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想象和行动的责任”生态批评专题研讨会综述

2017-10-28 12:22郑昭梅
鄱阳湖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浪潮教授意识

郑昭梅

2017年6月10日,“环境想象和行动的责任”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大陆七个省(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近二十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陈红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负责人、人文与传播学院詹丹教授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负责人朱振武教授分别致辞。本次研讨会分为五个小组,发言选题丰富,涉及生态批评领域涌现的四波浪潮。这四波浪潮并非新旧更替,而是相互重叠,虽各有侧重,却无优劣之分。在本次研讨会中,四波浪潮此起彼伏、齐头并进。

第一组发言由密西西比河谷州立大学的郑建清教授主持。该组发言显示了第一波浪潮中的荒野文学研究目前仍旧盛行不衰。美国著名环境文学作家、环保活动家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Terry Tempest Williams)与布鲁克·威廉斯(Brooke Williams)夫妇回顾了《我心灵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Heart)的再版过程和意义。《我心灵的故事》是19世纪英国自然作家理查德·杰弗里斯(Richard Jefferies)的自传体散文,威廉斯夫妇在原书每一章前另辟一章,插入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阅读感悟作为该章导读,为读者感知自然提供了历史参照,同时也丰富了生态批评第一浪潮中对非虚构性荒野描写的考察。同样关注荒野文学并身体力行进入荒野实地考察研究的,还有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首任主席、《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杂志主编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教授。他在《阅读世界:语言、思维、身体》的发言中,延续了他“走出去思考”的理念,倡导包括生态批评研究者在内的所有人走出书斋、打开心灵,效仿约翰·缪尔(John Muir)去充分体验文字与自然的交融。

第二组发言由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女士主持。她的作品《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Refuge:An Unnatural History of Family and Place)是湖南大学谭琼琳教授和南京大学方红教授集中讨论的热点。谭琼琳教授通过对《心灵的慰藉》进行细致研读,用统计图表说明人物命运与自然变化的关系,指出心灵(mind)是风景—声景—心景这三景得以成功联姻的关键。她认为,三景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之间具有相互转换性和共通性。这些新理念和新概念的提出,增加了三景理论构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红教授对《心灵的慰藉》和《太阳风暴》进行了比较研究,将女性主义视角与列奥·马科斯(Leo Marx)的“中间风景”相结合,认为作家特丽通过描写女性的沙漠体验,表达了女性的中间风景观,这是具有女性身体家园意识与环境危机意识的自然体验,寄予了女性既在自然中得到庇护、又有能力保护生态难民的中间风景理想。这类研究体现了生态批评第二波浪潮的特点:“环境福祉与平等”成为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关系的研究中心。

第三组发言侧重在哲学思辨中阐发对身体、动物和文学经典的理解,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教授主持。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结合他的两部专著《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和《身体美学导论》,探讨了身体意识引发环境想象的可能性。王教授首先梳理了身体和心灵二分对立的历史,通过援引福柯、特里·伊格爾顿、恩斯特·海克尔、斯泰西·阿莱莫等人对身体和自然关系的论述,提出为受到贬抑的身体意识正名有助于树立环境意识。王晓华教授对身体的物质性研究,凸显了生态批评第四波浪潮的物质性转向。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从《庄子·秋水》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出发,提出从生态认知角度,把“鱼和鱼之乐”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事件加以认识、理解和体验,强调审美目的而非实用目的,强调过程性而非物质客体性,相较于传统认知模式,它在伦理和审美维度方面产生了新的价值。这一论述引发了与会代表广泛的兴趣,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结合华兹华斯的个人经历,分析其代表诗作《序言》中的自然隐喻。她运用几组对立关系,说明自然在《序言》中具有物质和想象的双重性质,如在场和缺席,表面结构和深层结构,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等,为我们理解《序言》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四组发言由布鲁克·威廉斯主持。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张嘉如副教授,黄河科技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著名文艺学专家和生态批评研究者鲁枢元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西门·艾斯托克教授和金元中教授先后发言,他们着重探讨多媒体时代影视作品和传媒对大众生态意识的深远影响。张嘉如副教授以国内外多部动物保护纪录片为例,倡导动物保护主义者在关心和拯救濒危动物时应当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努力建构一种包含“无我”观念的政治话语。她借助佛教思想中的“空无”概念和禅学思想中“忘我”概念,观照和反思动物保护纪录片,指出必须克服其中固有的人类利益至上的倾向。鲁枢元教授在《让自然回归人类新时代》的发言中,首先通过图片和数据警示人们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并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敌意和恐惧背后的心理机制;接着,他以《西游记》为例,指出自然在传统文化中被妖魔化是缘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相比之下,近期影视作品中的妖精鬼怪被去妖魔化则体现了当代人对自然认识的新维度。艾斯托克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人类必须正视气候变化并对此负责,不能迷信媒体而应作独立判断。他援引芭芭拉·金索弗(Barbara Kingsolver)气候科幻小说《飞行行为》及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等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说明一些作家和权威机构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但真正主导大众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主流媒体或社交网络却对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事实进行选择性的报道,甚至遮蔽事实,导致大众蒙昧且缺乏作为。金元中教授的发言探讨了韩国作家韩康的作品《素食者》,认为该作兼具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金教授指出,小说中的食肉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具有同质性,动物在人类中心主义社会中受难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难紧密关联,尊重女性与克制对其他生命进行暴力屠杀和食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第五组发言由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主持。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的由纪正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的刘蓓教授和香港大学的叶丽文副教授均在发言中凸显对居住地的地方观照。由纪正美教授对广岛等地高水平放射性核废物的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深表忧虑。对于高放废物深埋处理的安全性存疑,源于由纪正美教授的实地考察及其与地质专家的沟通。她认为,自然科学家要研究如何安全处理高放核废料,人文学者则要讨论如何改变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减少高放废物的产生,两方学者要携手合作,才能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刘蓓教授以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泉城济南为例,结合古今文学文本,阐明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对泉城环境恶化表达了担忧。刘蓓教授倡导通过文学恢复生态,认为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首要宗旨就是对环境危机作出积极回应,以文学的方式反思、书写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叶丽文副教授发现,近年来香港出现了越来越多关注环保问题的文学及电影作品,同时也组建了越来越多的倡导有机种植的民间环保组织,各个行业环保主义者的努力推动,提升了民众的生态意识,进而也打造出了新的香港。

生态批评的前两波浪潮注重地方环境,强调地方意识(sense of place)和生物区域主义(bioregionalism)等观念,第三波浪潮则体现了一种新动向:既重视特定地域又超越特定地域的新生物区域主义。贵州大学的宁梅教授对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和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的对比研究,印证了这两波浪潮的共现。宁梅教授认为,虽然近年来这两位当代美国生态诗人都紧紧围绕“地方”(place)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阐发了他们对本土及全球环境保护以及人如何在“地方”生存的思考,但他们表达地方意识的方式和立场又有着各自的细微差别,斯奈德侧重星球意识,贝里则更强调本土意识。

在这次研讨会中,生态批评的四波浪潮一起奔涌绽现。从经久不衰的荒野文学研究到主张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动物主体性和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从地方意识到整体地域观念,再到全球气候变化、身体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关联等,这些议题都被论及,加之研讨会有中、日、韩等众多亚洲学者的参与,显示了生态批评强大的跨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浪潮教授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浪潮发布人工智能“浪潮元脑”系统
新色彩浪潮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