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悲凉背后的文化内涵

2017-10-27 10:38龙天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北国禅宗郁达夫

龙天华

一、解读《故都的秋》需要抓住故都的秋的特点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从文章开篇作者就提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也被人们当作解读故都的秋的特点的文眼。由景物的特点来感受作家赞美故都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

作者将故都的秋的特点锁定在清,静,悲凉,而在这清,静,悲凉的背后又体现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二、“清”“静”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 禅宗思想

在《故都的秋》中,这“清”字可与此文一开头的“清”“静”“悲凉”联系起来理解,即北国秋天特有的清高、清朗、清净、清閑与清幽,使人原本浮躁、郁热、烦闷、浑浊的心绪得到净化与升华。

在《故都的秋》中,这“清”字可与此文一开头的“清”“静”“悲凉”联系起来理解,即北国秋天特有的清高、清朗、清净、清闲与清幽,使人原本浮躁、郁热、烦闷、浑浊的心绪得到净化与升华。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虚静”说。它首先强调创造一个适宜进入审美活动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归于静, 在宁静自由的心境中去契合宇宙的渊深宗旨。而传入中国的佛学又将这种尚静精神赋予了神圣的内涵,它把以明镜之心去静静地参悟。因此,中国传统诗词中有许多诗词和书画中都表现了在静中沉思,在静中审美的特点。

而这种静中沉思,静中审美的特点其实源于佛教中的禅宗思想。禅,起源于印度;禅宗,形成于中国。是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宗派,禅是对佛教 dhyana 的翻译,为静虑的意思。在同时期,随着禅的流行,禅开始和中国的老庄思想相结合,孕育出此后的禅宗思想,可以说,现在我们所讲的禅宗思想是印度禅在传入中土后,和中国本土的思想主要是老庄思想相结合下的产物。在禅宗看来,每个生命个体本来是纯净无垢的,而且每个生命主体都可以反观自己的心灵,并且可以主动的感知觉悟到自己的心灵。但在大部分的个体来言,这种生命灵魂清净纯净的本来面目是被生活中重重的尘垢所淹没,人们在生活中让繁缛的生存烦恼、欲望渴求所遮盖而看不到生命存在的本来面目和意义。

因此郁达夫在静观的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关照和思考。《故都的秋》中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給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这是一种纯净深沉的气质、静寞无声的姿态,尽管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给人的感触是“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而作者就是用“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使得这安静的意境更加美妙动人。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这是在静心的状态下才能关注到的。在这静心的背后则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注和体悟。

三、“悲凉”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物哀

这源于孙绍振先生对于《故都的秋》中秋的悲凉特点的解读。为什么郁达夫感受到秋的衰败和死亡却能将之当作一种人生的享受呢? 孙绍振引用日本的物哀美的理论,做出了回答。他看来,郁达夫并不把植物的死亡当作痛苦的事,反而把文章带进优美雅趣。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地域狭窄而自然灾害频频来袭。日本人所感受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一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正如樱花,短暂的绚烂开放后是必然的凋谢,往往寄托着日本人的悲剧意识。郁达夫有留学日本长达十年的经历,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故都的秋》中所体现的这种对于悲凉景物的欣赏是要从日本物哀文化的角度理解的。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认为“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在破壁腰下,秋草衰败枯黄的颜色,破败的矮墙,无一不流露出衰败的味道。最吸引人的是对落蕊的描写。它已从树上脱离,生命开始走向衰亡,但即便如此,郁达夫笔下的落蕊却不给人衰亡之感,反而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包括秋蝉的哀鸣——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由蝉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四、二者互为整体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

清,静,悲凉背后所折射出的思想并非对立存在,而是自然融合的。

清静背后的禅宗思想与“悲凉”背后的物哀的联系——禅宗在日本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禅宗所追求的闲寂、空寂、幽精神相近。六世纪中叶,佛经由百济传入日本,那时的日本社会尚处在社会思想体系形成期,禅是日本文化的基石,弥漫在茶道、花道和书道中的,不仅仅是远离物质文明的空寂与幽玄、素雅和淡泊,还有一种淡淡的悲哀。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人生无常、生死幻灭,是对世间万物来去匆匆的哀伤,因此才提倡在短暂而喧嚣的尘世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

综上,郁达夫《故都的秋》在为读者呈现清,静,悲凉的审美景象的同时,这背后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文化内涵,那么对于我们更好地感悟和体味郁达夫作品中的情感是大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北国禅宗郁达夫
灵 山
白桦生北国
贵人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落叶禅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谁的雪季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