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流言成为常识(上)

2017-10-30 22:31夏塔君
航空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刺刀大刀苏军

夏塔君

1,不列颠空战的主要功臣是“喷火”战斗机?

一直以来,由于“喷火”战斗机知名度很高,关于不列颠空战的话题中常常提到“喷火”战斗机是英国人的救星,是不列颠之战的主要功臣。事实上“喷火”战斗机确实性能优异,即使作为对手的德军飞行员也对其评价甚高,而“飓风”战斗机作战性能难以与德军BF109E匹敌,因而交战双方谈及英国战斗机,话题基本都离不开大名鼎鼎的“喷火”。

不过不列颠空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其实是“飓风”。由于“喷火”量产较晚,当时英国皇家空军装备了32个中队的“飓风”,相应的只装备了19个中队的“喷火”。不列颠空战中英军宣布皇家空军击落德军飞机2739架,其中1593个战果归属于“飓风”战斗机,也就是说接近60%的空战成果由“飓风”取得。截击德军机群时,“飓风”与“喷火”彼此配合。优势互补,战斗力强大的“喷火”负责缠住护航的德国战斗机,“飓风”则趁虚而入猛打德军轰炸机与笨拙的双发战机,主要挑弱者下手也是“飓风”战果更多的重要原因。

2,抗战时期日军非常畏惧中国大刀队?

在无数影视作品的渲染下,观众会产生日本鬼子一见到中国大刀队就肝胆俱裂的错觉。最早从长城抗战时期29军大刀队破敌的捷报开始,大刀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被视为胜利的图腾,而脍炙人口的《大刀进行曲》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经历许多艺术作品“洗礼”之后,现代民众也普遍相信大刀是一种抗日利器,可以有效克制日军的刺刀,杀得日寇人头滚滚,令敌人心惊肉跳。

事实与此相去甚远。首先在正常情况下大刀很难匹敌刺刀,日军的军用枪刺术招式简单,实用性极强,目标为咽喉与胸腹,杀伤效果极其毒辣:而使用大刀需要长期训练,除了西北军等个别军队重视大刀战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与应用训练,其他使用大刀的军队只掌握一些简单的招式,难以发挥大刀威力。传说中克制刺刀的“无极刀法”,用刀背磕开戳来的刺刀,再反手劈下将来不及收枪的敌人砍个身首异处,乍一看天下无敌,实际上,民国时期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身板单薄,而日本士兵通常营养状态更好,实战中中国士兵的力气常常磕不开日军的刺刀,于是乎来不及躲闪就被敌人捅个透心凉。

除此之外,大刀对付火力贫弱士气低迷的敌人也许有用,对付火力强大凶悍顽强的日军就十分吃亏了,毕竟在实战中,肉搏之前通常是轻武器交火。大刀冲锋往往在半路上就被日军火力打了个七零八落,残存的大刀队冲到敌人近前也占不上什么便宜。国产抗战剧《战神》第一集就表现了这样的一幕:八路军战士抡起大片刀扑向敌人,近战之前就被日军火力扫倒一片,在砍倒少数几个敌人后就在日军的刺刀下全军覆没,这一描绘较为符合当时的实情。历史上除非日军士气不振或交战地形复杂,大刀队与日军的交战中少有胜绩。

因此,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刘汝明68军大刀队作战之后,抗战正面战场基本上见不到成建制的大刀冲锋了。说到底,军队大量使用大刀本质上是缺乏枪械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绝非克敌法宝。

3,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一40℃的严寒?

这是各国对于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的普遍认知——“冬将军”击败了纳粹使苏军侥幸获胜。许多人由此认为如果没有严寒袭击,莫斯科早已是德军囊中之物。

严寒的确是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实际情况与传说中有相当的差异。如果参看苏军与德军双方的气象温度记录,会发现在1941年12月5日苏军反攻之前莫斯科周围的温度从未低于20℃,乃至于低于一10℃的情况也十分罕见。到12月15日之前最低温度也没有低过-30℃。德军总参谋部曾向希特勒汇报莫斯科郊外气温在2小时内急剧降到-40℃导致德军大批冻死冻伤无法作战,这一说法并无依据支持,更像是德军将领们用来开脱责任的托词。而由于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因此被当做了“德军兵败真相”。

