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人才培养研究

2017-10-30 08:49张宏雷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

张宏雷

摘 要: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成败决定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学生更是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人才资源。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从产学研合作办学、协同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高校教育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153-02

一、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现状

大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生涯中最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大学教育体系而言,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与科研技术、企业需求相脱节,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尤为突出。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创新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1.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单一,与科研发展脱节严重。目前,高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这与市场经济对独立职业人的要求相对立,高校教学的重点并不是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而是专注于教材和理论知識的灌输。即使是一些涉及到实验课程或者机房实践的教学学时,学生也只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不断消磨,高校教学效率不断降低。教学与科研本应该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科研实践的目的,同时科研过程也是丰富高校教学手段的一种形式。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学中,科研与教学却是严重脱节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考试上,教师有指标,学生有需求,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内容上,对于实践和上机的课程自然不太上心。这就导致了科研实践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很难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

2.毕业生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与企业需求脱节严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必须不断改革现有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却非常单一,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导致很多学生害怕毕业,自信心不足。这与企业的需求严重不匹配,高校必须正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巨大挑战,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标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否则,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将会不断恶化,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应届生入职,基本都需要企业经过培训之后才能够上岗,大学课程设置已经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在现有的重智力、轻道德、轻实践的大环境下,很难培养出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差。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经常被提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企业在招聘应届生的过程中常常关注的地方。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学生利用学校或者自身的资源进行的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一种社会活动,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研,也可以是企业实习,主要的目的是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熟悉企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实现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尝试,通过企业实习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强化自身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是一个大的熔炉,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意识和执行力。但是,现行的大学生教育体制中,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的,高校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即使是通过自身的资源找到实习的单位,也很难保证专业的对口,社会实践的价值被大打折扣。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实现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各自投入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人才的输出和培养的目标。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教学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企业实践,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在学生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跟踪和反馈,了解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需求,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之后,完成实习体会,分析自身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等。合作教育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高校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2.提高学生毕业质量,拓宽就业渠道。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将学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连接起来,三位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参观企业生产和运营现场,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重要品质之一,大学相对轻松和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创造力。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一名学生的思维高度,是学生可塑性的内在表现,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最大束缚,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可以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创新,找到自身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发展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endprint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人才培养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形成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代的特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也就是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以及学校的资源。当然,这是一个新兴教育教学尝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诸多的困难,需要不断调整。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受益。

1.平衡三方关系,维护好产学合作的共同利益。产学合作教育是建立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一种共赢的实践模式,其利益也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平衡好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好产学合作的利益成果,对合作参与方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维护是决定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计划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一方受益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会导致产学合作的失败。因此,利益分配是一个长期的博弈的过程,需要随着合作办学的发展,不断改革利益分配制度,提高产学合作成效,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作为产学合作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

2.政府应加大对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扶持力度。如前文所述,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的保障,这个良好而稳定的环境就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需要通过创新来驱动发展。因此,必须深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科研创新效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搭建和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促进产学研之间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知识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对接和实践,提高科学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当然,在部分区域,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产学合作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地方政府通过补贴和宣传的方式,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实践基地,创建大学生产业园,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肥沃的土地资源。

3.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拓宽产学研协同创新渠道。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将知识技能转变成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学校既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参与实践的组织者,是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不断强化和拓宽产学研合作的渠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产学研合作,参与产學研合作。目前,一些大学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接收单位大多数是一些企业单位或者科研机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不大,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高校在组织实施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开展相关的产学研方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协同创新的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总结

大学生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乃至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必然的课题。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认识企业的平台。学生通过合作教育,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职业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当然,要使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参与各方的努力,即政府的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共享,以及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精诚合作,为学生搭建顺畅的实习通道,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高校教学成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24-27.

[2] 朱红霞,马晓霞.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44-45.

[3] 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102-106.[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