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
[摘要]清朝中后期,伴随着“中国风”在西方的盛行,由中国工匠制造的名片盒,由于精致优雅、材质多样、内涵丰富,受到西方人的青睐,成为众多外销品之一。本文结合鸦片战争博物馆近年来收藏的名片盒,谈一下对清代外销名片盒自身工艺及文化内涵的认识。
[关键词]名片盒;外销品;清代手工业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0-0017-02
名片盒,顾名思义就是放置名片的盒子,是名片出现后的衍生品。在18世纪末以后,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扩张,名片在西方社会被广泛使用,放置名片的名片盒成为绅士淑女、上层人员交往的随身之物。
一、名片盒相关背景研究
要深刻了解清代外销名片盒,必须对名片盒的相关背景进行研究。
首先,应了解中国名片的发展历史。名片并非舶来品,在中国古代已有之。根据山东师范大学王晓雷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名刺初探》中内容,可以基本理清中国古代名片的发展演变,简单概括为:名片最早在我国古代先秦至西汉时期称为“谒”,在东汉以后,谒的使用逐渐减少,而“刺”的使用逐渐增多;“谒”主要是请求接见,而“刺”则多指通报姓名,二者质地均为竹、木。随着造纸术在东汉时期的改进,纸张的使用开始逐渐普及,刺的制造材料逐渐变为轻捷便利、便于携带的纸张。到了唐朝,刺已经完全由纸张制作而成,其名称也逐渐变更为名刺、名帖和名纸等。元、明、清时期,名刺得到进一步演变,名帖种类繁多。明清两朝流行的名帖主要有请帖、揭帖、说帖、副启、拜帖等。19世纪初,随着马礼遜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宗教,他们在印刷宗教书籍的同时,也把西方的近代印刷技术传入中国,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式名片慢慢在中国发展,中国进入中式名刺和西式名片同时使用时期,辛亥革命后,西式名片得到流行和普及。?譹?訛
其次,应了解清代的外销品。清初,清廷为了巩固政权,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始,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省海关,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十三行成为清政府特许的唯一经营管理海路贸易的商行,广州成为清朝全盛时期中西贸易的中心、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与中转站。进入18世纪以后,中国外销品在欧洲社会反响良好,掀起了席卷欧洲的“中国风”,使得中国外销艺术品供不应求,欧洲各国将发财的梦想都寄托在东方贸易上,除了传统的瓷器、茶叶、丝绸、漆器等传统外销品畅销外,轻巧而新奇的小商品也随之兴旺,这些洋溢着东方趣味的精美艺术品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如外销通草画、水彩画、外销扇、名片盒、银器等。
第三,外销名片盒的出现。“18世纪末至19世纪,名片在欧美社会的社交圈内广泛使用,放置名片的名片盒成为绅士淑女的随身之物,甚至是重要配饰。它们外型纤巧、材质多样、精致优雅,是集铸造、雕刻、镶嵌、绘画等艺术于一身的工艺品。”?譺?訛银器在欧洲使用广泛,因此,银质名片盒最先开始出现在名片盒领域。“银是最早被采用制作名片盒的材质,名片盒底部隐蔽处常常刻有匠名、店号、成色等印记。”?譻?訛随后,大量的各类名片盒漂洋过海流行于欧洲。
二、名片盒的分类
关于名片盒的分类目前没有明确的界线,结合现有市场上保存的各种名片盒,从其形状、质地、打开方式等要素进行简单分类,便于充分认识名片盒的文化内涵。
首先,按照名片盒的平面形状来分类,名片盒有长方形和“亚”字形两种类型,常见的以长方形(书形也属于长方形范围)居多。
其次,按照名片盒材料质地来分类,主要有银质名片盒、象牙名片盒、贝壳名片盒、玳瑁名片盒、檀香木名片盒、漆器名片盒、多种材料镶嵌的复合类名片盒等多种类型,目前市场上以银质、象牙质以及檀香木质地名片盒居多。
第三,从名片盒的打开方式来分类,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盒盖与盒身侧边连为一体,一侧设为打开按钮,这种打开方式主要存在于金属名片盒;第二类是盒身、盒盖独立存在,设有子母扣,扣合而成,用手直接打开,此类打开方式较多;第三类是侧边中间设有按钮,名片盒从中间掀开。
三、名片盒的特征和工艺
(一)实用性强
当前清代外销名片盒作为艺术品、文物藏品被广泛收藏,然而在清朝时期,名片盒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实用性,用于装置名片,盒子精美,工艺精湛,用于社会交流,大小合适,携带方便,直接装于衣服口袋或者用装饰链佩戴于身上,受到西方人青睐。
(二)私人定制
中国的名片盒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购买到中国制造的名片盒,一些名仕贵族或者大商家为了区别身份,开始从单纯的购买转为采用私人定制,要求将自己的族徽、名字、标志符号等镌刻在名片盒表面,以进行身份的区分。从现存的名片盒来看,有很多名片盒上有纹章符号。
(三)集合多种工艺
中国的名片盒之所以在国外畅销,主要是它自身带有众多的中国传统工艺,迎合了西方人的审美情趣。