另外一个侧面的证明是德军在1941年11月死亡(阵亡、伤死、病死)36000人,12月死亡40198人,大大低于之前的1941年7月死亡63099人,8月死亡46066人,9月死亡51033人的损失数字,看来德军在“强烈严寒”之下死亡人数并无增加。

固然严寒是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御寒服装不足的德军在冰天雪地中日子肯定不好过,而且低温导致德军武器和车辆故障频发,也的确令德军战斗力大打折扣,但根本问题出在德军战线过长,补给不足与苏军防御准备充分上,严寒只是前两者问题总爆发的直接原因。

4,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以较小代价痛歼日本关东军?

国内关于诺门坎战役的资料主要来自苏联的战时宣传与日本军医草平的一本可信度有限的回忆录,其余网络与书刊上关于诺门坎战役的信息大多地摊感十足,对诺门坎战役考证详实的书籍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不可靠的记载大行其道,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诺门坎战役的印象。

战斗的实际情况与这些说法相差甚远。固然苏军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沉重打击了关东军的嚣张气焰,诺门坎是惯于“独走”的关东军少有的失手,也自此断掉了日本方面“北进”入侵的邪念,然而双方的伤亡交换比却远没有苏方宣传资料那样夸张。战后日本方面记载己方损失共计1.8万人,其中阵亡失踪约9000人,苏联方面的伤亡统计大致等同此数,不過阵亡失踪人数少得惊人,只有3000左右,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新数字则将己方的阵亡人数上调了6000,也就是说如果日方的阵亡统计准确,那么双方战争中的阵亡失踪数基本持平,此外苏军的伤员还比日军多出不少,核算下来在交换比上苏军还吃了亏。(另有日本厚生省战后统计日军死亡+失踪共11124人,加伤病总伤亡约22000人的记录,即使按照日本官方的最高伤亡统计日军仍稍占便宜)

乍一看去重火力占据绝对优势又打赢了战争的苏军伤亡更大难以置信,但结合历史现实情况来看就并不意外了。当时苏军在1936年开始的大清洗中元气大伤,许多高素质官兵被捕或降级,军队训练废弛,指挥僵化,战场上许多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遭到了许多本可避免的损失:而关东军当时兵强马壮,正是强盛之时,双方的交换比如此并不奇怪。而日军将战场选在苏军便于发挥机械化兵团优势的平原地区,一开始就注定了战争的结局。苏军在几个月后入侵芬兰时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遗,也算是对诺门坎战役伤亡对比的一个旁证。

除此之外,关于这场战争的谣言还有很多。例如苏方曾经声称此战毙伤5.2万-5.5万日军,其中击毙2.2万-2.3万人,关东军虽承认共投入7.5万人,但是诺门坎一线日军总共不过2.5万人,不可能伤亡如此之重。还有1966年曾有日本记者采访靖国神社的历史学者后提到诺门坎日军阵亡1.8万人,但那只是一篇不到30字的通讯,也没有具体数字出处,作为孤证无采信价值:例如苏军装甲兵团暴扁日本“薄皮豆”战车的记载也很可疑,实际情况是当时主要是日军战车对抗苏军火炮,或者苏军战车对抗日军火炮,双方直接装甲交锋基本都发生在7月3日前后,当时苏军BA-10装甲车占据了733高地的掩体与日军第3战车联队的坦克激烈对射,2小时中日军也不过被击毁了9辆战车,这已经是双方“装甲对战”规模最大的一次了:还有日军使用燃烧瓶乃至人肉炸弹击毁大量苏军战车的说法,无论日军和苏军,统计苏军战车的损失中都有75%-80%毁于反坦克炮:此外还有731部队在河流里投毒的说法,找不到可信证据,而这一行动本身也不合乎逻辑,一方面在河流中投下细菌武器效费比极不划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日军方面明白苏军有相同手段的反击能力,因而可信度极低。endprint

猜你喜欢
刺刀大刀苏军
关公面前耍大刀
胜利日阅兵(历史老照片)
带刺刀的兵
带刺刀的兵
美国大刀队
漫画轻兵器之十三
乌兹别克拆苏军纪念碑引俄不满
几种M9刺刀
源远流长的刺刀
坦克挂拖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