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冠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办公性能以及数据安全方面都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网络可实现对大数据的计算,同样也可用于对指定单位进行计量,此种新的科技使人类摆脱了原始的计量与登记方法,实现便捷化、精准化的计量操作。文章将对计量业务管理系统的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计量业务;网络系统;计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1-0153-02
前言
计量是科学家对计算机的一种新的诠释,通过对实际测量标准的输入及精确,并转化为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形成一种虚拟的测量工具,结合网络的存储功能,实现对海量单位的测量。当前,计量业务主要用于办公,实现了人类对于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促进了业务网络高效快速的发展。
1 计量业务管理网络系统简介
1.1 完整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为简单实用。通过Windows NT网络系统进行运营,语言编辑采用PowerBuilder7.0,可转化为多种形态,且存储量大,操作便捷,便于操作者的灵活掌握[1]。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分析统计能力,除了对操作者所处环境的性质分析、工作内容校对、报告的检测、日期自动提示等外,还可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例如自动生成周检计划、对超期报告进行更正、形成催检通知以及网上邮寄等,功能齐全,可快速的适应市场需求。
1.2 子系统
整个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掌管的领域及自身性能都有所不同,实现了对电子网络区域化的分层管理。
(1)仪器收发管理系统。仪器收发管理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运作流程,其功能众多,主要包括:送检登记、发件确认、检定结束、现场检定、检出确认、取件确认、打印送检单、收费管理、打印交款通知以及超期未检器具的整理等,此外,近年来,研发的新一代仪器收发管理系统还增加了样品ID地址、现场检定仪器状态等功能。该系统可实现对样品的检测、管理,规范了收费流程,并实现了样品管理与检测证书交付的数据共享,减少样品信息录入的重复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ID管理技术的加入,使其操作更加便捷化,且样品的检测、收费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办公的透明化,规范化。此外,无论送检的样品有多少,其反馈给用户的数据单只有一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且更加的节省操作时间。(2)研究室管理子系统。此系统主要负责完成仪器收发系统的调度指令,选择检测仪器,编制仪器检定证书,并录入相关信息,最后进行鉴定费用的核算与划价。一旦检定所用的基础设备没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时,系统将不出具鉴定证书。由于送检的样品种类繁多,系统不具备对仪器的自动辨别的功能,因此检测人员可根据样品类别制定模板,保存于数据库中,当样品检定时,系统可依靠记忆功能自动调取与样品性质匹配的检定方案,然后进行证书的审核与签发,并对其数据进行存档保留。待检定工作全部结束后,检测人员通过网络将检定成果送至客户邮箱中。(3)收费管理子系统。此系统包括客户信息、检定人员信息、检定仪器信息、缴费明细、客流量统计、送检单位统计、预付费管理、账目管理、账单存储与备份、收银人员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且会随着管理的职能不同而不断扩充自身权益,除本职的资金管理外,还可介入其他系统的管理项目中,实现辅助功能。且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收款方式也随之不断完善,除常规的现金交易外,还支持预付款、支票付款、网上银行付款等。(4)业务管理子系统。此系统主要由基标准管理与仪器设备管理两大块组成,系统可随时浏览档案中的数据资料,并形成规范性的报表,确保其运作处于受控状态;为系统制定周期检查,实现系统内部安全运作,为确保设备能够定期完成送检任务,系统将会提前三十天报警备案,若设备检定未按周期要求进行,则系统会拒绝出具检定证书。此外,该系统不支持更改,一旦检定结果成立则直接传送至主管的邮箱中,且证书编排发生错误时,系统会自动检查,并自动生成新的证书,确保了检定成果与证书正本的一致性。(5)领导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信息存储与网上核实功能,实现对员工信息的管理,领导可通过查询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进展以及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分析客户的要求,掌握客户信息,实现对企业运作的宏观调控。