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良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以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职业技术教育列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前进的步伐。在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构建职业教育一直是我们的难点。我校也作了一些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
一、认识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来说,当前正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期。“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工作,是实现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为残疾学生提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改善残疾人民生问题,提高其社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文件,把残疾人职业教育也摆到了重要位置。我们只有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同特殊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社会要求、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
2、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也是体现“以残疾学生发展为本”的特殊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般来说,有着残疾人的家庭多是不幸的,而且也非常贫困。现在,他们能到学校读书,那是因为党的政策支持,到特校读书不出一分钱,还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学校毕竟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受教育的场所,而且学校现在的条件也是有限的,学校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是短暂的,他们在校7年、8年、9年之后,也许有部分学生可能到好的学校继续深造,读高中,大学,但那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学生将面临的是要走向社会,去面对新的生活。
那些聋哑的,弱智的孩子们,拿什么来换取他们的美好生活?靠家庭的供给,靠社会的同情、怜悯吗?那样,他们只能成为家庭与及社会的负担。有的学生送来时就已经十五六岁,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除了想让他们学点文化外,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希望能通过学校与及政府给他们找份工作。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应从残疾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向残疾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职业技能,以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引导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减轻社会负担,并服务社会。
3、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特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所山区县的特校办得怎么样?究竟还能不能长久的办下去,关键看这所学校有没有生命力。那么,什么是学校的生命力?我们认为,一是要留得住学生,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学有所获;二是让家长放心;三是能为社会减轻负担,创造财富。能让每一名中重度的智残的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做简单的劳动;轻度智残的学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每一名聋哑学生能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只有对所有的残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二、关于今后特校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三类残疾兼顾,因人而异,分类要求。
从各地的职业教育来看,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聋哑、盲、肢残等残疾类别所开设的专业。但,从现在各校的情况分析,在生源上,聋哑学生减少,智障生增多已成为将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式。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智障学生的智力低下,而且生活能力存在极大障碍,特别是劳动能力明显不足。对智障学生实施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回归社会,由个体自主去发展。然而现实又要求他们必须学会生活在以正常人为中心的现实社会中。由此决定了他们必须学会生活,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针对弱智生的职业教育,确实是我们将来一段时间需要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对智障生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因人而异,分类要求,就本校而言,真正轻度的弱智生并不多,大多数属于中度以上。对于弱智生的教育,一是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二是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定的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
2、加强培训,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训,教师也很关键。没有一定技术和能力的老师,就不可能有优质的职业教育,即便安排有時间,有地点,但想真正出合格的“产品”谈何容易。因此,在今后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应有计划的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术培训。鼓励教师转型,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同时,聘用社会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走专兼结合的路子,逐步增加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3、探索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方位寻求职业教育支持。
争取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支持。在资金上能更加大投入,在政策上能给予适当倾斜,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能按国家政策减免税。
同时,学校也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培训室,购置相关设备。努力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造条件。
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工作,是实现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同特殊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社会要求、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