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岳林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界限,已成为广播电视一种简单便捷的传播途径。目前来看,国内的媒体融合发展要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广电媒体上网及手机客户端应用普及要强于欧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在欧洲的收听很流畅。
笔者刚刚参观完九月中旬的荷兰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IBC2017),结合国内媒体融合的现状,颇有一些感想。欧洲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中,重视元数据的传播。20多年前即利用无线数据广播系统(RDS)技术将节目序列(ID)号、节目类型、节目提供商等标识信号伴随节目一起发射,受众可以方便地选择电台或喜欢的节目,并对以不同频率发射的同一电台节目进行自动切换,使得跨覆盖区的接收变得容易。国内一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数字广播中应补上这个缺项。在数字广播中,电子节目指南(EPG)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应当更多地强调数据服务,以提升听众的用户体验。
目前,欧洲云计算的应用还不普及,“中央厨房”在欧洲还不时兴,澳洲也对此开始反思,以至于笔者时常在想,我们是否跑得快了?个人感觉,我们还是应当根据需求来综合考虑、规划建设,各自媒介在需求上有较大差异,粤菜的厨房与川菜的厨房肯定有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国内媒体目前有种声音,提出要满足听众或观众个性化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受众细分成为可能,QQ群、微信、爱好与兴趣群、社群、微博的出现便于精准传播。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应当坚持自己的基因(DNA),首先做好大众传播;同时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去做小众精准传播。这是两个不同的服务类型和方式。
现在我们说成绩的时候,通常会以有多少个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来说我们构成了传播矩阵。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正是这样的多,使得我们的力量分散,形不成拳头与合力,维护与更新的成本及速度都有些问题。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传统媒体微博有17,323个,泛媒体类公众号超过250万个,茫茫人海中如何去找你?在统一的外壳下去做针对不同的对象、栏目、内容、服务,也许会更便于整体的推广,提高效率。
新媒体的发展还带来一个问题,媒体的同质化开始出现,大家都有两微一端,大家都做视频,原有媒体的特色和特点开始变得模糊,媒体基因开始产生异变。如何做才能有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变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其实,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必要,相互补充和协同,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媒体传播的功能和作用,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生态。如同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并不影响ofo小黄车、摩拜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并不能取代學校的功能。各自优势的相互补充是其存在的基础。
媒体的价值在于信息的传播,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目的是更好地传播内容,而非技术。所以,在各种媒介传播搏杀、纷争、融合的今天,内容为王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好的内容,可以传达人性、真情、价值观的内涵,有思想、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会被广泛传播,追求深度、广度、高度,是传统媒体人的职业追求,更是在快餐文化氛围中人们所渴望、所期盼的。
打造真正的新型媒体,既要重视内容的专业生产(PGC),也要重视挖掘用户的原创内容(UGC)。打造新型媒体的同时,我们先要问问自己:我们本身的传统媒体做好了吗?我们真正发挥出广播的特色、声音的特色了吗?传播的价值度高吗?大家感兴趣吗?许多时候,对工作的懈怠是听众流失的根源。
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但首要的是目标明确,冷静思考一下方向。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