(6)维护子系统。该系统可有效的将系统与风险进行隔绝,在系统投入正常使用后,帮助系统改善自身运作状态,延长系统使用寿命。且计量业务网络管理系统对安全性、保密性要求高,因此加强对系统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网络是一项区别于人脑的独立系统,仅靠人力去维护是远远不够的,网络运行时常遭到病毒侵蚀,其网路上存在许多人类肉眼无法检测到的问题,因此利用网络本身功能衍生出的维护系统,可更有效的实现对网路系统的安全防护。利用磁盘进行镜像备份,再制作一份数据备份,实现对系统的双重保险,杜绝局域网与数据网连接,设置登录密码,只为操作者提供权限范围内的资料信息,加强防火墙的安装,阻断病毒侵入的一切可能性。
1.3 系统运作分析
首先,系统对仪器的信息进行录入,数据管理人员输入仪器的单位信息、仪器型号等,系统会自动给出证书编号。证书编号是仪器检测的重要凭证,在接下来的一切活动里,系统始终以编号为准则对仪器进行鉴定。信息录入完毕后,系统会打印出三联单,并分别发至用戶及相关部门手中。其次,由检定人员根据检定证书的编号录入检定条件信息,例如检定费用、修理费用、是否出证等,内容经核实完毕后,检定员签字确认。再次,确认交款后的仪器可投入正规程序,由主任进行检查后签发证书,并由负责打印的部门将证书打印出来,而未付款的仪器需进行系统查询,客户需确认编号并交付完毕,才能进行证书的打印。最后,检定人员将检测完毕的仪器送回仪器发放室,并通过查询找出需要返还的仪器的证书编号,确保信息资料完整后办理交接手续,到此检定工作全部完成。
2 计量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endprint
2.1 功能
该系统主要依赖计算机进行运作,其数据传递速度快,且可实现资源共享,确保了网络内部信息数据的时效性,此外,该系统采用Word与Excel表格进行数据编辑整理,并具有强大的打印功能,可随时打印用户所需的各种资料。
2.2 特点
仪器从最初进行登记检查,再到证书审批等过程,都是在双方的协调下完成的,其运作必须经过双方的认可,以防止冲突发生;操作人员在进入系统后,其操作的每一步均以日志形式被载入与数据库内,实现了对操作过程的实施跟踪,必要时还可帮助操作人员调取记忆;证书的背版格式以word文档保存,使其应用更加的灵活,功能更加强大;密码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操作风险,还能够保护操作人员的隐私;因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存储与备份功能,因此可满足操作人员在权限内进行查询,且速度快,操作方便[2]。
3 计量业务管理网络系统在计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实现样品收发的网络微机化
传统的机器检定对网络系统的应用不强,各岗位都需要人力的监管,仪器收发前,工作人员按照送检器的数量规格进行分类,并一件一件地进行登记,客户在送检过程中手里往往攥着一大沓合同单,此种运作很容易导致单据丢失,同时也加剧了操作的繁琐程度。采用网上注册登记或预约的方法,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微机输入,减少填单过程中造成的错误,且更加利于管理。此外,仪器的检测报告中可配备条形码,不仅实现了国家认证,严谨检测过程,还能更加方便客户对仪器的识别与查询,两全其美。
3.2 确保计量管理的严谨
计量业务管理网络系统由检定科室、样品收发室、财务科室、业务科室以及质量保证科室在内的六个计量业务管理框架,由此形成了一条严谨的、全面的管理链条,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且又能在相互间形成制约。
例如登记处的等级信息不完备,即便样品已送至收发室,检定人员也无法调取到检定开据,后续工作将无法进行,而此时检定人员需要将被检样品的型号信息进行标记,并办理退返手续;再比如,条形码无法搜索到样品相关信息的,则样品的检定不成立,工作人员仍需将检定证书返还,并编排新的证书。各部门间需层层把关,相互监督,防止随意退返客户送检样品、或编排无效证书的行为,一旦发现问题,需要追究到个人头上,以树立起严谨的工作作风。
此外,重新送检的样品,需要由质量保证科室出具再检证明,其检定证书与报告也需要又该部门检定后才能完毕检定工作,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样品质量的把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计量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当加大对计量网络管理的研究,明确其内部结构,结合时代要求,实现性能的优化,从而促进我国计量检定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晏小林.计量业务管理网络系统在计量管理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83.
[2]王凱铮,王广成.提升网络业务管理系统助计量信息化建设[J].工业计量,2015,25(S2):61-63.
[3]张攀,张琳凤,王海涛.计算机技术在现代计量检定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