鹤亭记》的旨意,二是苏东坡的话表明张天骥也好,鹤也好,只是“铺席”而已,无非是“浇心中之块垒”的“他人酒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鹤的形象还是山人的形象都无法代表道家所言的真正的隐者形象。表面看来,苏轼想要借助鹤的清远闲放抑或是张山人的隐居之乐表达对道家出世生活的向往;实质却是,他想要借助鹤表面清远飘逸而内在的不自由或是张山人形象的复杂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出世飘逸背后痛苦的执守,徘徊在儒道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应重点让学生感受这种矛盾和挣扎。

清代蒋士铨《临川梦》杂剧中有诗云:“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讽刺那些“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声名尽力夸”的假隐士。但读了苏轼的《放鹤亭记》后我却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本该徘徊于云中的鹤总也飞离不了宰相衙,这本身就是鹤的悲剧。因此这首诗也道出了想要出世而不得之人共同的命运。出世正如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所言,是疗治心灵伤口的“药店”,而入世才是“粮食店”。能够填饱鹤肚子的是粮食,而填饱儒家文人士大夫肚子的不只是物质食粮,还有精神食粮——士大夫的理想、担当和责任。由此看来,像苏轼这样飞去的“鹤”即使没有招鹤之人的召唤,必然也是向往精神的回归,回到尘世,回到儒家广阔的土地。那些表面的飘逸自由之人,诸如刘伶、阮籍,这些不守礼法的人表面上是浪漫的超越,骨子里仍是对礼法痛苦的执守。②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是苏轼思想的矛盾,也是苏轼的痛苦。

写作《放鹤亭记》正值苏轼的不惑之年,他不可能有完全的歸隐思想,因为即使是在被贬黄州时期,也没有放下自己身上的儒家担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好地概括了苏轼的复杂:“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③苏轼的天真让他以真性情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虽有王弗的屡次提醒,但仍不改其乐,而天真另一面就是试图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真正生活,却屡屡陷入理性和感性所认定生活的矛盾之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的无奈可能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宿命,即使是旷达的苏轼也难逃这个魔咒。

总之,虽然鹤飘逸的踪迹和意态翔舞于文本之中,文本背后更多的却是出世和入世、南面之君和山林遁世之士、儒与道、隐与归的矛盾。正如教材第三十七页单元提示所言:“文章表现了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实际上是内心苦闷的寄托。”苦闷、矛盾、痛苦、执守这些隐藏在文本罅隙的地方是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作为选修课最应该让学生探讨的地方。

{1}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刘德权、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 这种观点可以参考鲁迅的著名演讲《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 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 者:胡 丹,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教师,语文备课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硕连读,致力于高中语文文本解读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入世西山
题小园自种花椒树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小COOL龙(第四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西山公园
出入相宜天地宽
睡仙亭
观西山
中国入世15年
李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