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高
摘 要:为承接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评级管理的新思路,有效落实网公司“3+1”系统运行创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南宁供电局的系统运行职能管理水平。文章通过针对供电局的调度工作相关评价体系的功能化需求,以及系统的评价系统开发及应用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供电局运行单位的调度工作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关键词:南宁供电局;工作调度;工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1-0142-02
通过依据“系统设计企业管理体系,统筹运用各种精益工具”的精益管理精神[1],将直接参与调度安全生产过程的变电、输电、配电(分局)等全部生产单位日常工作质量纳入调度运行评价管理中,重点推进调度管理提升和系统运行业务规范化,有效的弥补南网调度工作评价只对地区供电企业调度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1 调度工作评价系统功能性开发需求
1.1 系统开发目的性
调度工作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将供电局的具体电网运行还有单位调度的整体工作业务为主要发展主线,通过将相关工作内容贯彻落实[2],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评测为主要的评价内容,按照每一个运行单位的整体工作以及相应指标的确切完成情况,从而有效的利用多元化、多角度的原则,在工作的开展中对工作完成的相关过程,以及针对结果展开相应的评价,随时对各个系统的单位生产管理问题所在进行不断的查找,以便能够查询到其中的关键性问题所在,针对其找出相应的问题改善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供电局的全网系统运行单位调度工作水平。
1.2 评价系统功能化结构
南宁供电局运行单位管理工作评价系统,应当具备诸多全面、综合、实效性的评价版块内容,其中涵盖了对于供电局运行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评价管理、对于地调的具体调度工作评价管理、对于相关评价标准的相应管理,还有一定的周期性评价管理,加之相应的调度工作具体评价管理信息统计,自动化的信息接受功能平台,除此之外,还具备了一定的上下级之间协调相应的评价体系接口功能性。
2 南宁供电局运行单位调度工作评价体系应用
2.1 符合地市供电局调度业务全方位管理提升
在原本的南宁供电局评价工作体系中,针对性的工作内容为往往过于重视总调以及中调性的业务工作,评价体系中所展开的工作评价体系对象往往是地调以及220kV或者以上的变电站,相对来讲缺乏针对性的地方供电局配电、输电以及地域110kV以下标准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随着对供电工作的整体管理需求标准精益化,因此针对原本的调度业务工作评价体系中所缺失的,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补充(如表1所示)。从而有效的依照工作评价体系中的开展工作需求,高度结合相关管理水平,有效的避免出现重复性评价现象,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基层工作的负担。
2.2 整合工作评价体系
通过有效结合当前南宁供电局的业务开展具体现状,在局属运行单位调度工作评价中,对“方式、调度、保护、通信、自动化”5个专业相关业务进行评价整合。首先完成对于相应的工作评价体系指标,针对所评价的相关工作完成实效性质量评价,之后将评价结果基于信息化平台反馈与评价负责工作人员。之后被评相应单位查看评价结果,是否存在异议。如果存在异议,可以即刻完成申诉,填写相应的意见反馈并且提供说明资料,之后交由评价工作人员处。再之后评价人员对于申诉的相关意见完成相应的审核,与被评价方达成统一的意见。
3 南宁供电局运行单位调度工作评价项目应用
3.1 构建特色化评价体系
通过对南宁供电局的所属单位的工作开展运行调度进行评价,借助门户通知、邮件发送等诸多方法,完成调度工作评价的相应工作流程,涵盖了对于工作完成度的相关评分,以及对工作的相关数据完成统计發布等诸多流程。基于特色化的调度工作评价体系尤为可行,有效的约束力各个运行单位在开展工作期间的诸多不规范行为。
3.2 细化职责明确分工
保证调度工作的运行职责能够有效落实,通过指导各个运行单位的各项配置,明确工作评价负责人员,从而构架领导实时监督工作完成情况,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组织性整体结构,有效的保证了相关信息能够实时有效的,得以传递至工作评价单位,很大程度的避免信息传达不及时而导致延误、错误评价的事件发生。
3.3 实现上级调度工作评价软着陆
通过将调度工作的首月评价相关结果报告,向各个运行单位给予公布具体的评价排名,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针对性的指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等。主要涵盖了如下几点:对于评级结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进而将主要的问题进行总结通报,之后完成相应的扣分,从而归属相对应的工作运行单位。根据评价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且依照问题存在给予整体问题管理,定期的进行观察,确保问题是否解决落实。在南宁供电地区的供电单位管理基层执行单位,主要包括管理队所、中心、供电分局等车间级的单位。电网以及该地区的公司调度工作主要的评价标准,是依照该工作评价体系中对于建议的一体化指导,细化本地的供电执行单位,完成A、B类指导建议书的工作细化,从而达到供电公司的具体要求。通过将针对南宁地区的工作指导内容着实相应的管理机制中,从而在本地的供电局管理调度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完成配套建设,落实系统性的工作评价指标,实现上级调度工作评价软着陆。
3.4 实现信息化评价体系提升整体效率
要想充分开展相应的工作调度评价,完成此项工作的主体以及所评价的相关内容,都需要不断的参与工作评价整体过程之中,评价双方依照相应的加分以及扣分项目,不断的进行评分结果的核对以及申诉,最终完成评价结构确认。在完成此项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一定的信息系统给予支持,必然会无法有效的实时完成评价,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并且无法保障信息的整体有效性。因此通过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评价体系,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体工作评价效率。
参考文献:
[1]孔剑锋.新环境下电力企业配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5):302-302.
[2]朱奕朗.探究调度运行方面的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5(16):262-262.
[3]黄珊珊.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