第一,累丝工艺。它是我国古代传统工艺之一,又称“细丝工艺”“花丝工艺”,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或银加工成丝,然后将其编成各种网状组织,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法制作金银首饰的细致工艺。为了增加名片盒的外观美感和立体感,很多的银质名片盒采用累丝工艺,有龙纹、花卉纹等不同纹饰。
第二,锤揲錾刻工艺。部分金属名片盒使用锤揲錾刻工艺,主要分锤揲和錾刻两个步骤完成。锤揲是古代金银细工传统工艺技法之一,也是金银细工工艺的基本技法之一,是金银器成型的主要方法。它利用金、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以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呈片状,再按要求打造成各种器型和纹饰。一般来说,凡隐起的器物和纹饰图案,往往是经过锤揲制成的”。?譼?訛“錾刻,金器锤揲成型后,錾刻一直作为细部的加工手段而使用,也运用在铸造器物的表面刻画上,多施用于花纹。工艺较复杂,且要用诸多工具,以便錾刻不同要求的花纹。錾刻技术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有时为平面雕刻,有时花纹凹凸呈浮雕状,可在器物的表里同时使用。”?譽?訛endprint
第三,雕刻工艺。主要有牙雕、木雕、贝雕等。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中国的象牙雕刻艺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象牙类名片盒雕刻工艺精湛,纹饰多样有亭台楼阁、山水人物、人物故事、植物花卉等,这类名片盒受西方欢迎,现存数量也较多。贝雕工艺主要指的是在贝壳类名片盒雕刻不同纹饰图案,主要有玳瑁名片盒、贝壳名片盒、贝壳镶螺钿名片盒,纹饰题材多样。木雕工艺主要用于木质名片盒,从目前保存状况来看,以檀香木居多,工艺精湛,“工匠们以刀代笔,以圆雕、透雕、平雕、线雕等工艺,在木盒上刻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戏曲故事等图案,使之具有一种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增添了名片盒的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譾?訛
四、名片盒的文化内涵
(一)使用者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名片作为等级社会的产物,展示了上流社会皇室贵族、达官贵人的交往与礼节。因此,装置名片的名片盒是一种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象征,材质越贵、工艺越精的名片盒,就越能反映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如一些追求高雅品位的人,使用名贵的檀香木制作名片盒,随身携带,不仅可以起到香囊的作用,还可使名片也濡染上檀香木特有的清馨芳香,使人聞起来有一种清虚淡泊、心神爽悦之感,以此展示自己卓尔不群的品位。相比起来,一些人为了夸示富贵,以黄金珠宝制作名片盒,就显得有几分尘俗之气了。”?譿?訛
(二)中西方外贸经济文化的有力见证
时至今日,名片依然是商品经济中双方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名片在中国早已出现,中国的外销名片盒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工艺,又被赋予了中西外贸交流的神圣使命,它是中西海上贸易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的交流的见证。中国在逐渐西化的同时,也使得“中国风”在欧洲流行起来,种类繁多、质地多样的清代外销名片盒,客观反映了中西方外贸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
(三)中国传统工艺的有效载体
名片盒除了自身的实用价值外,还是精美的装饰品、艺术品,它集雕刻、镶嵌、累丝、锤揲錾刻等多种传统工艺于一身,且有动物纹饰、缠枝花卉纹饰、龙纹、人物庭院故事纹、建筑图案、吉祥图案、纹章图案等多种纹饰,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有效载体,反映了清代手工业的制造水平。名片盒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注 释]
王晓雷:《中国古代名刺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訛广东省博物馆编:《异趣同辉——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集》 岭南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237页、第248页。
贺云翱、邵磊:《中国金银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第16页。
青丝:《文玩新宠名片盒》,《中国文物报》,2012年2月8日第004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