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维护及检修关键技术浅析

2017-10-30 21:57卢雪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1期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关键技术

卢雪凌

摘 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电气化铁路特有的供电线路,其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中对周边的运行环境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各种故障问题。对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对电气铁路接触网的维护、检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究其关键技术手段。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护;检修;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1-0047-02

通过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分析,基于其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提出了维护以及检修的关键技术与手段,希望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接触网运行的可靠性,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安全性。

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概述

接触网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空间机械系统,在电气化铁路中主要就是通过相关零部件、基于特定的规律对其进行系统的连接与接触,进而把接触线、承力索以及相关支持装置、绝缘元件与电气设备等相关系统进行链接,让其成为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传递电能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实际中具有支持功能、具备一定的强度机械性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以有效保障整个电气化铁路的稳定、有效运行。

可以说,接触网的零部件是接触网系统的重要关节以及纽带,如果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零部件出现损坏,就会直接给整个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产生一定的损坏,导致整个运行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的瘫痪,也就说接触网的零部件直接决定了电气化铁路运行的质量与效果,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进行系统的维护以及检修是维护整个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护以及检修的重视。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维护、检修关键技术分析

2.1 空间几何参数超限

2.1.1 故障现象

首先就是接触悬挂以及附加悬挂的线索断线;接触网的零部件出现变形、损坏、折断以及脱落等问题,出现弓网故障问题,接触网的参数出现直接的变化,具体如图1。

2.1.2 维护、检修关键技术分析

第一,要严格管理验收程序与内容,在对其进行验收过程中,要对接触网的相关参数进行系统测量,同时要对接触网的各个螺栓位置进行紧固处理,进而有效地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及时验收管理,对于存在的动静态缺陷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理,避免设备带病生产。

第二,要提升对接触网相关参数的监测。要严格基于程序规定对其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加强对各种设备状况的信息状况在了解,及时掌握以及处理各种问题。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测量主要就是通过对弓网取流产生影响的参数进行系统的测量。

第三,仔细检查接触网的相关螺栓、螺母等相关位置,在设备应用中要保障其平推紧固,并且基于此基础利用抽查的方式探究螺栓动态松动的规律,对其进行及时处理,进而保障相关参数与安全数值范围要求相吻合。

第四,基于相关安装曲线安装并且对接触悬挂的相关部位进行调整,进而保障接触悬挂的位置不会出现参数的变化问题。

第五,提升支柱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对意外撞击的防御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的稳固性。

2.2 主导电回路导流不畅

2.2.1 故障现象与问题

电连接线夹温度过高;其各种线索在实际中与电气接续的位置出现烧断股以及断线的问题;相关设备的线夹以及接头线夹等位置出现烧伤以及烧损断线等相关问题;在软横跨承力索悬吊滑轮位置以及其定位器的根部位置出现了一些烧伤问题。

2.2.2 维护、检修关键技术分析

首先,要加强对一些接触悬挂、供电线以及回流线等相关电气接续位置的全面检查,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之下可以对其进行开盖检查,并且基于相关技术标准对其进行检修以及安装操作;网接触线、隧道边墙及接触网支柱内侧面相对位置的依据。例如,在实际中要基于《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系统维修,其在实际中为了提升其整体的安全性,支柱侧面限界的设计限界规定值如下表1。

同时,在实际中红线一经画好,即为线路和接触网检修时应共同遵守的标准,实际轨面标高与红线高程之差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30mm。如需重新划表必须经上级部门批准。例如在进行链形悬挂的结构高度设置中,就要提升对以下几点的重视:链形悬挂的结构高度就是接触网悬挂点位置的承力索以及接触线之间的铅锤距离,其表示符号为h。在对其进行设计中的结构高度就是在接触线无弛度的时候,在其悬挂点位置承力索到接触线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常规状况之下取1100~1700mm,现阶段多为1400mm,在电气化铁道中,要想有效的优化定位点接触线的弹性,其实际的结构高度取值均要高于1400mm,其主要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H=Fo+Cmin

其中h表示的就是结构高度(mm);Fo表示的就是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弛度(mm);C min表示的就是最短吊弦长度(mm)。

其次,基于相关设计标准以及现场的实际状况对电链接设备与位置的实际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进而及时的优化补充相关电连接设备。

最后,及时优化一些非稳定性的接触位置与部分,保障其在动态的状况之下可以保障在安全距离以及范围之内,保障其两支悬挂线索之间间距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绝缘护套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调整。

2.3 绝缘不良

接触网作为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高压供电线路,在实际中其绝缘水平是评价其技术性能的指标之一。因为我国自然环境以及设计等相关内容较为特色,可以说绝缘故障早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其给整个运输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在实际中必须要提升对其此种问题的重视,要加强检修与维护,及时优化处理。

2.3.1 故障现象与问题

在绝缘子闪络中出现放电甚以及击穿性的影响;在实际中接触网的带电部位会直接的对接地体产生一定的放电影响;分段以及分相等相关绝缘的部件出现放电击穿的问题;周边的相关物体出现变化导致接触网的对地放电问题。

2.3.2 维护、检修关键技术分析

第一,要提升对绝缘子清洁工作的重视,加强对重污染地区的管理,对其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基于实际的状况合理的设置清洁周期。

第二,将一些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区段中的绝缘子替换为具有高校抗污能力的硅橡胶绝缘子。

第三,提升对分段以及分相等相关位置的绝缘部件的清扫与管理,对于存在的异常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换。

第四,接触网线索调整在实际中必须要综合温度的实际变化以及影响,要保障在温度出现变化的时候,其带电的部分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第五,及时清理铁路沿线中各种会对接触网供电产生影响的因素,保障在一些较为恶劣的天气状况之下相关状态出现变化的时候可以与接触网保持安全的距离,加强对绝缘子覆冰厚度标准的了解,基于实际状况对其进行优化。

3 结束语

接触网作为较为特殊的供电线路,在实际中必须要对各种故障问题、现象以及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升接触网的整体安全性,在实际中要通过各种必要的技术手段,合理的应用,在根本上保障接触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全可靠性,进而有效推动铁路运输事业的科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静.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科技情报服务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4):117+119.

[2]孟婷婷.大數据时代科技查新业务向竞争情报服务方向深化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34.

[3]孙素芬,龚晶.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48-4950+4955.

[4]TG/GD116-2017.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S].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关键技术
BIM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应用研究
地铁接触网检测技术及发展应用分析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分析及防护措施探讨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及检修论述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
我国有多少电气化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